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动物为花色豚鼠。断头后取出壶腹嵴,置于0.125g/L胶原酶浓度溶液中,37℃孵育50~60分钟,机械吹打,移至经多聚赖氨酸处理的玻片上停留10~15分钟,弃去原液,迅速换上Hank's液。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下:①前庭毛细胞分为两型。Ⅰ型细胞呈烧瓶形,长度为18.10±2.05μm(
±s, n=32),胞核位于细胞圆形基底部,细胞有明显的颈部,颈末端有皮板和纤毛。Ⅱ型细胞呈圆形或棒状,无明显颈部,也有皮板和纤毛。圆形细胞直径为10.31±1.98µm(
±s,n=29)。棒状细胞长径为14.00±3.16µm,短径为9.88±2.01μm(
±s, n=10)。②Ⅰ、Ⅱ型细胞比例为61/39。③平均每个壶腹嵴能够得到500~700个单个前庭毛细胞。经1%台盼蓝染色,90%细胞不着色,证明为活细胞。①一般前庭毛细胞能在Hank's液中维持生存6~7小时,其活力减低出现的最早征象是胞质出现颗粒,以后颗粒逐断增多,胞核移位,细胞肿胀,细胞膜双折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