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双目间接眼底镜检查系统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来源 :国际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番禺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探讨带视频录像的双目间接眼底镜在我国基层医院早产儿视网膜筛查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使用带视频录像的双目间接眼底镜对番禺区2010-01/2011-12 185例早产儿进行眼底检查。结果:发现ROP者14例。其中,ROPⅢ区Ⅰ期者7例,Ⅲ区Ⅱ期者3例,Ⅲ区Ⅲ期者2例,Ⅱ区Ⅲ期者2例,未发现Ⅳ期及Ⅴ期病变。结论:我国番禺地区ROP的发病率为7.5%。数字化间接双目检眼镜可用于基层医院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其他文献
高中阶段师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塑造和谐的班集体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发现在师生沟通过程中存在着一种令人困惑的现象,一方面是教师主动且频繁地找学生交流
所谓比较,就是将客观事物中发现和分析出来的个别部分或某些特性,加以研究对比,以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相异点的思维方法。有比较才能进行鉴别,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进行分析,就事物的实质进行比较,在学习和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物理学中有许多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具有可比性,运用比较法可以帮助学生接受新概念,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达到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新知的目的。  现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比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一切办法,保证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和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实现学生生理和心理,智力和非智力,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和谐发展。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建构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胡塞尔的“交互主体性”理论指出:教学中要把学生看成主体,而不要看做实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每个主体都有自己的视界,在
《从问题到方程》是中小学应用题的衔接,学生在此之前遇到的应用题,大都习惯用算术方法解决,碰到复杂的问题往往束手无策.进入初中阶段后,更多的是用方程的思想解决,大部分学生有个
三角换元是一种常见的换元方法,应用于去根号或者变为三角形式易于求解时,主要利用已知代数式中与三角知识中有某点联系时进行代换.如求函数y=x 1-x的值域时,易发现x∈[0,1],设x=sin2α,α∈[0,π2 ],问题变成了熟悉的求三角函数值域.但目前大多数学生对三角换元的应用还局限于标准圆锥曲线方程的参数方程,本文就结合几道“希望杯”邀请赛的试题来谈谈三角换元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