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djzz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许多学生头痛的问题。因为阅读几乎包含了语文的所有知识与能力,而且经常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与能力,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话虽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它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宋代朱熹关于文章有“三熟”(读时熟,看时熟,玩味时熟)的论断,更加具体而深刻地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因此,阅读并非是单纯地为朗读而朗读,为浏览而默读;也不是阅读的次数越多越好。而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阅读,达到理解字词,读懂句子,能给课文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归纳中心思想,了解写作方法和技巧,并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的目的。无论课程改革怎么创新,它变化都不会离开其内在的本质。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去读懂一篇课文呢?我认为应分为五步进行。
  一、初读课文
  教师要先指导学生审清课题,了解课文意思。然后再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弄清字形,了解字义。同时提出不理解的词、句和问题,达到扫清阅读障碍,对课文有个初步印象的目的。
  二、再读课文
  教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一句一句地读,一句话一句话地分清楚,尽力读懂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特别是对不理解的词,一定要放到句子里去加以理解,這样词义才更准确。而句子呢?则要联系上下句去思考,才能读懂它的意思,达到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三、熟读课文
  教师指导学生带着课后作业中提示的问题和自己质疑的问题去进一步读课文,读到一层意思完的地方,再想想它的层意,并理解有关的问题。这样一步一步地读,一层一层意思地想,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直到读完全文为止,达到全面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四、细读课文
  教师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按作者思路,理清课文的层次脉络,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然后再连接每段段意,这便抓住和掌握了课文主要内容。
  五、精读课文
  在透彻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一方面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即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并把它归纳出来;另一方面了解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在思想感情上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这就是从“审题入手,自读设问,以问促读,读文思义,细读入情”的读问结合的“五步阅读法”。如果教师能够按照此步骤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一定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由语言感知课文传达的情和意,引起大脑神经系统的思维活动,理解知识和获取知识,并不断产生学习新知的需要,进而推动其更加自觉积极地学习。阅读能力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只有随时贯穿能力培养的方方面面,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作者单位 吉林省大安市太山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籍管理是高校教育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全过程的管理,随着招生专业和人数的不断扩大,目前的高校学籍管理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高职教育的深入改革对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高校教务管理中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籍管理;教学质量  一、学籍管理的内涵  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细致而又繁杂的工作,不仅工作量大
摘 要: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可是有一些老师习惯于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这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的最根本途径是活动,也就是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去自主探究知识,由原来的“让我学”变成“我要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关键词:学生;自主;探究  一、通过“观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观看”就是让学生充分地去看,通
摘 要:针对南充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改变传统职教观念、加大扶持力度和宣传力度、改革创新办学模式、加强中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南充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现状;对策  自从2001年国家实施基础教育改革以来,各级各类学校都相应作出了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职业教育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2007年以来,国家加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运用课题质疑引领教学,进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分析了课题质疑引领教学的重要性,通过两大案例对课题质疑引领教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课题质疑;引领教学;案例  課题质疑不但能够让教师充分有效地引领教学,还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小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一、课题质疑引领教学的重要性  课题质疑引领教学能够培养小学生的主动性与独立
摘 要: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中学生有必要学好化学。分析了高效教学领域的动态,并根据人教版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策略,以求达到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效教学;发展动态;问题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压力的增强,人才的培养被提到了一个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人才的培养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这句话讲得多好!可以帮助我们走出目前评价方式存在的误区。在高中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那么,在美术教学评价中究竟存在哪些误区呢?  误区一:简单的、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