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外资·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sl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自我效能感的激发对于改善教师的工作态度,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绩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 大学英语教学 应用
  一、自我效能感
  1. 概念内涵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在对前人研究结果的总结中发现以往学习理论研究的重点多集中在学习行为和知识的习得过程上,而往往忽视对习得的知识、技能再次转化为行为以及学习行为与学习动机之间联系的研究,这就造成了一些人虽然很清楚应该做什么,但在行为表现上却事与愿违。班杜拉认为这是受“自我参照因素”的影响,该因素对学习者已有知识和技能与行为之间的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班杜拉于1977年首次提出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概念,即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在教学中,这个“自信程度” 可看作是学生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下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完成指定任务,实现特定目标的预期。班杜拉把预期进一步分为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并指出:“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是人们遇到应激情况时选择什么活动、花费多大力气、支持多长时间努力的主要决定者” ①。可见,学生对完成指定任务,实现特定目标的预期越强,就越倾向于做更大程度的努力。
  2. 特征维度
  班杜拉于1986年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中,对自我效能感做了进一步的系统论述,指出自我效能感的变化表现在水平、强度和广度三个维度上。在水平维度上,个体差异导致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在强度维度上,弱的自我效能感易受不相符经验的影响而被否定,强的自我效能感则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导致自我怀疑,在面对重重困难时会不放弃努力;在广度维度上,有些人只在很狭窄的领域内判定自己是有效能的,另一些人则在很广泛的活动及情境中都具有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二、大学英语教学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余年的外语教育发展,我国大学英语在课程建设、教学大纲、内容、手段、方法和评估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历经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投入高、效用低”的“聋哑英语”和90年代中期到20世纪末以“教师为中心”的语法灌输,如今的大学英语正处于改革深入期: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重新定义了课堂中师生角色;计算机网络与英语学习的结合进一步促进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创造性;将修辞教学引入英语网络教学有助于交互式教学模式对英语语言表达有效性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此外,翻转课堂式教学与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既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生问题,适时调整教学,改进和发展学生的英语学习,也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为评价主体和积极参与者,进而有效地调控学习过程。
  三、具体应用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自我效能感的应用体现在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激励学生在学习行为中付出更多的努力以及自我效能、教学质量和学习成绩的正相关。具体应用如下:
  1. 教师的教学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的研究指出教师的集体效能感提升有利于营造学生自我效能感发展的环境,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因此,教师要积极构建一个促进学生替代性经验积累和增进学生自我指导技巧提高的环境。在面对混乱的课堂教学环境时,教师不要使用外部诱导或消极惩戒来逼迫学生学习,而是要坚定自己对实现教育目标的期望,相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有效教学,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以此获取教学成就感和成功经验,进而形成对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观预期。
  2. 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能力,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和现有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一些方法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比如量体裁衣地为学生设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修正难以实现的学习目标,使他们获取对自身学习能力的正确评价。同时让学生在学习行为后认识到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努力的多少,并相信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可以迎接更高目标的挑战。又如合理地安排英语学习任务,即教师安排的语言学习任务既不抽象也不过于简单。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生既向教师展示了对任务的理解和认识,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在听力和口语训练中,学生就会意识到自己的差距,更好地聆听、模仿和学习目标语。再如在教学中采用合作性质的英语分组学习,使学生在彼此协作中发出和接收更多的信息反馈,建立起对任务完成的自信心,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有效性。
  综上,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努力程度以及学习能力和成绩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在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在提高自我效能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Ann M. Steffen, Christine McKibbin, Antonette M. Zeiss, Dolores allagher-Thomp. The Revised Scale for care giving Self-Efficacy: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studies [J].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2002,(57):1
  (责任编辑:韩梅)
其他文献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软实力,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有完整的企业文化。因为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历史、区位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定位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自教育部2010年提出“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以来,各大高校纷纷实践和推广,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也为云南高职院校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进而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的特
1965年石油部决定以石油六厂为主战场,进行顺丁橡胶全套技术的工业化研究与开发,揭开了我国合成橡胶工业发展史上一页光荣而成果卓著的创业史。上世纪60年代初,国民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挑战,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我国的经
本文以精细化管理为切入点,分析电力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的基本内涵与基本要求,切实探讨如何实现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
热心对客户rn山西太原销售分公司太原北大街加油站经理房桂萍的服务就像她的装扮一样,同样的蓝色工服她也要比别人多洗多熨烫几次,领子要挺,领口要正,袖扣要扣好,甚至是工服
期刊
摘要:由于地方高职院校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严重的认识误区,因而许多地方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的教学效果不佳。而地方高职院校的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才能满足与达到经济管理类专业工作岗位的职业需求,为此着力构建地方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十分迫切。在此,本文将对构建地方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地方高职院校 经济管
摘要:如何增加大学英语课堂的趣味性,一直是很多英语教师追求的目标,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添加体系完善、内容多样的希腊神话的元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语言学习 希腊文化  一、前言  英语课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语言的运用,也要使学生透过语言这个载体,理解和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包含的文化含义,欣赏不同文化带给人类的
3月24日,大连市庄河蓉花山镇一林业户发放第一本林权的不动产权证书,至此庄河市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全面实现了房屋、土地、林业、海域四证合一,同时也标志着辽宁省按照国家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