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想着“做大做强”吗?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bo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快速颠覆与迭代,新兴企业高杠杆崛起的年月,一大堆“大而强”的企业倒闭或者排队进入倒闭期,让人们意识到“大而强”并非企业抗风浪的“压舱石”。
  “大而强”的频频失势,意味着传统企业发展的战略理论也被颠覆了,因为传统战略的终极目标是“大而强”。其实,不要看现在很多新兴公司很红火,其实它们也像传统企业一样会进入战略迷茫期。
  在这个时期,领悟两句话很关键:
  一是被誉为“硅谷精神领袖”凯文·凯利的名言——“颠覆来自边缘”;
  二是现在流行的一句名言——“优势抵不过趋势”;
  颠覆来自边缘,意味着颠覆的力量可能不在你的视野内,等到你发现时可能已经晚了。
  特斯拉不是传统汽车企业,但它却要颠覆传统汽车行业;谷歌似乎与汽车无关,但它却率先开发了无人驾驶汽车;颠覆功能手机的,原来没做手机;颠覆手表行业的,原来没做手表。这是典型的跨界颠覆。
  总之,这是一个防不胜防的时代。你永远都不知道真正的对手是谁。企业战略失去了作为标杆的传统竞争对手,“挑战自己”成为新的战略。
  传统战略认为优势有价值,要利用优势,寻找新优势,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但在颠覆力量面前,就不是这个道理了。就如同冷兵器的优势在热兵器面前不值得一提一样。
  传统战略的优势,主要指资源优势,比如资金、人才、品牌、技术、渠道等。但颠覆力量与传统企业不在同一平台上竞争,所以才有“优势抵不过趋势”的说法。
  不仅传统战略的前提、理论框架失效了,而且传统战略追寻的终极目标——做大做强、寻求竞争优势,同样也失灵了。
  传统企业总是在规模做大后,不断提高盈亏平衡点,并以此淘汰规模较小的企业。这是规模经济时代的思维模式。而颠覆时代开启了新的无门槛模式,在颠覆者面前,曾经的规模优势变成了“规模包袱”。
  自硅谷开启了技术与金融的结合后,有价值新型企业的增长就摆脱了滚动发展的路子。只要有一个好的idea,就有大量金融资本为你“保驾护航”,不仅提供资金,更提供人才、管理等配套服务。新兴企业的增长,不再是线性增长,而是高速复合增长。
  这种高增长,使“做大做强”不再是企业的首要冲动,“颠覆对手”和“颠覆自己”成为战略的首要目标。
其他文献
【人物简介】  1991年,史玉柱创办巨人高科技集团。1995年,他被列为《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第8位。他也曾一夜之间负债2.5亿,后东山再起。  我们坏人做企业,一样要努力解决一个重要问题:企业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之间的矛盾。对于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著名的有能力的民营企业家,我觉得大家应该宽容。  在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中,凡是从事面向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实际上还都是好人,但是给大家的印
颈动脉海绵窦动-静脉瘘(carotid-cavernous fistula,CCF)又称搏动性突眼,为临床少见病,80%因外伤引起,自发性CCF更为罕见.我院1994年至2003年收治5例自发性CCF,现报道如下。
目的 :通过研究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 (EAMG)模型眼外肌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 ,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眼外肌无力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乙酰胆碱受体单抗mAb3 5和生理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