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重金属排放与周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

来源 :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pgre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揭示燃煤电厂烟气中重金属排放对周边土壤环境的影响。以石家庄地区6座燃煤电厂为研究对象,测定了燃煤电厂烟囱入口烟气中As、Cd、Cr、Cu、Pb、Hg和Ni这7种重金属元素,同时对电厂周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对其进行了源解析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各燃煤电厂烟气经过一系列烟气污染物控制措施净化后,烟气中不同重金属元素的排放量范围为0.11~6.32 mg·(MW·h)-1,Cu、Cr和Ni是主要排放污染物。各电厂向大气环境中排放的7种重金属元素总量在33.56~275.71 kg·a-1之间。燃煤电厂周边表层土壤中Cr、Cu、Pb、Hg和Ni这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平均值均高于河北土壤背景值,且超出背景值1.16~2.32倍。电厂周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与烟气中重金属排放量具有一定相关性。不同风向上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随距电厂距离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逐渐减小趋势。源解析表明煤炭燃烧排放对电厂周边土壤重金属的贡献率最大,达到41.4%,其次为工业排放,占比为23.6%,交通运输排放占比为19.6%。总而言之,人为活动对土壤重金属富集起主导作用,约占84.6%。健康风险评估显示电厂周边土壤中金属元素的健康风险整体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以及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成为推动科研管理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调研目前高校科研管理系统建设研究现状,总结了系统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在深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与共建部门和学院的广泛讨论,收集了适应学校发展阶段的科研管理系统开发的需求,确定了系统的整体构架。通过科研管理系统共建共享的实践,取得了预期的良好目标,有力的支撑学校岗位绩效管理改
阐述科研管理系统在高校中的功能需求,在科研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实践性,系统提高了综合管理效率,提出教育改革的策略方案,运用现代化教学模式,提高办学质量。
针对刚性风屏障会增加桥梁结构阻力和扭矩的问题,基于仿生学原理,设计一种开缝式柔性膜结构,采用测压试验,通过改变攻角等参数,系统地研究开缝式柔性膜结构对5:1矩形柱体风压分布和气动力的影响,为推广开缝式柔性膜结构在扁平箱梁的应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模型的水平对称性和流动二维性比较好,测压试验结果与已有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可以用来分析柔性膜结构对矩形柱体气动力的影响。开缝式柔性膜结构不同位置处的
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享誉国内外的“物联网之都”无锡的经济科技前沿,近几年来大力发展以物联网、集成电路、大数据(云计算)、车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并与经济社会建设高度融合发展,从而形成了与新型智慧城市相匹配的智慧产业高地。文章还提出了当前新形势下高新区智慧产业发展的重点是迅速发展数字经济,并给出了发展思路与对策。
“隋唐佛教史”作为严格意义上的学术书写对象,有一个复杂的建构历程。对此问题的检讨也是当下从事隋唐佛教史研究的前提。“隋唐佛教史”从“佛教”研究中的独立,始于将“中华文化”作为背后隐性的书写主体,从梁启超到吕瀓、任继愈均是如此。在此基础上,“宗派”进入隋唐佛教史的书写话语之中。而其中的核心并非中国学界对日本学界研究观点的延续,而是在胡适、汤用彤等人与日本学界的对话中,自发形成的一种书写模式。特别是在
期刊
为研究燃煤电厂重金属排放对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测定了某燃煤电厂烟囱入口烟气中Cd、Cr、Hg、Ni、Pb、As含量,同时根据当地气象及地形条件,在燃煤电厂周边采集19个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及分布情况,并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燃煤电厂烟气中6种重金属元素的质量浓度为0.02~2.00μg/m~3,向大气中排放各种重金属元素为0.18~19.08 kg/a,单位发电量的重金
我国计算机网络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已经在各行业中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为人们工作提供巨大的便利,但计算机本身存在缺陷,或者个人操作不当,因此还需了解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掌握网络不安全因素的常见表现形式,对漏洞进行调整及改善,确保计算机网络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