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深圳一名学前班的老师教育调皮的学生有一种特别的方法——有学生淘气时,他就用教鞭狠抽自己,借此感化学生。这位老师认为,这种自我体罚的方法只适用于10岁以下的小学生。
老师的教鞭不为打学生,而用来打自己。这位教师用“自罚式”的惩戒教育来感化调皮孩子,真可谓用心良苦。
如何对待调皮不听话的学生,在传统的惩戒教育中,教师往往是强者,学生是弱者。在我国现行的诸多教育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但在现实的班级管理中,教师对孩子打不得、骂不得,以至于有人怀疑惩戒教育到底要不要。
诚然,对学生进行直接体罚的粗暴式惩戒教育已经难觅踪影。但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惩戒教育不能没有,否则一些学生的不正确行为难以纠正。在实施惩戒教育中,虽然教师处在主导地位,但有时也很茫然。面对娇生惯养的下一代,不“硬”点、“狠”点,一些“问题”学生是难以“改邪归正”的。大多数教师认为,没有相应的“软性”体罚,惩戒教育就是一句空话。
可以说,教师采取“自罚”方式来教育学生,或许是被逼无奈的选择。这种教育方式充满苦涩与辛酸。事实上,学生没有受到惩戒,反而教师忍受皮肉之苦,惩戒的对象发生了转变,这是教师对自身人格的鞭笞,对学生难以产生感动情怀,相反只能产生一种震撼式的条件反射,使学生心理产生害怕的自责感。令人担忧的是,学生的这种自责一旦膨胀,在其心理上投下阴影,很容易产生自闭和负罪感,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现实中,教师一味宽容爱护,就等于纵容和迁就。有人说,一位好教师就是一个好班级。教师的个人修养与品行直接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的威严是靠自己的学识和仁爱树立起来的。宽容每一个学生、爱护每一个学生,这是教师职业道德之所在。
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需要的是耐心和真情,是春风和细雨,是谆谆教导。教师应把学生视为平等的主体,对待学生多一点耐心,少一些粗鲁;多一点沟通,少一些对抗;多一些鼓励称赞,少一些讽刺打骂,同时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真实把握学生心理动态。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作者单位:湖口县教育局)
□本栏责任编辑 曾宪瑛
E-mail:[email protected]
老师的教鞭不为打学生,而用来打自己。这位教师用“自罚式”的惩戒教育来感化调皮孩子,真可谓用心良苦。
如何对待调皮不听话的学生,在传统的惩戒教育中,教师往往是强者,学生是弱者。在我国现行的诸多教育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但在现实的班级管理中,教师对孩子打不得、骂不得,以至于有人怀疑惩戒教育到底要不要。
诚然,对学生进行直接体罚的粗暴式惩戒教育已经难觅踪影。但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惩戒教育不能没有,否则一些学生的不正确行为难以纠正。在实施惩戒教育中,虽然教师处在主导地位,但有时也很茫然。面对娇生惯养的下一代,不“硬”点、“狠”点,一些“问题”学生是难以“改邪归正”的。大多数教师认为,没有相应的“软性”体罚,惩戒教育就是一句空话。
可以说,教师采取“自罚”方式来教育学生,或许是被逼无奈的选择。这种教育方式充满苦涩与辛酸。事实上,学生没有受到惩戒,反而教师忍受皮肉之苦,惩戒的对象发生了转变,这是教师对自身人格的鞭笞,对学生难以产生感动情怀,相反只能产生一种震撼式的条件反射,使学生心理产生害怕的自责感。令人担忧的是,学生的这种自责一旦膨胀,在其心理上投下阴影,很容易产生自闭和负罪感,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现实中,教师一味宽容爱护,就等于纵容和迁就。有人说,一位好教师就是一个好班级。教师的个人修养与品行直接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的威严是靠自己的学识和仁爱树立起来的。宽容每一个学生、爱护每一个学生,这是教师职业道德之所在。
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需要的是耐心和真情,是春风和细雨,是谆谆教导。教师应把学生视为平等的主体,对待学生多一点耐心,少一些粗鲁;多一点沟通,少一些对抗;多一些鼓励称赞,少一些讽刺打骂,同时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真实把握学生心理动态。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作者单位:湖口县教育局)
□本栏责任编辑 曾宪瑛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