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环境教育是保护环境和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环境保护的一项基础工程,本文就如何开展学前儿童的环境教育展开论述,为我们能有更好的生存环境做好早期教育工作。
【关键词】环境 环境教育 环境意识 环境行为
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影响随着人类的出现就已经产生了。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种相互影响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经超过了环境本身的承载能力,因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比如雾霾、气候变暖、不正常天气增多、飓风暴雨暴雪等。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求得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环境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学前儿童环境教育更是为环境教育打好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创设良好的学前儿童环境教育呢?
一、创设环保环境以便开展环境教育
幼儿园是幼儿每天活动和游戏的场所,幼儿园除了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外,和谐的自然环境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为了能够丰富幼儿对自然界的了解,能够增强环保意识,幼儿园应该设置各种活动区,如花园区、草地区、沙区、养鱼区等等,孩子不仅在这些区域感受到美,感受到玩的快乐,同时也要自觉保护和爱护这些区域,不能采摘花朵、践踏草坪,不能到处扬沙、乱扔垃圾,爱护生命。各个班级要布置有关环保的宣传栏,比如:“如果一张纸能擦干手,请不要用两张”、“请节约用水”、“请节约用电”等标语,随时提醒孩子要环保。当然,老师更要做个合格的环保卫士,做个好榜样,这样才能使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二、通过幼儿的各种学习活动去开展环境教育
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随时都可以渗透环境教育。把环保知识通过幼儿喜欢的故事、儿歌、小实验、手工制作等活动,使幼儿园环境教育的内容儿童化、趣味化。孩子在这些活动中,通过充分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学得更生动、有趣且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介绍一些雨、雪、雷、闪电等自然现象的时候,教师除了在这样的天气教给孩子认识外,还可以结合一些小实验告诉小朋友雨、雪是怎样形成的,雷、闪电是怎么回事,并让他们知道雨、雪不仅能够滋润万物,当环境遭到破坏后,暴风雨暴雪也会给人类造成伤害,从而应该保护环境;在手工制作活动《球宝宝》中,用各种不同材质的废纸做成小球,让孩子感受不同材质小球的不同感觉,再用这些小球蘸上水彩,画出各种想要的画面。通过这个活动告诉大家,其实很多废弃的东西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我们用这些废弃的东西玩的也很开心……在幼儿的各种活动中,色彩鲜明的教具、有趣的实验、生动形象的图片都是孩子感兴趣的。在这样的活动中开展环境教育,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开展的环境教育
教育无处不在,环境教育也如此,应该渗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当中。老师要根据幼儿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有关环境的生活细节进行环境教育。往往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最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当宝宝吃完零食,把垃圾袋随手扔掉的时候,应该及时纠正孩子的这样行为,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应该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否则会污染环境。当孩子去采摘花朵或者践踏草坪时,老师可以模仿小花小草的的样子说:“好痛哦,谁踩到我了啊,好痛好痛!”告诉孩子,其实他们也有生命,他们也会痛,我们应该爱护花草树木。当孩子洗完手以后,可以帮助孩子把水倒进墩布桶里,用洗过手的水洗墩布擦地,再用擦过地的水冲马桶,告诉孩子要节约用水,并能够变脏水为有用的水,循环用水……只要有心,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和细心观察,好多生活中的细节都可以渗透环境教育。
四、通过亲子活动,达到家长和幼儿共育
亲子活动是幼儿园当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形式,也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孩子的欢迎。家长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家长的环保意识如何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所以,通过一些亲子活动开展环境教育,能够促进老师对家长的了解,包括家长的性格、育儿观念等等。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还能增强家园沟通,家园共育。在以《绿》为主题的春游活动中,家长带着孩子一起认识绿色的植物,并告诉孩子,植物的生长条件需要阳光、水、空气,一起感受大自然的清新与美好。接着让各自的家长和孩子一起分享各自找到了什么植物、植物的颜色、味道等。游玩过后的总结中,号召大家只有爱护环境,阳光才会更温暖、空气才会更清新、水才会更清澈,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否则生活在雾霾的笼罩下、喝着被污染的水,小树小草都不会健康的生长,我们又何谈健康呢?表扬在游玩的过程中,比较有环保意识,不乱扔垃圾、不践踏草坪,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家庭,从而达到教育环保意识薄弱的家长和孩子的作用。家园共育的效果会更好。
五、抓住时机对幼儿开展环境教育
无时不在的教育也体现在幼儿的环境教育上。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细心观察、正确引导、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比如果果小朋友把用香皂洗手的水倒进了花盆,然后一脸得意的告诉老师说:“老师,我把洗手的水用来浇花了,我节约用水了。”老师蹲下来,耐心的解释说:“果果知道水能循环使用,真棒!但是有的水可以浇花,有的水是不可以浇花的。虽然都是水,可你的水里用了香皂,浇了花花就会生病的,因为花喜欢喝干净的水。要不,咱们就慢慢观察,看看小花会有什么变化?”果果将信将疑的点点头。过了几天,小花真的生病了。果果感觉很内疚。但老师并没有批评她,而是鼓励她说,没关系,下次我们给小花喝干净的水就好了。下次洗手的水我们可以用来擦地或者冲马桶,好不好?这样我们也做到了循环使用。有时候,教育就是在某时某刻就发生了。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每个人关注的焦点问题,它跟我们每个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环境教育刻不容缓,学前儿童环境教育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不断的学习系统的环境知识,加强环保意识,积极承担起学前儿童环境教育的重任,达到环境教育长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环境 环境教育 环境意识 环境行为
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影响随着人类的出现就已经产生了。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种相互影响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经超过了环境本身的承载能力,因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比如雾霾、气候变暖、不正常天气增多、飓风暴雨暴雪等。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求得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环境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学前儿童环境教育更是为环境教育打好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创设良好的学前儿童环境教育呢?
一、创设环保环境以便开展环境教育
幼儿园是幼儿每天活动和游戏的场所,幼儿园除了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外,和谐的自然环境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为了能够丰富幼儿对自然界的了解,能够增强环保意识,幼儿园应该设置各种活动区,如花园区、草地区、沙区、养鱼区等等,孩子不仅在这些区域感受到美,感受到玩的快乐,同时也要自觉保护和爱护这些区域,不能采摘花朵、践踏草坪,不能到处扬沙、乱扔垃圾,爱护生命。各个班级要布置有关环保的宣传栏,比如:“如果一张纸能擦干手,请不要用两张”、“请节约用水”、“请节约用电”等标语,随时提醒孩子要环保。当然,老师更要做个合格的环保卫士,做个好榜样,这样才能使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二、通过幼儿的各种学习活动去开展环境教育
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随时都可以渗透环境教育。把环保知识通过幼儿喜欢的故事、儿歌、小实验、手工制作等活动,使幼儿园环境教育的内容儿童化、趣味化。孩子在这些活动中,通过充分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学得更生动、有趣且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介绍一些雨、雪、雷、闪电等自然现象的时候,教师除了在这样的天气教给孩子认识外,还可以结合一些小实验告诉小朋友雨、雪是怎样形成的,雷、闪电是怎么回事,并让他们知道雨、雪不仅能够滋润万物,当环境遭到破坏后,暴风雨暴雪也会给人类造成伤害,从而应该保护环境;在手工制作活动《球宝宝》中,用各种不同材质的废纸做成小球,让孩子感受不同材质小球的不同感觉,再用这些小球蘸上水彩,画出各种想要的画面。通过这个活动告诉大家,其实很多废弃的东西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我们用这些废弃的东西玩的也很开心……在幼儿的各种活动中,色彩鲜明的教具、有趣的实验、生动形象的图片都是孩子感兴趣的。在这样的活动中开展环境教育,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开展的环境教育
教育无处不在,环境教育也如此,应该渗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当中。老师要根据幼儿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有关环境的生活细节进行环境教育。往往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最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当宝宝吃完零食,把垃圾袋随手扔掉的时候,应该及时纠正孩子的这样行为,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应该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否则会污染环境。当孩子去采摘花朵或者践踏草坪时,老师可以模仿小花小草的的样子说:“好痛哦,谁踩到我了啊,好痛好痛!”告诉孩子,其实他们也有生命,他们也会痛,我们应该爱护花草树木。当孩子洗完手以后,可以帮助孩子把水倒进墩布桶里,用洗过手的水洗墩布擦地,再用擦过地的水冲马桶,告诉孩子要节约用水,并能够变脏水为有用的水,循环用水……只要有心,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和细心观察,好多生活中的细节都可以渗透环境教育。
四、通过亲子活动,达到家长和幼儿共育
亲子活动是幼儿园当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形式,也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孩子的欢迎。家长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家长的环保意识如何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所以,通过一些亲子活动开展环境教育,能够促进老师对家长的了解,包括家长的性格、育儿观念等等。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还能增强家园沟通,家园共育。在以《绿》为主题的春游活动中,家长带着孩子一起认识绿色的植物,并告诉孩子,植物的生长条件需要阳光、水、空气,一起感受大自然的清新与美好。接着让各自的家长和孩子一起分享各自找到了什么植物、植物的颜色、味道等。游玩过后的总结中,号召大家只有爱护环境,阳光才会更温暖、空气才会更清新、水才会更清澈,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否则生活在雾霾的笼罩下、喝着被污染的水,小树小草都不会健康的生长,我们又何谈健康呢?表扬在游玩的过程中,比较有环保意识,不乱扔垃圾、不践踏草坪,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家庭,从而达到教育环保意识薄弱的家长和孩子的作用。家园共育的效果会更好。
五、抓住时机对幼儿开展环境教育
无时不在的教育也体现在幼儿的环境教育上。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细心观察、正确引导、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比如果果小朋友把用香皂洗手的水倒进了花盆,然后一脸得意的告诉老师说:“老师,我把洗手的水用来浇花了,我节约用水了。”老师蹲下来,耐心的解释说:“果果知道水能循环使用,真棒!但是有的水可以浇花,有的水是不可以浇花的。虽然都是水,可你的水里用了香皂,浇了花花就会生病的,因为花喜欢喝干净的水。要不,咱们就慢慢观察,看看小花会有什么变化?”果果将信将疑的点点头。过了几天,小花真的生病了。果果感觉很内疚。但老师并没有批评她,而是鼓励她说,没关系,下次我们给小花喝干净的水就好了。下次洗手的水我们可以用来擦地或者冲马桶,好不好?这样我们也做到了循环使用。有时候,教育就是在某时某刻就发生了。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每个人关注的焦点问题,它跟我们每个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环境教育刻不容缓,学前儿童环境教育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不断的学习系统的环境知识,加强环保意识,积极承担起学前儿童环境教育的重任,达到环境教育长效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