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赴苏联治病及回国前后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198207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7年9月25日平型关大捷后,林彪在率部转移途中身负重伤,被送回延安,住在二十里铺的八路军总医院。每天,都有军政要人来看他,延安各机关、学校也派人来慰问。毛泽东骑马30里,专门去看林彪,嘱其安心养伤。朱德、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人也多次到医院看望,林彪的堂兄张浩(即林育英,时任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一二九师政委)每隔一两天就来一次。
  卫立煌(时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去中条山路过延安时,也专门来看望林彪。车到半路,卫立煌忽然想起没带慰问品,于是马上停车,让随从凑钱,口袋翻遍,才凑了600元。按国民党军的习惯,一个师长受伤,起码要送数千元的礼,这点钱哪里拿得出手?卫立煌只好两手空空去见林彪,觉得很不好意思。秘书说,给八路军点弹药,比送几千元钱强得多。于是,卫立煌到西安的第二天,以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的身份,批准拨给八路军步枪子弹100万发,手榴弹25万枚以及牛肉罐头180箱。
  依仗着年轻,林彪的伤势有所好转。毛泽东仍要林彪担任抗大校长。
  1938年5月初林彪到任。5月2日,林彪在抗大作《抗大的教育方针》的讲演。毛泽东为他的讲演记录稿作了修改,将“我们要无条件地进攻,有条件地防御”一句,改为“我们作战要以进攻为主,防守为辅”。当晚,毛泽东写信给林彪,指出“无条件地进攻”一语不妥,进攻也是有条件的,但进攻是主要的,基本的,中心的。5月22日,林彪又在抗大三期全校干部会议上作了一次报告,长达几个小时。
  在抗大这一段,林彪边养伤边工作。虽然林彪的枪伤恢复得相当不错,但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后遗症,主要是神经方面。延安的医生已“山穷水尽”了,党中央决定送林彪到苏联接受进一步治疗。5月14日,毛泽东给林彪的信中提到动身之日。但直到1938年底,苏联的飞机来后,林彪和妻子张梅(刘新民)才一同飞抵莫斯科。这一去就是3个年头。
  林彪一共去苏联治过两次伤。除了这一次,还有一次是在1950年。据李文普(建国后曾任林彪卫士长)回忆:林彪在平型关大捷不久后负伤,医生诊断为交感神经受损,因而导致他对冷热的敏感。林彪第一次去苏联治伤,洗含硫量很高的温泉,使他的毛孔张开不能迅速闭合,容易感冒。后又因使用阿托品不当造成后遗症,致使神经方面的症状越来越多。林彪对苏联专家非常不满意,甚至骂过他们。
  一次聚会,有人说将来中国会和苏联一样好,林彪马上否认说,将来中国会比苏联更好。毛泽东很惊奇:是这样么?林彪说,中国肯定会超过苏联的。解放后不久,林彪对毛泽东说,中国只要20年就能超过苏联。张云生(林彪办公室秘书)回忆说,林彪对苏联没有什么好感。我给他当了4年秘书,只听他提过一个苏联人,而且只有一句,说罗托夫当过苏联派驻中国的专家组长,这个人我认识。
  从林彪嘴里,从来没有说过苏联好,他憎恶斯大林的大国沙文主义。他在苏联接触过不少后来被斯大林迫害的元帅和将军,对苏联的制度是极端失望的。但斯大林对林彪的印象极好,称他是“天才战将”。有人曾当面问林彪,是不是斯大林要用两个师换您?林彪笑了,说不是。1939年8月下旬,刘亚楼说苏联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了,希特勒不会再打苏联。林彪说,这是希特勒没有准备好,一旦他准备好了,一定要打苏联的。1940年9月,苏军统帅部召集军事会议,邀请林彪参加。苏联元帅都认为,德国将先攻占最富饶的乌克兰。林彪没有说话,斯大林一定要听听他的意见。林彪认为,希特勒如果攻打苏联,不是要掠夺苏联的财富,而是要消灭苏联,所以他不会从乌克兰打,他将从西线进攻,从波罗的海到喀尔巴阡山,全线向苏联进攻,占领莫斯科。与会者都摇头,苏联的主要兵力仍部署在乌克兰。事实不幸被林彪说中。1941年6月22日,德国对苏联不宣而战,进攻的线路完全如林彪所说。斯大林说:林彪同志,你参加我们的卫国战争吧。1941年底,林彪发电报回国请示,毛泽东很快回电,让他立即回国。
  1941年12月29日,林彪乘坐苏联军用飞机回到新疆。一到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新疆长官盛世才就电告了蒋介石。蒋介石令兰州和西安等地一律不许发难,所以林彪从迪化到延安一路顺风。1942年1月5日,林彪坐飞机飞抵兰州,受到国民党军政要人的宴请。1月31日,专门从前方赶来的胡宗南与林彪长谈。林彪根据毛泽东的指示,谈了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并谈了两党的分歧。胡宗南表示,愿意重新调整与陕甘宁边区的关系,可以考虑为八路军补充武器,并让八路军干部到战区医院看病。以后,胡宗南专门派军医处长到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出诊,还亲自押车为林彪送来大批军事书籍。
  2月,重病中的张浩托人带口信给逗留西安的林彪,叫他赶快到延安见最后一面。林彪立即乘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的卡车返回延安。
  2月14日,林彪回到延安,毛泽东亲自迎接。师哲(时任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主任)回忆说:毛泽东听说林彪回来了,一大早就去接。朱德和周恩来回延安时毛泽东没接过,而他今天为什么去接比他们地位低得多的林彪呢?师哲看见,毛泽东拉着林彪的手走进窑洞,满面笑容,边走边说,还亲自吩咐伙房为林彪搞饭吃,让林彪住在杨家岭,离他近一些。
  那些天,党中央的机关报《解放日报》用了相当多的篇幅报道林彪的消息。2月13日三版《平型关大捷指挥者林彪师长伤愈返国》;2月14日三版《林彪师长返延,沿途备受热烈招待,与地方当局晤谈甚欢》;2月16日三版《一一五师全体指战员致电欢迎林彪师长》;2月18日三版《干部欢迎晚会,林彪同志畅谈苏联已获得战争主动权》等。
  2月17日晚,延安机关干部1000多人在中央礼堂举行晚会,欢迎伤愈返国的林彪和从前线回来的一二○师师长贺龙。许多人站在门外,等着看一眼抗战名将的风采。毛泽东和朱德都来了,主持会议的谢觉哉还请林彪先讲了话。
  毛泽东认为林彪具备多方面的才干,而不仅仅是军事天才,他在谈判方面还是很有作为的,不光是他有平型关大捷这块金字招牌,他还很有统战工作的口才。
  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共关系降到抗战以来最低点。在国内外舆论的压力下,1942年7月21日和8月14日,蒋介石两次约见周恩来,先提出派代表去延安谈判,后又说到西安约见毛泽东。周恩来分析:看不出蒋有何恶意,但为了毛主席的安全,还是不见好,由林彪为代表,到西安见蒋。毛泽东采纳了周恩来的建议,但仅隔一天,又改变了主意,他要亲自见蒋。周恩来认为时机不成熟,中央政治局决定先派林彪探探路再说。毛泽东再次电告周恩来,蒋到西安后,先派林彪去见,然后我去见,有益无害。周恩来第三次表示不同意,提议林彪不要将话说死,看蒋的态度及要解决的问题,再定毛主席是否见蒋。
  1942年9月14日林彪赴西安,10月7日到达重庆。一直到年底,在3个月的时间内,林彪在周恩来陪伴下与蒋介石会谈了两次。但因蒋不同意中共的主张,两次谈判都无果而终。
  1943年6月,张治中正式通知周恩来,由于前方摩擦继续,情况不明,谈判须搁一搁。周恩来提出,林彪回延安,如果谈时可再来,他自己也拟回延安一趟,并希望蒋同林彪再见一次。6月7日,蒋介石第三次接见周恩来和林彪,表示允许周恩来回延安。
  6月28日,林彪与周恩来等一行坐车从重庆返回,绕道宝鸡到达西安。毛泽东发电报嘱他们在西安与胡宗南交涉该部可能进攻边区的事宜。延安举行有3万人参加的纪念抗战六周年大会,并紧急动员,通过了反对内战的通电。本来胡宗南预定进攻延安的日期是7月9日,因7月4日胡宗南收到朱德揭露国民党军有进攻边区意图的电报后,蒋介石同意罢兵。周恩来和林彪在7月9日这一天到达西安,分别会见胡宗南、熊斌、邓宝珊等。7月13日,周、林致电毛泽东说,根据连日接洽及研究结果,蒋令胡宗南准备进攻尚未到行动阶段,中央考虑戒备有必要,但延安民众大会通电刺激太甚,重庆、西安暂缓印发。当天他们离开西安,7月16日安全返回延安,受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人的迎接。为欢迎他们,中共中央专门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晚会。
  (据《党史博览》)
其他文献
本论文属于学术史范畴的研究,具体形式为学术史性质的评述。以学术史的视角,选取历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及其论文集、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本学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