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美术教学点滴谈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yw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有人把创新看得高深莫测,认为创新是科学家的事,小学生创新谈何容易。其实,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只要在绘画时有自己的思想,就可以称之为创新。作为一年级的美术教师,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保护学生独特个性
  在以往的美术教学时,总是教师拿一幅范画,给学生当场示范,教给学生画什么,怎样画,然后学生仿画。评价以画得像不像为标准。这样一来,学生绘画内容千人一面,消泯了学生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久而久之学生只是成为绘画的复制者,丧失了自己的感受,也就没有创新而言。在教学中改变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倾向。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而不是将教师的体验、认识强加于学生。教师应认识到美术创作是一个生动的内感外倾型的过程,它包含学生丰富的内心体验,而不是简单机械的模仿过程,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创作的自主性,通过画面欣赏,生活场景回忆,让学生表现自己熟悉的有体验的内容。学生既乐于画,且画有新意。如,在教学《小雨淅沥沥》时,先让学生回忆自己在雨中的情境,在通过欣赏小朋友画的在雨中的画面,观看《下雨啦》的录像,激发学生创作兴趣,然后要求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现雨中情境。学生便欣然动笔,学生作品内容丰富,画面各不相同,每幅作品都是一个“小人儿”的内心世界的外观。我吃惊于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从而使我体会到教师应相信每位学生都是创造的天才。所以,在教学时,我只提出表现什么主题,而不求学生具体画什么和怎么画,因此在学生作品中出现了灰色的湖水(学生说是被污染了),长翅膀会飞的人,透过玻璃看烟花的人,听着学生给我解说他们的构思,我庆幸,我保护了他们独特的个性。
  二、发挥教师主导优势,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强调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保护学生个性,并不是说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教师应该做好主导工作。只有教师导的及时、得力、得法,学生自主发展创新才能保证。没有教师主导,就谈不上学生主体,也就谈不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针对一年级学生小,美术资源搜索空缺,上课前,教师尽可能地找一些与表现内容有关有图片、录像,通过欣赏激发学生的内心体验。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给予启发。如,教学《鱼儿游游》时,通过我搜索的图片、绘画、录像及谈话,激发学生想画鱼的兴趣。在绘画中提醒学生鱼儿可以这样画(随手板书多种鱼的简笔画),突破学生画鱼难点。告诉学生为了表现鱼儿是在水中游,可在魚儿周围画上水草、画上波纹线,或把背景涂为蓝色,攻克学生表现鱼儿游的障碍,使学生顺利自主地完成了一幅幅千姿百态的鱼儿游游图。看着学生画面色彩和谐的搭配,鱼儿形状的活泼可爱,也就看到了一个个被激发的小人儿的心灵,有了被激发的心灵和表现欲,还愁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和发展吗?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不是一时一事便可达到的。它应时时事事渗透于教学,在教学中创设一种宽松、鼓励、愉乐的环境、气氛,使孩子保持强烈兴趣,主动参与学习。允许百花齐放,激发其创新潜能,创新能力便如日昭昭。
  (作者单位 甘肃省酒泉市新苑学校)
其他文献
阅读能力是小学阶段学生打开语文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掌握一定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对他们日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把群文阅读的教育模式运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
阅读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开阔学生眼界的重要方式。在当前大阅读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开展更加需要做好课内和课外阅读的整合,提高学
很早以前我看过一部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其中一句台词至今不忘:“不要忘记过去,忘记就意味着背叛。”今夏游了一次俄罗斯,我对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  与中国比起来,俄罗斯的历史并不长,直到15世纪末,才建立起统一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此后俄罗斯大致经过了3个时期,即沙俄时期、苏联时期和新俄罗斯时期。一路所见所闻,俄罗斯人尊重历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圣彼得堡,是沙皇彼得一世一手创建的城市。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