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广告设计 提升语文素养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smos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的大街小巷,广播电视,书报杂志,各种各样的广告可谓铺天盖地,比比皆是。优秀的广告语言,或妙语联珠怡人耳目,或一语惊人振聋发聩,或精炼含蓄发人深省,或诙谐幽默生动感人。它们不仅给人情绪的感染,精神的愉悦,而且给人语言的熏陶、文化的陶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性”。语文的天地广阔,优美的广告语就是这广阔天地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的学生,几乎时时刻刻都能接触到广告,而电视中的经典广告,他们更是脱口而出。可见,广告是不可多得的语文教学资源。为了让广告走进语文教学,我们不仅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收集广告,以此来增加他们的语言库存,而且可以把广告设计引进教学,借助广告设计,引领言语实践,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创设情境。利用广告抒发真切的情感
  
  商品广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以简单的语言来展示产品的特点,彰显产品的优势,希望产品得到顾客的青睐。而小语教材中的不少课文,或赞美人物,或赞美景色,或说明事理,作者的重要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向人们“推介产品”。如果课文阅读中,有的放矢地借助广告设计,引领学生表达情感,一定会促进学生对语言意义的深刻理解,对语言情感的深切感悟。如《杏林春暖》(苏教版第七册)一文主要讲董奉给穷苦的乡亲治病不收诊费,还把用杏子换来的粮食用来救济附近穷苦的人。学了课文,学生一个个被董奉崇高的医德所深深感染,董奉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树起了一座丰碑。文章最后一段写乡亲们敲锣打鼓将写有“杏林春暖”的匾额送给董奉,但写得简单。一位老师在教这部分内容时,这样引导:“同学们,当时在场的一位穿大褂的书生看了匾额上的字,说:‘写得好哇。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可惜只有横批,没有上下联。不如这样,我来出个上联,大家动动脑子,对下联,好不好?’‘好!’乡亲们异口同声地说。”
  “同学们。董奉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下面我们来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三国时代,和在场的人一起动动脑子,为乡亲们的好医生董奉做做广告,用我们的广告把这样的好医生推向全国,用我们的广告为全国各地的病人带来福音,怎么样?”
  学生好不高兴。为了指导写好广告,教者出示下列几则广告,并让学生朗读,搞清楚这些广告语分别说什么。你觉得写得怎么样?
  热情迎来蹒跚友,高兴送归健步人。
  手到病除。妙手回春。
  着手成春,万家生佛;婆心济世,一路福星。
  自由朗读后,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感受:有的说广告语意思明了,有的说广告语语言简洁,有的说广告语生动形象。有的说广告语情感真切。在此基础上,教者引导:同学们,其实设计广告不是某个人的专利。我们也能行。那书生出的上联是“免诊费医德高尚”,该对怎样的下联呢?大家试试看。学生们积极动脑,纷纷抓耳挠腮。后来许多同学浓缩了一下课文内容,对出了下联:“换粮食救济百姓”、“功德高名留史册”、“治百病医术高明”、“好人品有口皆碑”、“医术高闻名遐迩”……虽然学生对的下联不一定都跟上联对仗工整,但在为董奉做“广告”的过程中,提升了对董奉敬仰的情感,提高了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
  通过课文阅读,学生为名医的医德所感动,大家都希望把医德高尚的医生向社会做宣传。而“广告设计”就满足了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在设计中,学生接触了类似的广告,了解了广告的语言特点。从而借助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了自己深切的情感。无疑,通过这样的广告设计,学生的语言解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也得到了提升。
  
  二、提炼升华。借助广告表达自己的心声
  
  公益广告是广告中的精华,她不仅具有语言精彩的特点,更具有情感真切的特色,读起来让人感到温暖亲切。因此,一则公益广告,能使人得到情感的满足、行动的启发。小语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在于给学生情的感染、理的启迪。在阅读教学中,当学生理解到了语言文字的意义内涵和情感内涵后,他们心中总有话要说,总有情要表,此刻,如果我们捕捉契机,创造机会,让学生以“公益广告”的形式,提炼主题,表达心声,他们对课文情感的感悟一定会达到新的高度,对语言内涵的感悟也会达到新的深度。
  如《云雀的心愿》(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一文通过描写小云雀和妈妈的所见所闻,向人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森林是挡风墙,是大水库,是空调器。森林真是太重要了!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悟到了森林的重要性。在课的尾声,一位老师说:“同学们,假如森林公园有一扇大门的话,你们觉得设计一副什么对联贴到门上,对增强人们爱护树木的意识,比较合适呢?”起先,学生沉思不语,老师便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你们见过类似的广告吗?学生列举了许许多多的公益广告,在此基础上,教者出示下列公益广告:
  带走生活垃圾,保护自然环境。
  芳草青青,踏之何忍?
  千松岭上千枝竞秀,百姓门前百鸟争鸣。
  对上述广告,教者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理解意思,体会情感,进而要学生说说公益广告的基本特点。学生都知道,公益广告具有“情感真挚、语言婉转、句子简洁”的特点。接着教者引导:“读了这么多类似的广告,现在,你们能仿写吗?这样吧,我出个上联。你们对下联,怎么样?上联是:植树造林个个争先——”学生思考片刻,设计出了不少公益广告语,有的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有的说,减灾防灾刻不容缓。后来有的学生自己能说出上下联:
  树,安居乐业;没树,颠沛流离。
  治山治水,山清水秀自然美;还林还草,林葱草茂生太平。
  栽花种草家乡一片绿,植树造林祖国万年青。
  留住千树万木,造福子孙后代……
  案例中学生设计的“广告”,简洁精炼,语言婉转,这是学生心灵的抒发,真情的表达,这样的拓展延伸,对展示学生个性,放飞学生的心灵,一定是有效的:对发展学生的语言,塑造学生的心灵,一定是有益的。不仅如此,这样的言语实践中,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考,启发学生创造,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变更角度。借助广告进行语言的转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可见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还要重视语言积累,促进语言运用。在处理积累和运用的关系上,当前相当多的教师重视了语言的积累,增加了学生的语言库存,但仅仅增加库存还远远不够,必须采取措施,将学生消极的语言积累变成他们的积极库存。使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有机结合。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广告设计,则可有效地通过语言的转换促进语言的积累。
  无论产品广告还是公益广告,经常是以第一人称 设计的,这类广告,推荐产品往往更有诱惑力,公益宣传往往更有号召力。为此,可借助角度的转换引导学生设计广告,促进语言的转化和内化。如《雾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一文介绍了雾凇奇观和雾凇形成的原因。雾凇那神奇的美景深深吸引了学生。教学时,一位老师播放了有关雾凇的录像,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不时发出惊叹。老师抓住火候说:“同学们,吉林的雾凇是我国著名的自然景观。每年冬天,去吉林欣赏雾凇美景的旅客不计其数。你们能不能把自己当作雾凇,来个自我介绍,为自己做广告,以吸引更多的人去吉林旅游吗?注意语言要有魅力哟。”学生积极性很高,纷纷奋笔疾书。一学生的广告词是这样的:
  大家好,我叫雾凇,也有人叫我树挂。
  也许,你们对我形成的原因和过程不太了解吧,下面我就简要地介绍一下。
  每逢严寒的冬季来临的时候,松花江上游的丰满水电站泄洪,形成了很大的雾气。雾气升到空中遇冷,凝结了无数的小冰晶。冰晶挂在树上,我就诞生了。
  我给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你看,那一棵棵长枝低垂的雪柳上挂满了“棉花糖”,你见了一定会“垂涎三尺”的!那四季常青的松柏也涂染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你看了一定会觉得很有意思。还有更有趣的呢!那矮小的灌木丛里堆满了积雪,远望既像一头白白胖胖的大象,又像一只卧在雪地里睡大觉的北极熊。你们说,我是不是一名技术高明的化妆师啊?太阳出来了,在阳光照耀下,枝头上那洁白晶莹的霜花,银光闪烁,美丽动人。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有说有笑。还有人摇头晃脑地吟诵:“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我不但给江城增添了美丽,还给江城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每年隆冬到来的时候,无数中外游客都慕名到吉林市观光旅游,不但有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还有白皮肤、蓝眼睛的外国人。他们拍照、摄像。流连忘返,微笑写在每个游客的脸上,江城成了欢乐的海洋。看到游人们玩得这么尽兴,我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要想知道我有多么妩媚动人,只有你身临其境,才能真正领略到。怎么样,心动不如行动,背上你的旅行包,我们江城不见不散。我会张开热情的双臂,欢迎你的到来。
  采取上述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缩小学生与课文的差距,让学生通过课文语言的重组,生成带有鲜明个性语言特征和情感特点的新的言语作品,这样就能深化学生对语言意义的理解,促进学生对语言情感的感悟,以升华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东台市三仓中学是一所地处黄海之滨的乡村中学,历经半个多世纪沧桑,现已成为拥有110亩校园面积、近3000多名师生员工、45个教学班的三星级高中。  近年来,学校抢抓机遇谋求发展、精致管理创新创优,教学质量和办学信誉呈现出持续发展的态势。学校校园文化浓郁,管理规范有序;教育教学真抓实干,实绩步步攀升;教师队伍日趋成熟,呈现出年轻化、专业化的发展势头。近两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东台市文明单位、盐城市文明单
摘 要:本文从初中生物教学模式研究出发,探讨如何实现初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创新,以推动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模式;创新    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在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得以培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激发其对大自然和生物科学的情感与热爱。因此,在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教师必须立足于教材和自然科学,不断发展与创新,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
利用弹性抛物方程理论中的单向散射近似法处理倾斜弹性体-弹性体的边界条件,建立了不同地形条件下具有弹性分层海底的海洋环境中声场计算的新方法;经仿真分析等深度均匀海水
摘 要: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幼儿的培养教育,很多幼儿园也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进行幼儿教育模式的探索,家长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发展,将幼儿送去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还没有完全养成独立完成基本生活事情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逐渐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幼儿更好地成长。  关键词:小班幼儿;童谣;生活习惯培养;策略;意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
摘 要: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的新生刚刚离开初中学校,开启职业学校的学习生涯,从基础教育转向职业教育,学习目的由过去的升学为主转为就业为主,但是他们的心理还没有成熟,正处于转型时期。因此新生的疏导工作非常重要。  关键词:入校新生;班主任;工作策略  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的学生年龄在15~18岁之间。有些学生是因为中考失败,进入职校大门;有些学生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进入职校;还有部分学生则是学习成绩较
集合思想和集合语言已渗透到数学的各个领域.中学数学人教B 版实验教材处理概率内容的指导思想就是建立集合与概率的联系,使用集合语言和集合运算较精确地叙述概率的有关概念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学校应重视信息化应用的研究。充分发挥校园网的功能,努力满足学校教师管理多元化的需求。不断探索教师管理“标准化”与“个性化”的渗透与融通途径,以促进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品质的提升和发展。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师管理;多元化;渗透与融通  如今的教育领域,人们一直都在为建设教育信息化的环境而努力,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仅提高了教育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我们看待教育的目光,
语言游戏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本文重点分析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意义,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措施,实现幼儿有效参与语言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