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入手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对策进行具体分析。期待能对其的有效实施有所裨益。
关键词:小企业;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7-00-01
2011年10月18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以财会〔2011〕17号印发《小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一个《小企业会计制度》向《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过渡,然而这个过渡也许会令很多企业产生疑问,这个准则的实施是否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是否在以前的会计准则上有了新的改进。因此本文带着这样的问题为小企业解读促进小企业实施新会计准则的的具体措施。
一、政府层面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
财政部门需要加大《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宣传培训力度,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组织小企业负责人、会计人员、银行贷款人、税务人员、银行业监管人员等相关人员参加系统组织专业培训, 然后引导小企业建立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帮助小企业会计软件系统的升级和改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对于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方面全面组织小企业会计人员系统学习《小企业会计准则》,帮助他们尽快理解和熟练掌握准则内容,准确地应用该准则处理会计事务;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小企业负责人的培训指导,增强小企业负责人对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重视。同时,建议将《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纳入各种财会考试中,加强会计人员学习《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观能动性。
(二)完善政府监督体系
政府需要加强督查执行情况,及时发现新准则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后续的指导和培训工作。各级政府可以将《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情况作为日常监管和年度审验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审核登记的考核内容以及扶持资金、税收优惠、信贷资金监督考核的重要依据。但是监掌握火候,督要适度,而这个度就取决于成本与收益的博弈分析。因为企业都以盈利为目的而存在,小企业也不例外。小企业在发现提供虚假信息所获得的收益大于被发现后受到的处罚时,其必然会选择披露虚假信息;小企业在发现提供虚假信息的成本远远超过其所能获得的利益时,其必然会选择披露真实信息,这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三)在实施中完善准则,从而更好地引导实施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正确与否,还需要通过实施过程进行检验,需要在实践中发展,在实施中发现问题,从而得到不断的完善,进而更好地为小企业服务。正如《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在南非与土耳其等国的实施过程中,发现该准则并不具有充分适用性,因此又为微型企业添加了应用指南。另外2013年2月4-5日举行的会议也将对其进行修订,我国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也是如此,在实施中完善发展。
二、企业层面措施
(一)提升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
小企业应提高认识,自觉响应《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负责人也应提高会计工作管理的自觉性,增加会计人员培训经费,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为目标, 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而全面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小企业高素质会计人才相对缺乏,尤其是中高端会计人才,而这些人才又往往是制约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快速提升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会计人才。要留住这些人才首先要使他们认可企业的价值文化,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竟升空间,公平的竞争环境,弹性的工作时间,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组织精神。另外,用传统的高报酬激励方式来吸引高端人才对于小企业来说来不具备经济实力的优势吸,其实小企业可以换个思路,比如可采用股权激励的办法,让员工持一定数量的企业股权并进行一定期限的锁定,让他们的所得与公司绩效挂钩,促使他们提高主观能动性,与企业共担风险、共享收益,成为利益的共同体,从而建立一种长效激励机制。
(二)加强内部管理与控制
产权不明是小企业的一个弱点。小企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从而规范会计行为、提高财务信息质量、防止错误和舞弊从而降低经营风险。具体完善内部会计系统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明確职责划分,做好预算控制管理,明确专项财产保全,建立风险预警,尽可能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控制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有效实施。此外,企业系统的更新强调需要符合财务报告编制和信息披露的要求来进行报告升级和信息的汇总,根据新的报告规范对相关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合理、全面地整合集团内部的系统资源并实施恰当的战略,以保证新制度能够以兼顾成本与效益率、有效及时和适合持续操作的方式生成数据信息。
(三)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及时给予反馈
据调查了解发现,在2007年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以后,很多企业也确实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设置或更新了相应的会计科目和账簿,但很少将这些科目和账簿做相应的记录和登记但。因为他们这样做并发自内心,而主要是为了应付检查。这种做法,和我们制定、推行新会计准则的初衷肯定是相反的。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企业没上心,态度不端正,形式主义、走过场、轻视结果的文化背景所致。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贯彻实施,也难免会出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遇到的相同问题,因此,应引起关注。
而小企业的积极配合至关重要,他们需要新准则给他们带来的益处,积极地实施新准则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好的效益。他们得积极配合政府工作,首先从心理接受,配合政府的各项摸底调查,阐明实际情况,然后按照政府的政策主动参加各项培训,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具体工作中,在实施过程中,不懂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相关部门于反馈,并不断监督相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梁勇.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特点与国际比较.中国乡镇企业会计[J].2012(6).
[2]奚正艳.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相关问题浅析.合作经济与科技[J].2012.07.
关键词:小企业;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7-00-01
2011年10月18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以财会〔2011〕17号印发《小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一个《小企业会计制度》向《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过渡,然而这个过渡也许会令很多企业产生疑问,这个准则的实施是否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是否在以前的会计准则上有了新的改进。因此本文带着这样的问题为小企业解读促进小企业实施新会计准则的的具体措施。
一、政府层面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
财政部门需要加大《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宣传培训力度,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组织小企业负责人、会计人员、银行贷款人、税务人员、银行业监管人员等相关人员参加系统组织专业培训, 然后引导小企业建立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帮助小企业会计软件系统的升级和改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对于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方面全面组织小企业会计人员系统学习《小企业会计准则》,帮助他们尽快理解和熟练掌握准则内容,准确地应用该准则处理会计事务;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小企业负责人的培训指导,增强小企业负责人对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重视。同时,建议将《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纳入各种财会考试中,加强会计人员学习《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观能动性。
(二)完善政府监督体系
政府需要加强督查执行情况,及时发现新准则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后续的指导和培训工作。各级政府可以将《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情况作为日常监管和年度审验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审核登记的考核内容以及扶持资金、税收优惠、信贷资金监督考核的重要依据。但是监掌握火候,督要适度,而这个度就取决于成本与收益的博弈分析。因为企业都以盈利为目的而存在,小企业也不例外。小企业在发现提供虚假信息所获得的收益大于被发现后受到的处罚时,其必然会选择披露虚假信息;小企业在发现提供虚假信息的成本远远超过其所能获得的利益时,其必然会选择披露真实信息,这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三)在实施中完善准则,从而更好地引导实施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正确与否,还需要通过实施过程进行检验,需要在实践中发展,在实施中发现问题,从而得到不断的完善,进而更好地为小企业服务。正如《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在南非与土耳其等国的实施过程中,发现该准则并不具有充分适用性,因此又为微型企业添加了应用指南。另外2013年2月4-5日举行的会议也将对其进行修订,我国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也是如此,在实施中完善发展。
二、企业层面措施
(一)提升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
小企业应提高认识,自觉响应《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负责人也应提高会计工作管理的自觉性,增加会计人员培训经费,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为目标, 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而全面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小企业高素质会计人才相对缺乏,尤其是中高端会计人才,而这些人才又往往是制约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快速提升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会计人才。要留住这些人才首先要使他们认可企业的价值文化,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竟升空间,公平的竞争环境,弹性的工作时间,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组织精神。另外,用传统的高报酬激励方式来吸引高端人才对于小企业来说来不具备经济实力的优势吸,其实小企业可以换个思路,比如可采用股权激励的办法,让员工持一定数量的企业股权并进行一定期限的锁定,让他们的所得与公司绩效挂钩,促使他们提高主观能动性,与企业共担风险、共享收益,成为利益的共同体,从而建立一种长效激励机制。
(二)加强内部管理与控制
产权不明是小企业的一个弱点。小企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从而规范会计行为、提高财务信息质量、防止错误和舞弊从而降低经营风险。具体完善内部会计系统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明確职责划分,做好预算控制管理,明确专项财产保全,建立风险预警,尽可能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控制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有效实施。此外,企业系统的更新强调需要符合财务报告编制和信息披露的要求来进行报告升级和信息的汇总,根据新的报告规范对相关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合理、全面地整合集团内部的系统资源并实施恰当的战略,以保证新制度能够以兼顾成本与效益率、有效及时和适合持续操作的方式生成数据信息。
(三)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及时给予反馈
据调查了解发现,在2007年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以后,很多企业也确实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设置或更新了相应的会计科目和账簿,但很少将这些科目和账簿做相应的记录和登记但。因为他们这样做并发自内心,而主要是为了应付检查。这种做法,和我们制定、推行新会计准则的初衷肯定是相反的。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企业没上心,态度不端正,形式主义、走过场、轻视结果的文化背景所致。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贯彻实施,也难免会出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遇到的相同问题,因此,应引起关注。
而小企业的积极配合至关重要,他们需要新准则给他们带来的益处,积极地实施新准则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好的效益。他们得积极配合政府工作,首先从心理接受,配合政府的各项摸底调查,阐明实际情况,然后按照政府的政策主动参加各项培训,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具体工作中,在实施过程中,不懂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相关部门于反馈,并不断监督相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梁勇.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特点与国际比较.中国乡镇企业会计[J].2012(6).
[2]奚正艳.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相关问题浅析.合作经济与科技[J].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