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扎罗汀凝胶与克林霉素凝胶治疗痤疮疗效比较观察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z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5月~2008年1月,我们应用0.1%他扎罗汀凝胶治疗寻常性痤疮患者80例,同时外用克林霉素凝胶治疗80例作为随机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入选标准:①年龄在18~40岁的男女患者;②临床诊断为轻、中度寻常性痤疮(采用Pilsbury分类法,皮损以粉刺及小丘疹,浅表脓疱为主),皮肤较油腻的患者。育龄期妇女在研究期间和研究结束后3个月内需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1.2排除标准:①近4周未局部或系统使用维A酸、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②已知对维A酸类药物及其制剂中的任何成分过敏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患重度痤疮或其他面部皮肤疾病可能干扰疗效判断者;⑤敏感性皮肤患者。
  1.3分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他扎罗汀凝胶治疗组(治疗组)和克林霉素凝胶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皮损严重程度相仿,经均衡检验无显著性差异。
  1.4治疗方法:治疗组:将0.1%他扎罗汀凝胶(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均匀涂于面部皮损区域,每晚1次,在面部保留30min后洗掉,如果无局部不适可渐增量(每日延长5min,最长时间不超过2h),连续外用8周;对照组:将克林霉素凝胶(本院制剂中心生产)均匀涂于面部皮损区域,每天2次,连续外用8周。分别于用药后2、4、8周复诊,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1.5剔除标准:违反试验方案,自行中止或更改治疗方案者;因不良反应而中止治疗者不计入终疗效,但计入安全性评估和分段疗效统计。
  1.6不良反应观察:受试期间患者所发生的任何不良反应均记录在临床观察表上。局部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脱屑、干燥、灼痛、红斑和瘙痒。按轻、中、重度分级:轻微反应,不需要治疗,不需要改变原观察方案;中度反应,需要减少用药次数,和P或需要治疗;重度反应,停止观察用药,同时记录发生时间及转归(仍然存在或已缓解并注明日期)。
  1.7疗效判定标准:疗效指数=(治疗前皮损总数-治疗后皮损总数)/治疗前皮损总数×100%,基愈:疗效指数≥90%;显效:60%≤疗效指数<90%;进步:20%≤疗效指数<60%;无效:疗效指数<20%。作疗效评价时,将基愈病例和显效病例合计为有效病例,计算有效率。
  1.8统计学方法:疗效评估和不良反应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统计:0.1%他扎罗汀凝胶与克林霉素凝胶治疗痤疮2、4、8周后疗效比较(见表1):
  


  2.2 不良反应: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6%(13/74)和7.89%(6/76),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χ2=3.17,P>0.05),治疗组局部不良反应为不同程度的红斑、水肿、灼热、瘙痒、脱屑、干燥;对照组不良反应有皮肤干燥、轻度瘙痒,两组不良反应多发生于治疗开始的2周内。治疗组剔除病例6例,其中失访2例,因不良反应无法耐受退出4例;对照组剔除病例4例,失访3例,因不良反应无法耐受退出1例。
  
  3讨论
  
  寻常性痤疮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慢性毛囊皮脂腺疾病,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主要与雄激素,皮脂分泌增多,毛囊上皮角化亢进,厌氧的痤疮短棒杆菌等过度繁殖及遗传因素有关。痤疮组织学改变为中性粒细胞浸润,导致粉刺破裂,发展成炎性丘疹或脓疱(炎性痤疮),因此,迅速有效遏制微粉刺的形成是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治疗痤疮的关键。维A酸与抗菌药物是两种最基本的治疗痤疮的药物。维A酸作用于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使毛囊角化正常,抑制粉刺形成并溶解粉刺,减小毛囊直径,使角质层疏松,加速粉刺排出,抑制皮脂腺增生和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痤疮的目的[1]。他扎罗汀作为一种新型特异性受体选择性维A酸类药物,可以多个环节治疗痤疮,尤其是它强有效的抗粉刺形成能力,从而自痤疮发生的始动环节即开始发挥强大治疗作用。多项临床研究[2-3]已经证实0.1%他扎罗汀凝胶治疗痤疮安全有效。
  本资料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于2、4、8周的治疗效果均随着治疗周数的增加而增加,提示0.1%他扎罗汀凝胶与克林霉素凝胶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时效相关性,临床运用上述两种药物治疗时可适当延长治疗时间以取得最大疗效。治疗2周时,克林霉素凝胶疗效优于0.1%他扎罗汀凝胶,提示他扎罗汀起效稍慢;治疗4周时,0.1%他扎罗汀凝胶和克林霉素凝胶疗效相当,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治疗8周时,0.1%他扎罗汀凝胶疗效则显著优于克林霉素凝胶,提示他扎罗汀后续治疗作用强大,疗效显著。本资料也显示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虽然0.1%他扎罗汀凝胶治疗组发生副作用的绝对比例较高,但同克林霉素凝胶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0.1%他扎罗汀凝胶副作用仅限于局部,多见烧灼感、脱屑、干燥以及红斑,反应多为轻、中度,且与剂量有关,患者一般可以耐受,多不需中断治疗,提示临床外用0.1%他扎罗汀凝胶治疗寻常性痤疮安全性尚好。对于治疗中出现的红斑反应,应正确对待,最佳治疗量与中等红斑反应刺激量较接近,故药量应逐步调高并密切观察病情和个体化给药,用药量宜控制在中度红斑反应以下,应于治疗前告知患者并与其进行良好沟通,从而避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与医疗纠纷。
  综上,我们认为0.1%他扎罗汀凝胶治疗寻常性痤疮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8周总有效率达85.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不良反应相对低且易于耐受,说明0.1%他扎罗汀凝胶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治疗痤疮的药物,可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靳培英.维A酸在皮肤病治疗中的进展[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3(6):448-451.
  [2]钟 华,吴有良,郝飞.0.1%他扎罗汀凝胶与0.1%阿达帕林凝胶治疗面部痤疮对照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03,12(4):360-362.
  [3]劭成明.他扎罗汀凝胶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34(12):855.
  
  [收稿日期]2008-06-07[修回日期]2008-08-06
  编辑/李阳利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合用虫类药物治疗慢性腰腿痛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独活寄生汤合用虫类药物治疗治疗慢性腰腿痛患者68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20例,好转4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结论:独活寄生汤合用虫类药物治疗腰腿痛具有一定疗效,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腰腿痛; 独活寄生汤; 虫类药物  【中图分类号】R2895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
【摘 要】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在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ASA分级均为Ⅰ~Ⅱ级,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研究组则给予布托啡诺与丙泊酚复合麻醉,观察和比较两组镇痛效果、丙泊酚用量、术后清醒时间、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与术后清
【摘要】目的:观察凉血润肤汤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作为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凉血润肤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52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86%,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9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0%,两组患者治疗后皮损评分水平明显优于治
目的:评价窄谱中波紫外线两种照射方法联合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均接受自体表皮移植术治疗稳定期白癜风,治疗一组采用窄谱UVB术前(供皮
【摘要】目的:比较闭合复位与手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76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分为手术组41例和非手术组35例。非手术组采用闭合复位治疗,手术组采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患肢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以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12周时所有患者行X片检查,手术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大于非手术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与非手
目的:观察愈伤止痛胶囊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骨折
目的:观察石斛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使用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
有些继发性(失败文眉或洗眉后瘢痕)畸形眉表现为宽大棕红色眉头或瘢痕眉头。采用Q激光或梭形切眉术治疗这种宽大眉头的畸形眉很棘手。我们采用切除畸形眉+推进皮瓣修复术式治疗这类畸形眉27例,获得满意效果。这种术式的优点是;能完全切除畸形眉,术后切口痕迹轻微,眉间平整。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