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黏膜诱导免疫耐受预防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中国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jia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鼻黏膜免疫耐受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预防机制以及与耐受原相关的剂量依赖性.方法:建立Lewis大鼠EAE模型,用不同种属和剂量髓鞘碱性蛋白(MBP)诱导免疫耐受,评估EAE临床发病情况;检测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ELISPOT检测特异性单个核细胞IFN-γ表达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经鼻黏膜给予低剂量(30 μg/rat)和高剂量(600 μg/rat)特异性抗原可诱导免疫耐受,抑制EAE的发生.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显示,高、低剂量耐受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可抑制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P<0.001;P<0.01).ELISPOT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低剂量耐受组单个核细胞IFN-γ表达数量明显降低(P<0.01;P<0.001).原位杂交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IL-4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01),高剂量组未见明显增高(P>0.05).结论:经鼻黏膜可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预防EAE的发生.给予低剂量抗原可引起Th1/Th2分泌的细胞因子发生偏离,产生免疫耐受.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胃排空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对12只AMI模型大鼠(AMI组)和9只假手术大鼠(假手术组)用锝-99m亚锡喷替酸(99mTc-DTPA)标记的面粉
自由声场条件下,通过给予小鼠具有不同时程(10、40及100ms)、强度(最小阈值以上5、15、25、35及45 dB SPL)、呈现率(0.5、1、2、3.3、5、6.7、10和20Hz)的纯音短声刺激,分析
目的研究商品化枸橼酸-葡萄糖抗凝溶液A(ACD-A液)应用于急性肾衰竭伴出血倾向高危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抗凝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例伴出血或出血倾向患者行连续性静脉-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分解酶(PA F-A H)基因多态性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 SP)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2年9月至2004年2月诊断H SP患儿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16(7.6±2.
目的总结腹膜假性黏液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腹膜假性黏液瘤的诊治经验。结果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胀、腹部包块和全身消瘦,B超和CT检查均提示腹部包块呈不均质
目的评价诱导治疗结束第48小时骨髓不同比例幼稚细胞数及诱导治疗第1疗程结束是否达完全缓解在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治疗中的预后价值。方法进入AML-XH-99方案的61例新诊
目的探讨温热疗法能否增强前药5-氟胞嘧啶(5-fluorocytosine,5-FC)对转染组织特异性胞嘧啶脱氨基酶(cytosinedeaminase,CD)基因的结肠癌细胞SW480的靶向性杀伤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糖/血小板反应素-1(TSP-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信号传导途径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高热量饮食诱导出胰岛素抵抗,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糖
1994年欧美ARDS联席会对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相关概念做出明确定义,此后,这一概念在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中不断得到修正。目前研究认为,ALI/ARDS是机
目的探讨活体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性脑血管痉挛发生时的评价作用。方法采用两次注血法建立狗SAH模型,实验分为注射生理盐水组和注血组。于模型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