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长期以来都是人们面临的一项难题,尤其是贵州地区,该情况更为严重。因此,应当加强对贵州地区饮水安全问题的分析,并且,应当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解决贵州地区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农村饮水;区域差异;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P1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9-0171-02
近几年,随着环境污染情况的日益加剧,贵州地区水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部分湖泊、河流都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导致贵州地区人们饮水困难,甚至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较为严重的危害。特别是贵州的一些偏远地区,该现象更为严重,因此做好相应的分析工作是必要的。
1 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严重缺水
近几年,贵州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该背景下,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地下水的开采严重超标,致使单井涌水量快速减少,这也就对水源保证率、生活用水量、用水方便性造成了較为严重影响。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导致贵州农村用水量不足的主要原因如下:
(1)贵州地区多山,并且坡陡,难以对地表径流进行拦蓄。
(2)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贵州农村区域的人们的而生活质量,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水的需求量。此外,生活和工艺污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水域中,导致大面积水域遭受污染,部分水源无法被继续应用。
1.2 用水难,保证率低
受贵州多复杂地形因素影响,当地农村用水取水难度较大,人力取水或供水到户通常需要的时间都较长,一般都会超过0.5h,甚至更长。虽然,贵州区域建设了一定量的自来水厂,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水源保证率都偏低,未达到90%。
1.3 管理服务滞后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贵州地区农村在饮水方面将地面水作为供水水源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地面水厂建设投资相对较大,技术含量偏高,并且实际运行与管理都比较复杂,如果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仅依靠地基层自筹资金,或者通过借贷的方式,完成相应的建设难度较大。此外,相关部门在对水厂服务时,致使对相关费用进行收取,对农村级水厂的监管不到位[1]。少数城市周边乡镇,集中供水设施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现象,同时随着时间推移,设备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老化现象,管网遭受破坏,水资源损失严重。
2 饮水安全问题的区域差异性原因
(1)贵州地区有饮水安全问题存在明显差异性,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引起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原因较多。贵州农村地区地质复杂,地下矿物质丰富,有色金属矿体中含有多种元素,而在一定环境作用下,砷元素将会被溶解,并且会深入到地下水中,这将会形成高砷水,这种水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饮用,将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一定程度危害。
(2)贵州部门农村区域缺少完善的饮水安全检测体系。在具体供水过程中,无法对水质的情况进行及时监测,因此,难以发现供水的水质问题,这也是导致部分区域饮用水不安全的主要原因。
(3)水污染是影响饮用水安全的一项主要因素。随着贵州地区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排污能力不断加强。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贵州部分农村并未对排污进行科学处理,导致贵州水源资源遭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污染[2]。各种不同因素的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区域在饮水安全方面面临不同的问题,为了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必须好相应的分析工作。
3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保护力度,贯彻相应的法律法规
通过何种措施解决贵州地区农村饮用水污染,已经成为了解决饮用安全问题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实际情况来看,政府应当在管理、制度等个方面上对各项资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通过该方式,使水资源的保护力度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当地政府应当构建以市、县两级部门领导构成的饮水安全规划领导小组,并且要制定水源保护规划,联合国土资源、环保等各个部门,相互协作,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使人们充分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突出水资源保护工作的位置。与此同时,还要严格执行我国水资源保护法等各项法规,在满足该项内容的基础上,制定与当地区域现场相符的规章规范,针对污染企业应当给予一定的惩罚,具体惩罚应当依据企业的规模,以及造成的污染的实际情况而定,避免惩罚过轻,起不到警示作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应当将可持续化发展和绿色经济作为指导思想,对城市中污染企业的数量和规范进行严格控制,同时,还应当禁止高在饮用水源附近建设高污染工程,禁止在水资源保护区域开展水产养殖,在种植区域,要对农药和化肥的应用进行控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营造绿化带,积极推广沼气池,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保护。
3.2 适当引入社会资金,加强对饮水安全方面的投资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广大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由此可见,在水利工程建设期间,政府应当适当进行社会资金引入,号召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增加对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解决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资金短缺问题[3]。除此之外,应当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应当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理念,同时在该期间,还应当适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利益,提高驱动力,从而推到社会投资工作的顺利进行,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提供支持。
3.3 制定应急机制,构建完善监测体系
政府在具体工作中,应当将农村饮用水可能出现的各项突发事件管理都纳如到相应的应急管理体系中,依据国家颁布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具体要求,制定满足该地区的应急预案,同时,从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一套完善合理的监测体系。在制定预案过程中,相应的工作人员应当深入到贵州农村,掌握准确、全面的一手资料,从而使预案的可行性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不定期、定期对预案进行适当演练,通过该方式,最大程度调动农村区域群众参与相应演练工作的热情,与此同时,还应当向当期群众宣传饮用水安全知识,使当地群众可以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使农村区域的人们的饮水安全意识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除此之外,还应当构建一套完善、高效的检测网络,通过对该网路偶的应用,完成对污染企业风险情况的精准评估,督促污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做好相应的减排降污工作。针对水源区域应当进行动态监控,为水源保护管理提供动态数据,实现对水源的合理保护。
3.4 推广净水装置,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
加大对农村区域应用水的补贴力度,不断推广净水装置的应用,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当地政府可以积极与净水装置企业取得联系,共同开展促销等活动,提高净水装置在农村的覆盖率。此外,还应当积极应用科学的水处技术,对遭受到污染的水进行科学处理,同时,还应当加强对简易去除材料和技术内容的研究,通过对膜、有机碳等各项技术的合理应用,实现对水源的有效处理,提升农村地区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4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贵州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分严重,并且在不同区域内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对贵州农村地区饮水安全造成了较为严重威胁。因此,应通过加强保护力度,贯彻相应的法律法规;适当引入社会资金,加强对饮水安全方面的投资;制定应急机制,构建完善监测体系;推广净水装置,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方式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罗 庆,李洪兴,魏海春,等.气候变化下饮水安全及其健康影响因素进展[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8,29(03):88~92.
[2]钱 艳.浅谈脱贫攻坚饮水安全工作现状及建议[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2):80~81.
[3]高肖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1):138~139.
收稿日期:2018-9-4
关键词:农村饮水;区域差异;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P1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9-0171-02
近几年,随着环境污染情况的日益加剧,贵州地区水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部分湖泊、河流都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导致贵州地区人们饮水困难,甚至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较为严重的危害。特别是贵州的一些偏远地区,该现象更为严重,因此做好相应的分析工作是必要的。
1 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严重缺水
近几年,贵州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该背景下,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地下水的开采严重超标,致使单井涌水量快速减少,这也就对水源保证率、生活用水量、用水方便性造成了較为严重影响。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导致贵州农村用水量不足的主要原因如下:
(1)贵州地区多山,并且坡陡,难以对地表径流进行拦蓄。
(2)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贵州农村区域的人们的而生活质量,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水的需求量。此外,生活和工艺污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水域中,导致大面积水域遭受污染,部分水源无法被继续应用。
1.2 用水难,保证率低
受贵州多复杂地形因素影响,当地农村用水取水难度较大,人力取水或供水到户通常需要的时间都较长,一般都会超过0.5h,甚至更长。虽然,贵州区域建设了一定量的自来水厂,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水源保证率都偏低,未达到90%。
1.3 管理服务滞后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贵州地区农村在饮水方面将地面水作为供水水源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地面水厂建设投资相对较大,技术含量偏高,并且实际运行与管理都比较复杂,如果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仅依靠地基层自筹资金,或者通过借贷的方式,完成相应的建设难度较大。此外,相关部门在对水厂服务时,致使对相关费用进行收取,对农村级水厂的监管不到位[1]。少数城市周边乡镇,集中供水设施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现象,同时随着时间推移,设备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老化现象,管网遭受破坏,水资源损失严重。
2 饮水安全问题的区域差异性原因
(1)贵州地区有饮水安全问题存在明显差异性,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引起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原因较多。贵州农村地区地质复杂,地下矿物质丰富,有色金属矿体中含有多种元素,而在一定环境作用下,砷元素将会被溶解,并且会深入到地下水中,这将会形成高砷水,这种水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饮用,将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一定程度危害。
(2)贵州部门农村区域缺少完善的饮水安全检测体系。在具体供水过程中,无法对水质的情况进行及时监测,因此,难以发现供水的水质问题,这也是导致部分区域饮用水不安全的主要原因。
(3)水污染是影响饮用水安全的一项主要因素。随着贵州地区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排污能力不断加强。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贵州部分农村并未对排污进行科学处理,导致贵州水源资源遭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污染[2]。各种不同因素的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区域在饮水安全方面面临不同的问题,为了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必须好相应的分析工作。
3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保护力度,贯彻相应的法律法规
通过何种措施解决贵州地区农村饮用水污染,已经成为了解决饮用安全问题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实际情况来看,政府应当在管理、制度等个方面上对各项资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通过该方式,使水资源的保护力度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当地政府应当构建以市、县两级部门领导构成的饮水安全规划领导小组,并且要制定水源保护规划,联合国土资源、环保等各个部门,相互协作,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使人们充分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突出水资源保护工作的位置。与此同时,还要严格执行我国水资源保护法等各项法规,在满足该项内容的基础上,制定与当地区域现场相符的规章规范,针对污染企业应当给予一定的惩罚,具体惩罚应当依据企业的规模,以及造成的污染的实际情况而定,避免惩罚过轻,起不到警示作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应当将可持续化发展和绿色经济作为指导思想,对城市中污染企业的数量和规范进行严格控制,同时,还应当禁止高在饮用水源附近建设高污染工程,禁止在水资源保护区域开展水产养殖,在种植区域,要对农药和化肥的应用进行控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营造绿化带,积极推广沼气池,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保护。
3.2 适当引入社会资金,加强对饮水安全方面的投资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广大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由此可见,在水利工程建设期间,政府应当适当进行社会资金引入,号召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增加对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解决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资金短缺问题[3]。除此之外,应当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应当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理念,同时在该期间,还应当适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利益,提高驱动力,从而推到社会投资工作的顺利进行,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提供支持。
3.3 制定应急机制,构建完善监测体系
政府在具体工作中,应当将农村饮用水可能出现的各项突发事件管理都纳如到相应的应急管理体系中,依据国家颁布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具体要求,制定满足该地区的应急预案,同时,从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一套完善合理的监测体系。在制定预案过程中,相应的工作人员应当深入到贵州农村,掌握准确、全面的一手资料,从而使预案的可行性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不定期、定期对预案进行适当演练,通过该方式,最大程度调动农村区域群众参与相应演练工作的热情,与此同时,还应当向当期群众宣传饮用水安全知识,使当地群众可以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使农村区域的人们的饮水安全意识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除此之外,还应当构建一套完善、高效的检测网络,通过对该网路偶的应用,完成对污染企业风险情况的精准评估,督促污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做好相应的减排降污工作。针对水源区域应当进行动态监控,为水源保护管理提供动态数据,实现对水源的合理保护。
3.4 推广净水装置,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
加大对农村区域应用水的补贴力度,不断推广净水装置的应用,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当地政府可以积极与净水装置企业取得联系,共同开展促销等活动,提高净水装置在农村的覆盖率。此外,还应当积极应用科学的水处技术,对遭受到污染的水进行科学处理,同时,还应当加强对简易去除材料和技术内容的研究,通过对膜、有机碳等各项技术的合理应用,实现对水源的有效处理,提升农村地区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4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贵州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分严重,并且在不同区域内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对贵州农村地区饮水安全造成了较为严重威胁。因此,应通过加强保护力度,贯彻相应的法律法规;适当引入社会资金,加强对饮水安全方面的投资;制定应急机制,构建完善监测体系;推广净水装置,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方式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罗 庆,李洪兴,魏海春,等.气候变化下饮水安全及其健康影响因素进展[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8,29(03):88~92.
[2]钱 艳.浅谈脱贫攻坚饮水安全工作现状及建议[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2):80~81.
[3]高肖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1):138~139.
收稿日期:201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