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图教学时效性的方法

来源 :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iang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被称为学习地理的“眼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重视地图的教学,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等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历来就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如何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会识图和运用地图、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地图的时效性,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及各种图表的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地图教学 时效性 方法 培养 图表
  Brief analysis map teaching time-limited method
  Hua Jihui
  Abstract:The map is the geography teaching second language,is studies the geography the important tool,is called the study geography “the eye”.I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how takes the map the teaching,causes the student to establish the correct spatial idea,enables the student to grasp the observation geography thing the essential method,trains the student to geography abilities and solution geography question and so on thing understanding,imagination,analysis ability,always is one key and the difficulty.How the church student academic society knows the chart and the utilization map in the teaching,how enhances the student in the teaching to study the map the effectiveness,trains the student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 using the map and each kind of graph ability.
  Keywords:Map teaching Effectiveness Method Raise Graph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8-0095-02
  
  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被称为学习地理的“眼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重视地图的教学,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等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历来就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如何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会识图和运用地图、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地图的时效性,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及各种图表的能力进行探讨。
  
  1.注重基础知识,培养生读图能力
  
  初一年级学生,地理是一门新的学科,地图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新的事物,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对地图及学习地理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我在学生首次学习地图的基础知识时,用一些优美的风光图片及人文景观图片或视频文件等手法,提问学生这些风景及发生的事物在那儿,引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这些地理事物。学生在读图时会发现地图上有图例、注记和比例尺,学生就会提出问题,教师在此时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懂得地图上的地面景物是采用各种各样的符号来表示的。除了符号,多数情况下还要附加必要的文字和数字注记。这些都是地图的语言。地图是一种特殊的地理语言,这种特殊的语言,可以有选择地、形象地突出反映地面景物的许多地理特征。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地理知识。如《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这节课,首先我让学生观看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视频(演示课件),学生观看思考入情入境时,教师这样导课,刚才我和大家再一次重温了这永载史册的庄严时刻,同学们!你知道这一时刻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什么大事?发生大事的时间是哪一年?澳门是哪一年回归的?港澳的位置在哪?他们的经济特征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这节课我们走进香港和澳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展示香港和澳门的地图师生共同分析香港和澳门的优越的地理位置。总之,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读图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2.培养学生的填图和绘图能力,提高学习地理的能力
  
  注意在教学中培养填图和绘图及绘制各种图表的能力也是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我注意在指导学生读图时,也注意指导学生填图,这样在教学上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中国“地形”时,教材中指出中国地形多种多样,地形类型齐全,有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等。首先在展示的中国地形图上指出我国的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和丘陵、山地、盆地的名称和位置,接着指导学生在填充图上的相应位置填上山地、丘陵、平原的名称。讲“长江”一节时,展示地图并在图上指出长江从源头到入海口的长度,流经省区、主要支流、湖泊的名称和位置之后并在填充图上填出相关地名,便于学生加深这些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极其事物的联系。运用多媒体对“长江水系干流剖面图”和“长江三峡略图”的学习,是学生对长江上游特点和长江三峡的位置、排列次序、峡谷、宽谷情况及葛洲坝水利枢纽的位置等的学习,获得良好的效果。如在上台湾时,让学生在空白图上描绘轮廓,提问台湾轮廓的形状像什么?同时在图上绘出北回归线及东经120度经线,使学生掌握台湾的地理位置,提问学生台湾的经济的发展与地理位置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区位理念。在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练习册、填充图册中的填图题,加强学生对图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意识。
  
  3.培养学生将地图上的信息转为文字及将文字和数字转换为图表的能力
  
  我们地理学科的特点就是图从文来,文从图来,而我们的教材也正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所有的知识点,读图、填图、析图变成为学生学习地理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必须循序善诱的培养学生掌握识图、用图的技能。要达到此技能,一是要教会学生学会读图分析。我在处理地图时,要让学生养成看图例的习惯,通过让学生分析图上反映的地理信息。如学习中国地形,学生先学会阅读分层设色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先看图例,即要知道各种颜色表示什么不同的事物,颜色越暗,说明海拔高度越高,反之依然。通过学生看图,得出中国的地形分为三级阶梯和每一级阶梯中的主要地形区的特点和地形结构,从而然学生通过地图掌握地理知识。在新疆地形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新疆的地形图,让学生说出疆字的写法,教师提问,疆字的三横和两个田表示新疆地形中的什么?学生看图后,很快能回答表示三个山脉和两个盆地,教师指导学生做教科书上描绘新疆的地形图,加深学生对新疆地形的印象,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提高学生的读图时效性。在教学中,注重多媒体和地图联合使用。如降水和降水分布这节课,首先将世界降水量分布图在教科书书上找到,然后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巴黎、乌兰巴托、北京、新加坡、阿斯旺五地的降水量柱状图,学生复习每一幅图的年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再把这五个地点落实到地图上,让学生观察这五地在空间的变化。这种把地图和多媒体结合起来,很具实效性。
  总之,对地图的学习要求比一般把图像作为直观教具有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考虑到单一的图像设计,还考虑到图像的组合;不仅考虑到图像的直观作用,还考虑到图像的启发作用。它要求图像为教师提出的问题服务,为学生思考和解答问题服务。它要求图像的作用始终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从而把对图像的要求和作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最高层次。由于图像的直观性强,提出问题富有趣味性,学生的独立思考也容易产生学习动机,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
其他文献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贯穿于民事诉讼各阶段始终,司法实践中的虚假自认行为毋庸置疑对这一原则造成了巨大冲击,损害了司法公正,也严重降低了人民法院的
近年来随着水/废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有效控制,硝酸盐氮已逐渐成为水质难以达标的关键指标之一。水体中过量硝酸盐氮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等植物大量爆发,严重危害鱼类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LYP)在6-31G基组水平上研究了金属原子-苯与离子-苯配合物的气相电子转移过程,得到了M(Li,Na,Mg)-C6H6和M^+-C6H6络合物以及它们之间电子转移过程中的先驱络合物的最优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同时利用
<正>目前,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及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在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教育与社会实际脱轨的问题,也有社会发展的问题
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政治文献在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收录了习近平2014~2017年期间的重要讲话、谈话、演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