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菌根通过调节碳磷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强植物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性

来源 :植物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fire60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丛枝菌根(AM)共生体系对于植物适应低磷胁迫具有重要作用。AM不仅直接调节宿主植物对低磷胁迫的响应,还可能通过分泌物影响相邻的非菌根植物。该研究采用分室培养系统,以玉米(Zea mays)和AM真菌Rhizophagus irregularis为试验材料,考察低磷(10 mg·kg–1)和高磷(100 mg·kg–1)条件下,菌根共生体系对植物生长、磷营养以及碳磷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揭示AM调节植物低磷胁迫响应的生理机制。分室培养系统由0.45μm微孔滤膜分隔成供体室、缓冲室和受体室3个分室,以供体室菌根化植物为AM分泌物来源,通过微孔膜阻止菌根真菌对未接种受体植物的直接影响,但允许AM分泌物在分室间的扩散。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玉米以及AM真菌自身碳磷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低磷条件下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供体植物干质量和磷浓度,上调了玉米碳磷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AM真菌磷转运蛋白基因和碳代谢相关基因在低磷条件下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磷水平;对于受体植物而言,仅高磷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植株干质量和磷含量,而接种处理显著上调了受体植物磷转运蛋白基因和碳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该研究表明,低磷胁迫下AM可能通过分泌物调控植物碳磷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调节植物对低磷胁迫的生理响应。
其他文献
中国基金业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开放式基金的申购赎回也在近年成为研究热点,但基金净申购与其业绩的实证关系却鲜有人研究。本文选用2006年到2009年半年度的基金业绩和净申购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共支出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快速增长。公共支出的增加和政府职能的加强有利于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我国各项经济和社会指标也不断改善,体现出人民的
学位
本文以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通过金融危机爆发前后金融机构风险指标和引力指标的对比分析,提出在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冲动下加强金融监管必要性,并在讨论金融创新与监管辨证关系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中国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得到空前迅速发展。然而,不难发现,在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尤其为农业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服务业发展相当缓
货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经济变量,在风险的累积和危机的爆发中都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本文试图为金融危机的形成提供一种新的货币视角,首先简单介绍了本次金融危机的发展历程,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