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节能减排看“一把手摘帽”的奇效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445163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但此起彼伏的“拉闸限电热”,似乎并非治本之策,不过从这一现象倒可以看出,如果政府真想治理某个领域,只要祭出“一票否决”和“一把手摘帽子”的法宝,那么譬如强拆风波、学术不端等事件大抵都可以解决。
  
  在“十一五”最后一年的最后一个季度,为了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全国各地都进入最后的决战。对于一些官员而言,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成了现阶段最大的任务,甚至排在GDP增长之前。浙江省省长为此专门给该省11个市长写了一封信,要他们确保“坚决完成”。
  节能减排,如火如荼。在减排硬指标约束下,7月底以来,浙江、江苏、河北、山西等省掀起了节能减排大冲刺,开始大范围限电甚至断电。虽然国家发改委明确表态称,此类做法“是不符合相关要求的错误措施”,但不正常的拉闸限电依然生生不息。
  这是“十一五”最后一年的最后一个季度,而节能减排最终需要让实打实的数据说话,在任务重、压力大的一些地方,决战已然变成了“绝”战。拉闸、停电——无论红绿灯还是创新产业都受殃及,网友形象地称之为“上半年不管你,下半年管死你”。 国务院督察组调查发现,一些地方拉闸限电并没有合理区分居民和工业,也没有区分“两高一资”和基本服务业。不择手段的节能减排,要的只是完成任务。其间值得反思的地方固然很多,但节能减排的声势與底气,不能不让公众对权力产生某种敬畏。
  为了节能减排,省长给市长写信,市长给县长写信,县长在基层,信就免了,直接发布命令。报载浙江某市一位主管节能减排的官员说,他已被预警过了,市长告诉他,“如果我被摘帽子,下去前一定会先把你给免了”。这气势与力度,真不含糊。据此,我们当有三点感触:一是房价等民生问题为何就没有如此力度?如果相关政策能和节能减排一样够分量,譬如在抑制高房价上自上而下能有如此“高”的觉悟,房价癫狂怕早就烟消云散了吧;二是行政对市场的干预依然如此“驾轻就熟”,一刀切的限电政策、不容置疑的拉闸举措,为了政绩目标而放手一搏的大手笔,对于众多本就很低碳的企业而言,处处显示出权力睥睨市场规则的“霸气”;三是缺乏程序正义的公共政策依然涌动着急功近利的魅影,“拉闸停电”这种“速效举措”成本不菲,却显然治标不治本,还带来诸多后遗症。为什么各地不约而同地“劲儿往一处使”?道理很简单,“官帽焦虑”使然,潜规则都显性化了,于是才有稀奇古怪的“预警”、莫名其妙的“提醒”。
  节能减排,离不开产业的低能耗,经济的循环化,城市的生态化。如果现有经济发展方式不从根本上转型,除非科技手段突飞猛进,不然,到2020年要完成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的目标,恐怕将付出更为昂贵的代价!但此起彼伏的“拉闸限电热”,似乎并非治本之策,不过从这一现象倒可以看出,如果政府真想治理某个领域,只要祭出“一票否决”和“一把手摘帽子”的法宝,那么譬如强拆风波、学术不端等事件大抵都可以解决。■
其他文献
通过对电子化招投标概念分析与定义,针对当前电子化招投标的有效开展和广泛运用的推广,阐述了实现工程招投标电子化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当前电子化招投标的发展现状,就如何推进电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剧烈的转型期,呈现在这一时期显著的特征是社会风险和危机事件的不断增多以及社会公众公民意识的自觉觉醒,公民社会的培育和发展成为转型期社会发生深刻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