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途径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saru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理念犹如春风雨露广撒大地,让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别有洞天,以往古板、陈旧、枯燥的作文教学理念与方法已然昭示着“落后”与“低效”,创新性、智慧化的教学方法被催促着、被激励着,亟待诞生。立足小学生作文学习实况,帮助学生消除畏难、畏惧写作的心理与情绪,让写作“质”与“效”双重提升,十分必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6-0139-01
  小学时期是学生首次接触作文的初级阶段,面对“写作”这一新事物,许多学生深感晦涩、艰难,难以下手。兴趣缺乏、积累不够、能力不足等各种原因让学生在“惧怕写作,糟糕写作”的道路上愈行愈远。言辞干瘪毫无生气、内容空洞不新颖、严重背离生活实际、胡乱抄袭敷衍了事的现象着实令人担忧。但究其根本,在于教师教学方法的不适当、不贴切,不新颖、不高效。从该视角看,必须优化作文教学方法,创新实施路径,方可取得成效。
  1.“阅读积累”与“生活观察”双管齐下,让写作有“物”可言
  多数学生面对写作具有较高的热忱,但随之而来的烦恼让其猝不及防,即“我想写,但无物可写,无法可陈”,这是缺乏阅读积累的缘由,高效作文与其失之交臂是必然的;还有的学生,有“我能写好”的信心,但写出的作文寡淡无味,情感粗糙,远离生活实际,让人读之皱眉,不忍再看。其问题之根源在于,不善立足生活,依靠观察生活来积累素材,写作缺乏灵活与趣味性。
  首先,激励学生广泛阅读,积累素材。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要兼顾兼备,要“两手抓”,不可松任何一手。教师还要指导课外阅读方法,让学生多多阅读、善于摘抄、善于批注,并不间断地去背诵好词好句,以便用于作文创作。其次,指导观察生活,从生活源泉汲取“营养”,助力写作。第一,全面、细致、有目的地观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遇见有趣的人、事、物要观察。如观察“小海豚”,不仅要观察海豚的颜色、体积、形状等整体特征,还要全面、细致观察其脑袋、眼睛、嘴巴、两个侧鳍、尾巴等。第二,无目的随意观察,获取灵感,增加生活阅历。在生活中,有时候往往是不经意的观察便入了眼,成为作文中亮丽的风景线,让文章增添趣味和活泼。
  2.重视“呈现素材”与“组织讨论”,激活思维促进下笔
  以往的小学作文中,教师往往习惯将题目“甩”给学生后,便不再过问,让学生去空想、去发呆,去无所事事。在小学生中,大多数由于初步接触作文,难免会生出距离感、陌生感,茫然无措者不在少数。教师的“不管不顾”让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增。为了避免该情况,教师可通过“呈现资料”或“组织讨论”来化解尴尬,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脑洞大开,顺利下笔。
  例如,《我的心爱之物》作文课堂上,教师在布置完题目后,便可用多媒体展示橡皮、漫画书、风铃、智能拼图、字典、《西游记》绘本等不同的物品,并做相关的介绍,最后给出以下提示:“你最喜爱的是什么呢?联系生活,从脑中挑选出来,和大家分享吧。”或者,教师可呈现一篇范文,让学生去阅读,思考,激励其进行写作。除了“呈现图片与范文资料”,教师还可通过“组织讨论”来激发兴趣、诱导思维,启迪智慧。
  3.巧妙“激发想象”和“激活灵感”,提高写作的创造能力
  丰富的想象,突至的灵感能让作文“妙语连珠,情感丰富、新颖独特”,但是,这一点恰恰是许多学生在写作中极度缺乏的。小学生想象力丰富,但这需要教师去引导,去激励,而不是压抑,阻碍。如何做到激发想象,激活灵感呢?教师需要通过“阅读课”与“写作课”这两大平台来强化训练。
  例如,在《四季之美》的课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画图画”、“想象仿写”两个策略来训练。如课文第一段,写了“春天最美的是黎明”,“鱼肚色”是什么样的?彩云是何种性状的?要引导学生去想象,让学生通过画图将想象定格在“纸上”。关于“想象仿写”,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优美句子来进行仿写,在仿写时尽可能想象,让仿写具有生命力。
  4.引导 “作文鉴赏”,鼓励“批阅作文”,提高写作信心
  何为作文鉴赏?这里的鉴赏除了鉴赏范文,还鉴赏学生自己的作文。何为“批阅作文”?在这里,“批阅”不单单指的是教師对学生习作的评价、批阅,更重要的是,学生进行的自我习作批阅,他人习作批阅等。无论是“作文鉴赏”,亦或是“习作批阅”都将学生“课堂主角”意识展现得更为彻底,更为实效。在作文课伊始,教师可呈现与主题相似,或者有些许相关性的“范文”,让学生去剖析,去鉴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着重从遣词造句、主题意义、行文思路、内容呈现上进行鉴赏,发现范文的“可鉴”与“可赏”之处,以便“学以致用”。或者,教师可将学生的优秀范文拿来,供全班学生鉴赏。“批阅作文”包括自我批阅、互相批阅。在改的过程中,除了发现对方的错误与不合理之处,更要关注其闪光点,学习对方值得学习之处。通过以上途径,可提高学生作文写作的信心。
  总之,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是别具一格,标新立异,与传统呆板的教学法是截然不同的。它从学生“写”的兴趣入手,通过各种精妙策略与实效性方法,帮助学生突破从心理上、情绪上,一直到具体写作上的所有看得见、看不见的写作障碍,让语文作文畅通无阻。素材、想象、灵感、方法是写作必备的几个要素,教师的创新作文方式应立足以上几点,给予学生真正的写作辅助,而不是毫无目的地乱“教”。唯有如此,小学生才能体验写作之乐、之爱,萌生“我要写、我爱写、我能写好”之想法,让作文顺风顺水。
  参考文献
  [1]喻越.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2]胡培培. 关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途径的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35):78-79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发展,小学语文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为了在语文教学上取得有效成果,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采取新的教学方式,而故事教学法就是其中有效措施之一。故事教学法主要是通过激发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来提高学生在学习上的效率以及质量。 因此教师将故事教学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必须要保证故事的多样性以及趣味性,才能保证其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应用研究
随着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有序推进,新旧体制在企业经营改革中遇到了新的难题,这就需要结合煤炭企业的特点,在新的形势下探索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途径,围绕企业改制和生产
女工参政议政是企业活动的主要内容企业女工参政议政问题是社会主义企业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主义企业中,广大职工享有充分的民主,就在于企业首先属于广大职工;其次
摘 要: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高效课堂成为广大一线教师追求的目标。小学四年级是数学科目的一个分水岭,相较于前三个学年的基础学习,四年级开始数学科目的生活化内容逐渐增多,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方式作出一定的调整。本文将探讨如何构建小学四年级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学数学;四年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
摘要: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但是,从目前高中生普遍的人文素养水平看来,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效果并不理想。要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更有效地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加强对高中语文教材的研读,不断创新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基础知识,还要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同仁提供一些借鉴或启发。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6-0137-01  在小学阶段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
摘 要:近年间伴随国内城镇化发展的不断加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显著提高,同时许多农户也跟着举家迁入城镇,致使当前农村学校的生源也随之大量流失,尤其是部分品学兼优的生源,在小学毕业后,碍于种种原因就读城镇中学。在此发展趋势下,农村学校学生人数日渐减少,加上需要顺应新课改的要求,小班化教学逐渐成为农村学校教学改革的主要发展途径。因此,初中物理小班化教学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那么怎样提高农村初中物理小
摘 要:在素质教育大环境背景下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的必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符合小学数学教学要求。将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贯彻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小学核心素养教育工作。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基本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9-0131-02  小学数学对学生而言是一门极具逻辑色彩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审美意趣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审美意趣的提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培养学生发现欣赏生活中的美的观察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到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与创新教学方式,也应当由传统的知识讲解式转变为能力提升式教学。所以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趣,并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