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s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主动结合学科特点,敢于有机渗透和尝试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综合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H319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主动结合学科特点,敢于有机渗透和尝试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我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浅谈一二。
  一、道德教育是灵魂
  素质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德育是五育之首。早在2000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对才能与道德的关系作出了精辟的论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在现代社会,人才的核心是人而不是才,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完整的人格,他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语文学科是文化的载体,具有人文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到"文以载道",寓德育于知识中,渗透德育。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内容包括有:
  1、思想教育。语文教师应利用课文内容、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木兰诗》中表现出的古代女子代父从军的英雄壮举;《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抒发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我爱这土地》句句流露出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字字控诉着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暴行。这些课文可以激发学生从思想上钦佩课文中的英雄人物,自觉地学习英雄们那种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置个人生死度外的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2、审美教育。教育要教给学生真、善、美,让学生有正确的辨别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如《再别康桥》等诗歌,我引导学生学习外观排列的形式美、韵脚韵律呈现的音乐美、画面的意境美;而对美学观点和思想性融合在一起的如《拿来主义》、《花未眠》等议论文、小品文,我主要引导学生从美的思想、哲学等高度去认识、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哲学美学观。
  3、心理素质教育。心理素质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纳入教学范畴。心理素质的高低影响了学生的认知学习、受挫力、自信心等。语文课本中的一些名言警句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启发作用。比如,"锲而不舍""三人行,必有我师",告诉学生,学习过程要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谦虚,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二、全面发展是根本
  素质教育的理念是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民主化和教育的个性化。教育的终身化突破了传统教育的空间和时间,将教育扩展到任何一个人生阶段,要求每个人都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这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语文素质教育应以此为出发点,在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技能为核心的语文素质教育中,实施基本的统一要求和多解性、个性化要求相结合,做到基本要求和多解性、个性化要求相统一。
  三、现代技术是手段
  教育现代化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已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语文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和现代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计算机、投影仪、幻灯片、扫描仪等多种信息媒体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也对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手段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化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了学习的情境,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共同作用,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因此说,多媒体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的一座桥梁。
  四、学会创新是核心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传播、创新和运用,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石,教育作为知识传播、刨新和运用的载体,将发挥巨大的作用,知识的生产、学习、创新必定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而"创新"必定成为教育、教改发展的本质和核心。
  就语文教育来说,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而语文素质是人的基础素质,对于人的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可见,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如何使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具有博大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科学基础,自觉地把所获得的语文知识、语文技能内化于身心,升华成为稳定的创新品质和创新精神,为一生的创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要激励学生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表达美,即创造美。我们要告诉学生"美就是生活",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从身边的小事中寻找美、感受美、欣赏美,并在提高这些方面能力同时,触发学生表达美的冲动和创造美的激情,用自己的口和笔去描述自己感受到美的画面、人物、心情。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语文作为重要的学科,教师要把素质教育的实施落实在教学实践上。提倡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不仅体现了語文教学大纲和语文教材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其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样才能不落后于时代,不误人子弟。教师要深思如何开展素质教育,为培养学生拓宽一片天地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教学是初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初中数学教学的关键就是创新能力,目前已经引起了广大教师的重视,那么,找到适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至关重要,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提高初中生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同時,也为广大同仁提供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培养;策略  中
中图分类号:H319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新课改中尤其注重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而探究能力的前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如鼓励学生主动地质疑和提问、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问、充分利用各种办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引导和教会学生如何提问,并提出了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注意事项。
摘要:本文主要就初中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展开了论述,分别从教给学生自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以培养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景和指导学生课后复习四个主要方面展开。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学能力;培养;求知欲;融会贯通  中图分类号:G623.5  有较强自学能力的学生往往成绩比较好,学习后劲大,而且走上工作岗位后,独立工作能力较强,获得成功的较多。因此,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中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数学
目的  通过siRNA法下调PRL-3研究其对在脑胶质瘤细胞SHG-44生长周期的影响。  脑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恶性肿瘤,来源于星型细胞或少突胶质细胞,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无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1]。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幽门螺杆菌列为Ⅰ级致癌因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