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初高中新教材的教学衔接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高中历史新课标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特别是高一才入学的新生,初中历史讲得比较简单,一进入高中便是专题性的课程,学生一时会不知所措。教材对一些历史知识讲得又比较简单,但试题却又超出书本上的内容,那么?如何转变初高中学生的历史观念?如何学好高中历史?是高中第一学期,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对我校的高一学生,特别是我校是一个农村高中,在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从历史学科的角度,就此问题,我做了一些尝试。    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学生心理品格、人文素质的教育衔接,是对高一新生教育教学的关键。首先应当对高一新生,进行一个基本的分析: 现在的高中生是九十年代成长起来的学生,他们有着显著的时代特征。有人称他们为“新新人类”或“读不懂的一代”。 在他们身上,成熟冷静与幼稚浮躁并存,多情善感与冷漠无情同在;活泼外向与孤僻内向共生;自我表现和自我封闭也在这个群体身上矛盾地统一着。 他们的个性和表现欲异常强烈。一方面要求师长尊重自己的独立人格,给自己留出足够的自主空间,另一方面又习以为常地继续着被呵护的“快乐宝贝”生涯,从而使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不能同步,独立人格的形成受到阻碍。在初中特别是初三,由于升学的压力,进行了长时间的超负荷的,甚至是违背了初中学生生理、心理成长规律的艰苦的学习。更使他们对人生产生了冷漠、扭曲的心理和对学习产生厌倦和恐惧情绪。近年发生在中学生中的迷恋网吧、离家出走等问题和大学生中的用硫酸泼熊猫事件、马家爵事件,折射出当前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针对以上分析,在初高中历史教育教学上衔接的对策是:
  初中历史教材比较注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故事性。以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多视角、多层次的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偏少。对历史上活生生的人的思想,人的精神意识、品质修养学习偏少。这应该继承衔接初中历史教材的史话教学,激趣导学的教学理念。更要补充完善高中历史新教材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历史教材中丰富、高尚的人文品格、人文素養、人文精神,在青少年可塑性较强的高一年级,培养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矫正学生的心理偏差,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使高一年级,成为学生人生中一个新的健康完美的起点。
  历史基本知识衔接也是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高一新学期的开学伊始是学习高中历史新教材必修课的政治文明历程,当中有很多知识,学生在初中就接触过。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初中的知识基础上与高一新教材的基础知识衔接理顺。达到线索明晰,知识蕴厚的较高的认知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行省的位置这一目时,要给学生介绍自秦代以来的地方行政机构,中国整个基层一级地方行政区划主要都是称县,仅有些朝代因政治需要出现了一些与县同级的其他行政区划名称,如汉代有侯国、邑、道,但它们过后即废,而且在数量上也是少数。    秦代至隋,郡基本上是县级以上的地方行政区划,但它远不如县那样稳定,变化较大。东汉末年,在郡级之上又设“州”。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是州、郡、县三级,郡为二级政区。到隋唐时期,郡作为一个政区单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秦代推行的郡县制的影响是深远的。今日中国的省县制就是由郡县制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    行省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并把大都及其周围地区划归中书省管辖。其他地方设置行省,由中央派官治理。元代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如河南、湖广二行省的首府都设在距首都较近的交通线上,江西,江浙的情况与此相似。元代的行省其面积远较今天为大。如陕西行省还包括甘肃和内蒙古部分地区;云南行省还包括四川、广西部分地区和泰国、缅甸一些地区;江西行省还包括广东;湖广行省包括湖南、贵州、广西大部分及湖北部分地区;辽阳行省包括今东北三省;岭北行省包括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内蒙古、新疆部分地区和西伯利亚。元朝还在福建行省(有时并入江浙行省)下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地方事务,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    初高中历史学习方法的衔接和积累是完成高中学业取得优良成绩,并能升入高等学校深造的重要手段。在很多初中由于升学的巨大压力,并不重视历史,考试前划划书,背一背就是学历史。高中历史学习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掌握较多的知识,要具备较高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指导要求学生,在继承衔接初中时期记忆一定历史知识的基础上,积累学习方法,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习能力。    更重要的意义在于, 学习方法的衔接和积累,是送给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一把开启知识宝库,开启思维灵感的金钥匙。为他们后来的发展成材,创造了条件。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社会的发展对教育和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中很强的基础学科——历史,更应该做好初高中新教材的教学衔接,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教育的顺利过渡。走好人生的关键一步。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出生的6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合理喂养、预防接种、基础护理等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随访时,两组患儿在3个月的发育指数、运动指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6个月、12个月时的发育指数、运动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注意到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刻把握全球发展大势,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着眼开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水墨画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水墨画又称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绘画形式,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光辉、悠
目的 探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6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临产前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疼痛情况以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产程疼痛程度小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少于对照组(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其中情境教学成为语文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方法。早在一千多年前,刘勰的《文协雕龙》中就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提法。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也有“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的名言。情景教学法不仅能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化教学模式,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 HP+HD)连接方式治疗尿毒症的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透析和灌流同时进行,观察组采用透析2h后连接灌流器,两组各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β2微球蛋白清除效果以及尿毒症相关症状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灌流器后接的HP/HD疗法,清除毒素更彻底,且操作更为便捷,患者依从性高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微课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微课可以更好满足初中生的发展需求,还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微课从而提升生物教学质量,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微课 初中生物教学 应用  微课与初中生物两者相结合,有效的帮助教师节省了时间,还能够丰富初中生物的课堂,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学习和探索。教师要重视微课对初中生物
目的 探讨集束护理在预防和治疗腹泻患者肛周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每日排便次数4次以上腹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肛周皮肤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集束护理干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肛周皮炎发生率、皮炎严重程度及创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肛周皮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肛周皮炎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集束护理可以有效
数学教学在很多人的意识里,是推理,是单调,是枯燥乏味的。我们要给数学课堂融入文化,让它变得生动形象,更有温情,更有厚度。使学生在数学课上能启迪心智,健全人格。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在数学课堂融入人文情怀  在数学教学中留给学生的,除了知识的传授和智慧的开启,还应包括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因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素养,还必须关注生命,关注学生的内心体
目的 探讨无缝衔接护理模式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无缝衔接护理模式的指导下进行专业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护理给药前患者身份识别缺陷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干部病房科收治的患者180例,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各90例,比较给药前两组患者身份识别缺陷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组给药前患者身份识别缺陷率为1.11%(1/90),低于常规护理组的7.78%(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9,P=0.030)。护理干预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