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收益视角下的生猪养殖户死猪处理行为研究——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

来源 :农业现代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x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各地有关死猪漂浮、死猪肉流向餐桌的事件层出不穷,死猪处理成为当前较为热点的话题。基于构建养殖户成本—收益理论框架,利用在浙江省嘉兴市获得的生猪养殖户相关数据,运用多元Probit模型,分析养殖户死猪处理行为,探讨其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家庭劳动力数量、养殖规模、养殖模式及一些反映成本的因素会影响养殖户死猪处理方式选择;母猪和生猪死亡补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养殖户损失,因此促进了养殖户申报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随着养殖户主要决策者的年龄、受教育水平、养殖经验的增加,养殖户随意丢弃死猪的比重会下降。最后基于分析结果提出政府部门应加大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监管的同时不断完善死猪补贴政策,同时要增加死猪合理处理的相关培训等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我国生猪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其他文献
2014年4月20日~5月30日,以"绿色·科技·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五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在山东省寿光市召开。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多年来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动
在分析1978—2015年我国稻谷、小麦和玉米单产时空演进趋势的基础上,检验了全国产区省份、主产区省份和非主产区省份三大主粮单产的收敛情况。研究表明:全国三大主粮单产均在
2016年8月4日-5日,由福建省农业厅主办,福建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协会承办的“2016年福建省农业电子商务培训”在福州举办。来自全省各地市农业局分管领导、优秀农企的董事长、总经理和各地农业电子商务代表、农村合作社负责人,共120人参加了此次培训。8月4日,农业厅市场信息处处长刘玫主持培训班开班动员大会,省农业厅王智桢副厅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副厅长在讲话中,充分阐述了省农业厅举办此次培训的主要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