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趣富集的佛教石窟——宝顶山

来源 :重庆与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qi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朝峨嵋,下朝宝顶”,宝顶山石窟由一代名僧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1174-1252),清苦70余年主持开凿而成,是一座以大、小佛湾为主体,造像近万尊的佛教密宗道场。宝顶山石刻造像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其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它的万余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造像内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终之以柳本尊正觉成佛,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系统完备而富有特色。宝顶山石刻注重阐述哲理,涵盖社会思想博大,它以慑服人心为创作原则,借以激发信众对佛法的
其他文献
通过对城市的本质和其内涵的研究,力求从复杂性理论的角度,揭示城市内部发展、演化、衰亡的规律和范式。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阐明了城市的本质是由于其内部人的复杂性所引起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文章从地方高校和中学化学教学衔接的现状出发,围绕大学和中学化学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简要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剖析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学与大学化学教学能有效
江苏作为较早进行低碳经济实践的强省,有一定的优势和成功经验,但也受制于经济结构等一些因素。笔者结合江苏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快技术进步、优化结构、引导消费潮流的对策建
认知语言学与相邻相关学科的交叉及其理论的延伸扩展成为当前该学科发展的自然趋向和必由之路。Mario等人于2011年主编的《认知语言学:趋同与延伸》围绕主题“趋同与延伸”展
以中国国家博物馆一件清代织锦缠枝牡丹吉祥纹土司官服为研究对象,采用显微观察、便携式能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对文物的保存状况进行分析检测,科学评估文物存在的各种病害,同
为增进嵌花工艺技术在针织服装产品中的综合运用,以电脑横机为依托,阐述了普通机单面组织嵌花技术的工艺原理、连接方式及其在针织服装图案设计中的应用。并以五角星图案为例
以《中国旧海关史料》为研究基础,对民国时期西装面辅料进口数量、来源国家以及所到关口进行统计与分析。用数据与图表直观说明进口西装面辅料的变化趋势;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