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战助推周边殖民体系全面崩溃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jlov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标题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瓦解了列强在中国周边构筑的殖民统治体系,使亚洲被列强压迫的殖民地国家先于许多其他地区实现群体性民族独立,促使战后中国周边环境发生了有利于中国的积极变化。
  16世纪以后,由于世界航海业的发展和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变成了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西方工业文明很快超越东方农业文明,在世界政治中占据了统治地位。西班牙和葡萄牙最早称霸世界。到19世纪,英国建立了势力范围遍及世界的“日不落帝国”,欧美列强群雄纷起,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俄罗斯也在短短的两三个世纪内迅速膨胀为地跨欧亚、濒临三洋的庞大帝国。稍后,日本经历了“明治维新”,实现“脱亚入欧”,加入了西方列强侵略亚洲的行列。中国的综合国力却开始跌落,在列强联合进攻之下,中华帝国趋于瓦解,以中国为中心的远东国际关系体系也随之发生裂变。
  中国的周边国家相继成为列强各国黥吞蚕食的目标,中国原有的朝贡国家或邻国一一成为列强殖民地。1858年印度最终全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成为“英国王冠上的一颗宝石”。在此前后,英国以印度为基地向东、北、西北三个方向扩张,侵占和控制尼泊尔、不丹和锡金,通过两次侵缅战争占居缅甸。1862年法国开始进攻越南,1884年通过中法战争占居越南为其殖民地。同时法国还入侵并控制了柬埔寨和老挝。1898年美国战胜西班牙,占居菲律宾为其殖民地。日本也加入了列强国家进攻中国周边国家或掠取中国领土的行列,进攻台湾,强占琉球,并通过中日甲午战争,迫使中国割让台湾及膨湖列岛,使朝鲜脱离与中国的藩属关系,为其日后并占朝鲜打下了基础。俄国则向中国的贝加尔湖地区和黑龙江流域扩展,向远东国际关系秩序发起有力挑战,并进入中亚锡尔河畔,占领浩罕、布哈拉、希瓦这三个穆斯林国家,入侵土库曼地区。印尼为荷兰占居,暹罗(泰国)、阿富汗成为英法、英俄势力争夺的国家。到20世纪来临之时,巡视中国周边,原先与中国友好的朝贡国和邻国已荡然无存,虎视眈眈的列强国家成为中国的邻国,而且继续染指中国边地,不断挑起各种争端,中国的疆域面临被肢解的危险。
  由于列强的东侵,以大中华帝国为中心的远东国际关系体系逐步让位于列强远东殖民体系,中国周边外交的对象,已不再是昔日的朝贡邻国,而是这些邻国的宗主国——飞扬跋扈的帝国主义列强,这给近代中国的周边外交带来很多新的难题,使中国的周边外交常常陷入困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国的抗战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周边环境。与英国等国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保卫其亚洲殖民地战争的立场不同,中国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埋葬亚洲殖民统治体系的战争。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两次出动远征军激战缅甸,派遣军队接受越南日军投降,扬名海外,开创了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之壮举,使中国积极争取亚洲强国地位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中国加大了支持周边被压迫国家如印度、韩国、越南、缅甸、菲律宾等国的独立反帝运动的力度,帮助和支持这些国家实现独立,接纳和欢迎这些国家的抗日志士热情参与和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以韩国为例,在中国支持下并在中国地域活动的韩国独立运动成为世界反殖反帝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独立运动各党各派积极参加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尤其是在开罗会议后,韩国临时政府为争取同盟各国政府的正式承认而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攻势,催促同盟国“迅速承认临时政府,并给韩国以作战物资的援助,使韩国国内抗日斗争能够展开”。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活动的朝鲜独立同盟和朝鲜义勇军以及在苏联境内活动的中国东北抗联队伍中的朝鲜革命者,也积极参加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积累和扩大自身的力量,为埋葬日本殖民者做了重要的准备。
  亚洲各国的共同努力,推动了亚洲殖民统治体系在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声中彻底瓦解。战争结束时,大批亚洲国家走上独立道路,使他们的宗主国西方列强随同日本侵略者一起退出亚洲,中国的周边环境出现了有利于中国的变化。这一历史性成果,彻底结束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于中国周边国家的殖民统治体系,不仅是亚洲人民的历史性胜利,更是世界反帝反殖斗争的伟大胜利,在世界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z
其他文献
中亚国家的政治体制已经拉开了距离,有的是迫于形势的压力,有的是提前进行布局。  孙壮志:  中亚国家的政治体制已经拉开了差距,有的是迫于形势的压力,有的是提前进行布局。中亚大国哈萨克斯坦正在稳步推进政治转型,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对未来政权的设计是集体领导方式,扩大议会的权力,实行总统议会制甚至议会总统制,借助执政党“祖国之光”的力量,顺利实现权力的新老交替。  未来哈萨克斯坦同样不会因为领导人的身故而
1月7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5646,较上个发布日(1月6日)6.5314,调降332个基点,已连续第8个交易日下调,为2011年3月18日来最弱,调降幅度为去年8月13日以来最大。  有专家表示,人民银行连续快速调低中间价,表明人民币更加快速的贬值可能已经开始,市场波动性将快速上升。从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来看,央行无意在6.5-6.6的位置恋战;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将向6.8靠拢。  另有分析认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这不仅是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网、扩大同各国利益交汇点、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指导方针,而且也将成为中国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必要前提和关键所在。  中国超规格热情接待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积极推进了两国经贸合作,是双方互利共赢的成功之举,使两国关系协调合作获得很
2016年6月25日,在亚欧会议合作机制创立20周年之际,为推进亚欧合作和我国与沿线国家的“一带一路”建设,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市世界史学会、上海欧洲学会、上海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主办,《世界知识》杂志社协办的“亚欧合作与‘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科院举行。上海社科院副院长、世界中国学论坛秘书长黄仁伟研究员在开幕式上作了致辞,提出了一些引人思考的问题,本刊特摘编其中的主要内
日本最大在野党民进党9月15日下午举行临时大会票选新党首,此间颇具人气的政坛人物莲舫以明显优势胜出,成为该党新任党首,任期至2019年9月。这是日本民进党及其前身民主党首次由女性当选党首。  莲舫现年48岁,父亲是中国台湾省人,母亲是日本人。她的中文流利,曾是艺人、电视节目主持人。2004年,莲舫首次当选日本参议员,步入政坛。在原民主党执政期间,她曾出任内阁府特命担当大臣,大力推动行政制度改革,一
“从岛主手中购买钓鱼岛”就是一场闹剧。已经80岁的石原为何乐此不疲?个中缘由耐人寻味。    2012年4月16日,正在美国华盛顿访问的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当地的一个研讨会上发表演讲称,东京都政府决定从私人手中购买尖阁列岛(即我钓鱼岛)。石原表示,此计划已经获得钓鱼岛“土地拥有者”的同意。他说,如果钓鱼岛成为东京都政府的土地的话,东京都不仅可以开发它,还可以派驻警察。近年来,石原一直有从个
最近,阅读了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波拉克先生的书《没有出口——朝鲜核问题和国际安全》。但现在,被核问题封锁住的朝鲜似乎找到了出口。过去三年,全世界都在猜测金正恩到底会以何种方式首次亮相国际舞台,现在他终于等到了一个合适的时机。  一是印尼方面已经证实,金正恩将出席4月22日至23日在雅加达举行的亚非会议。今年是万隆举办亚非会议60周年。金日成曾于1965年参加过亚非会议十周年纪念活动,金正日其
10月6日,中国向菲律宾国防部提供价值300万美元的反恐装备,包括机枪、子弹和瞄准镜等。这已是中国年内第二次向菲律宾赠送武器装备,标志着中菲军事关系的升温。实际上,除中国之外,菲律宾近年来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关系进一步强化,与日本、俄罗斯等国的军事合作也不断发展。菲律宾上述动向及背后动因和对地区安全的影響,值得关注。菲律宾难以独自应对复杂的安全问题  菲律宾积极谋求与外部大国发展军事关系,主要是基于两
2015年7月8日~10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在俄罗斯乌法举行。  上合、金砖“双峰会”是否产生了1 1>2的效应而具备了里程碑的意义?全球和地区地缘政治及地缘经济的版图是否就此开始改写?“双峰会”的“非西方”因子与当下国际关系主导力量的“西方”要素到底有无可能和平共处、共同推动全球治理新格局的诞生?  7月8日~10日,备受关注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
土耳其与以色列之间冰封五年半之久的关系最近有了解冻的迹象。先是在2015年12月中下旬,多家媒体披露两国在瑞士闭门协商,并就和解达成了初步协议;随后在2016年1月初,双方领导人又都公开表达了对恢复外交关系正常化的支持。不过从目前来看,虽然土以高层关于和解的调门颇高,但是双方在解除加沙地区封锁等问题上仍然有不小分歧,同时两国内部对和解也有不同声音。  从“热恋”到“冰封”  在上世纪相当长的时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