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一年级音乐是小学阶段基础教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兴趣,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发展个性,开发智力起到了其它学科所不能代替的作用,是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为此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关键。拙文就以下四个方面作刍浅探究。
教学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根据一年级新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自我控制能力差等特点,在教学中尽量采用生动形象的直观,通俗易懂的比喻,启发学生思维想象,充分调动学生视、听、唱、想等各种器官,使它们积极活动的起来,在听听看看,唱唱做做中学会知识,接受教育。
一、形式多样,生动有效
一年级新生思维简单,接受能力差,直观性强,在音乐课堂上应当鼓励小朋友生动活泼地活动起来,尽情地体现音乐的美和力量,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感受,呆板、机械生硬、拘谨的教学方法只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效益,教学内容一定要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如:《好孩子要诚实》这是一首通俗简单,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在教唱歌曲之前,我先根据课文中的插图,编讲一个小朋友把花瓶打碎的故事,有声有色,声情并茂,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启发学生模仿教材插图中小花猫知道事情真相后的顽皮的表情动作进行表演,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眼看、口说、手舞、动脑。课堂形式活泼多样,至始至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上来。
二、形象直观,由浅入深
儿童年幼,缺乏生活经验和知识,教师必须运用直观、形象、具体的教学手段让儿童积累知识,通过形象的比喻使他们的认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练声识谱是比较单调而又难懂的内容,若采用形象比喻的方法,就使其变得形象具体而易于理解接受了。如搭列火车唱个“呜”、抱个娃娃哼哼“呣 ”,形象的模声练习生动有趣吸引学生,达到了练声目的。又如,画幢音乐大楼,让学生观察地下室和楼面,使学生懂得低、中、高组音的关系;看看每层里住的人家,使学生懂得音乐之家有七口人(七个音),走一走音乐大楼的特殊楼梯,使学生懂得音乐之家七兄弟之间的关系,了解“3”与“4”,“7”与“i”之间的半音关系。又如用桌椅搭列火车,一节车厢就表示各唱半拍等,这些比喻,学生生活中接触过,很熟悉,把抽象的,较复杂的音乐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变得浅显易懂了。
三、启发动脑,独立创造
音乐学科教学除了传授知识,提高培养技能能力,应十分注意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展开联想,独立创造。学生自己思考创造的东西往往比老師讲解设计的东西印象深,记得牢。因此,在教学中留有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根据老师要求提示进行创造,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和创造力。如:我教《火车开啦》这首歌时,要求学生配词并编上动作。歌词是“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火车开啦,咔嚓咔嚓火车跑得多好。火车司机,开着火车,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向前奔跑。”教完歌曲后,我先示范为歌曲新配一段歌词,再启发学生模仿老师的方法为歌曲配新词,编新动作,要求学生即要配上合适的歌词,又要根据新歌词编出符合本曲音乐节奏的表演动作。学生根据老师要求,积极开动脑筋,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教室里热闹极了。自编自配结合后,很多学生都主动要求上来表演。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主动积极,独立创造的能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四、劳逸结合,动静交替
一年级学生的个性具有活泼、好动、自制力差等特点,唱、听、做、想等活动都不能持久,因此在设计、组织课堂教学时,倘若以单一唱歌来进行教学,容易使儿童感到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应该让学生听听唱唱,上台表演,轻轻松松思考,使大脑得到休息,这样学生至始至终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精神状态有紧张、有轻松、有劳有逸,有动有静,大脑皮层兴奋,抑制合理调节,提高了学习效果。如《保护小羊》这首歌,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再采用教唱法进行教学。接着讲解词、曲作者创作歌曲的意图及欣赏这首歌,使学生有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放松课堂气氛,最后让学生通过模仿保护小羊的动作体会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感受其旋律的高低起伏,促使儿童在有趣的活动中既培养乐感,又加强了音乐技能方面的训练。
以上四个方面并不是孤立地分割开来的,而是有机地统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成一个完整和谐的教学整体。
总之,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应从低年级抓起,努力探讨改革教学方法,重视提高课堂效益,当然还有很多的课题需要我们去探索,但事物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无限的,只要思想到位,勇于探索,勤于耕耘,我相信一年级学生的音乐素质一定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教学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根据一年级新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自我控制能力差等特点,在教学中尽量采用生动形象的直观,通俗易懂的比喻,启发学生思维想象,充分调动学生视、听、唱、想等各种器官,使它们积极活动的起来,在听听看看,唱唱做做中学会知识,接受教育。
一、形式多样,生动有效
一年级新生思维简单,接受能力差,直观性强,在音乐课堂上应当鼓励小朋友生动活泼地活动起来,尽情地体现音乐的美和力量,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感受,呆板、机械生硬、拘谨的教学方法只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效益,教学内容一定要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如:《好孩子要诚实》这是一首通俗简单,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在教唱歌曲之前,我先根据课文中的插图,编讲一个小朋友把花瓶打碎的故事,有声有色,声情并茂,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启发学生模仿教材插图中小花猫知道事情真相后的顽皮的表情动作进行表演,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眼看、口说、手舞、动脑。课堂形式活泼多样,至始至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上来。
二、形象直观,由浅入深
儿童年幼,缺乏生活经验和知识,教师必须运用直观、形象、具体的教学手段让儿童积累知识,通过形象的比喻使他们的认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练声识谱是比较单调而又难懂的内容,若采用形象比喻的方法,就使其变得形象具体而易于理解接受了。如搭列火车唱个“呜”、抱个娃娃哼哼“呣 ”,形象的模声练习生动有趣吸引学生,达到了练声目的。又如,画幢音乐大楼,让学生观察地下室和楼面,使学生懂得低、中、高组音的关系;看看每层里住的人家,使学生懂得音乐之家有七口人(七个音),走一走音乐大楼的特殊楼梯,使学生懂得音乐之家七兄弟之间的关系,了解“3”与“4”,“7”与“i”之间的半音关系。又如用桌椅搭列火车,一节车厢就表示各唱半拍等,这些比喻,学生生活中接触过,很熟悉,把抽象的,较复杂的音乐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变得浅显易懂了。
三、启发动脑,独立创造
音乐学科教学除了传授知识,提高培养技能能力,应十分注意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展开联想,独立创造。学生自己思考创造的东西往往比老師讲解设计的东西印象深,记得牢。因此,在教学中留有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根据老师要求提示进行创造,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和创造力。如:我教《火车开啦》这首歌时,要求学生配词并编上动作。歌词是“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火车开啦,咔嚓咔嚓火车跑得多好。火车司机,开着火车,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向前奔跑。”教完歌曲后,我先示范为歌曲新配一段歌词,再启发学生模仿老师的方法为歌曲配新词,编新动作,要求学生即要配上合适的歌词,又要根据新歌词编出符合本曲音乐节奏的表演动作。学生根据老师要求,积极开动脑筋,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教室里热闹极了。自编自配结合后,很多学生都主动要求上来表演。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主动积极,独立创造的能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四、劳逸结合,动静交替
一年级学生的个性具有活泼、好动、自制力差等特点,唱、听、做、想等活动都不能持久,因此在设计、组织课堂教学时,倘若以单一唱歌来进行教学,容易使儿童感到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应该让学生听听唱唱,上台表演,轻轻松松思考,使大脑得到休息,这样学生至始至终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精神状态有紧张、有轻松、有劳有逸,有动有静,大脑皮层兴奋,抑制合理调节,提高了学习效果。如《保护小羊》这首歌,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再采用教唱法进行教学。接着讲解词、曲作者创作歌曲的意图及欣赏这首歌,使学生有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放松课堂气氛,最后让学生通过模仿保护小羊的动作体会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感受其旋律的高低起伏,促使儿童在有趣的活动中既培养乐感,又加强了音乐技能方面的训练。
以上四个方面并不是孤立地分割开来的,而是有机地统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成一个完整和谐的教学整体。
总之,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应从低年级抓起,努力探讨改革教学方法,重视提高课堂效益,当然还有很多的课题需要我们去探索,但事物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无限的,只要思想到位,勇于探索,勤于耕耘,我相信一年级学生的音乐素质一定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