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及对策建议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ugjl012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要点,研究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及规律,能准确把握居民消费的热点和发展方向。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宿州城镇居民收入大幅增加,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该文介绍了宿州城镇居民5a来消费支出情况,分析消费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探寻消费结构变动的特点和规律,并提出促进居民消费合理增长对策建议。
  关键词:宿州;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对策
  中图分类号 F1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7-15-02
  城乡居民消费由8大类构成,即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杂项商品及服务。消费结构及其变化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宿州市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领域日趋拓宽,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优化。但消费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5a来宿州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分析,探寻消费结构变动的特点和规律。并提出合理消费对策建议。
  1 宿州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
  1.1 人均消费支出逐年增长 宿州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呈逐年上升态势。2009年,宿州市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为9 148元,2013年达到13 402元。5a来,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加近1 064元,年均增长10.0%。分项来看,8大消费类别都呈现为正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有所不同。年平均增幅最高的是杂项商品及服务消费,平均增幅为21.8%。其次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年平均增幅为17.3%。年平均增幅最低的是居住消费,平均增幅为6.2%。
  1.2 消费结构占比增减不一 从8大消费类别结构来看,到2013年,占总消费支出比例最大的仍然是食品支出,40.23%。其次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15.61%。与2009年相比,消费结构呈现出增减不一的变化态势。占比增加的有衣着消费、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杂项商品及服务消费,分别增加了0.73、3.50、1.58个百分点。占比减少的有食品消费、居住消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医疗保健消费、交通和通讯消费,分别减少了1.40、1.31、0.40、1.42、0.23个百分点。
  2 消费结构变化特点
  2.1 食品支出金额不断增长,但比重(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 2013年,宿州城市居民人均购买食品支出5 392元,比2009年增加1 581元,年均增长9.1%,但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却下降了1.42个百分点。2013年,宿州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0.23%,通常认为,恩格尔系数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的标准。由此可见,宿州市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正逐渐由小康开始转向富裕。虽然宿州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一直呈下降态势,但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双重影响,在全国、全省仍处于较落后的地区。2013年中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5.0%,安徽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9.1%,宿州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在全国、全省仍相对靠后。
  2.2 消费结构正逐步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过渡 通常将吃、穿、住等方面的消费定义为生存型消费;将教育娱乐文化服务、交通通讯、医疗保健的定义为发展型消费;将家庭设备用品、其他商品和服务定义为享受型消费,用来大致反映消费层次的变化。从近5a的数据反映,生存型消费比重逐步下降,而发展、享受型消费比重逐步上升。生存型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2009年的63.9%下降到年的59.7%,减少了4.2个百分点;发展、享受型消费比重36.1%上升到40.3%,增加了4.2个百分点。这表明宿州城市居民消费结构正逐步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过渡发展。
  2.3 支出增幅慢于收入增幅和GDP增速 数据显示,2009-2013年5a间,宿州市人均消费支出平均增幅为10.0%,同期间,宿州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增幅为13.5%,支出的平均增幅低于收入平均增幅3.5个百分点。而同期间,人均GDP平均增幅则更好,2009年,宿州市人均GDP为9 545元,而2013年为18 860元,平均增幅为18.6%。这表明,宿州市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增长普遍低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消费意愿不高,消费潜力仍然很大。
  3 当前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
  3.1 居民收入水平依然偏低,从根本上限制了消费增长 收入水平的高低是决定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尽管近几年来宿州市居民收入取得了较快增长,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2013年,宿州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1 713元,在全省16个市中列倒数第二位。与全省平均水平23 114元比,仍低了6.5%,与全省最高的马鞍山市相比,可支配收入更是低了56.8%。收入水平偏低是影响宿州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主要制约因素。
  3.2 传统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陈旧 传统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陈旧给人们的消费行为带来了消极影响。宿州大部分居民消费观念仍然习惯于保守性消费,崇尚“收支相抵,略有节余”的传统生活理念。2009-2013年,宿州市年城镇居民人均年末储蓄存款余额平均增幅为17.8%,而人均消费支出仅为10.0%,表明居民的储蓄愿望较强烈。
  3.3 平均消费倾向逐年递减 平均消费倾向(APC)又称消费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率。根据数据计算,宿州市城镇居民2009-2013年的平均消费倾向分别为69.84、63.55、61.44、61.25、61.73,呈现逐年递减的态势。根据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居民的消费支出与其收入之间具有一种稳定的函数关系:消费支出会随收入的上升而上升,但上升幅度会小于收入上升的幅度,随着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即平均消费倾向APC)呈递减趋势。居民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也决定了对当期消费的减少,比如会通过投资或储蓄来预防不确定带来的风险。随着改革的推行,居民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影响越来越大,就业、医疗、社保、住房制度正处在不断改革完善过程中,这增加了人们未来生活支出的预期的担忧,使居民风险意识加强,影响消费愿望的提高。
  4 促进居民消费合理增长对策建议
  4.1 建立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推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着力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建设,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带动动城镇居民家庭购买力提升。
  4.2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 努力增加就业岗位,继续扩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快推进一体化、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财政对教育、医疗、社保的投入力度;减轻居民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负担;努力解除居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启动和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增强居民对未来的消费信心。
  4.3 引导居民进一步转变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 健全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引导居民自觉提高精神文化消费,特别是享受型、发展型消费的比重,加大消费中的文化含量和科技含量,提高消费层次和质量。促进消费文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居民合理的消费结构,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4.4 发展热点消费,拓展消费领域 培育和扩大居民旅游、汽车、通信、文化等消费;要鼓励支持经济型轿车消费,规范汽车维修服务业,加强停车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要规范电信业竞争和服务,完善电信服务条款,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要积极发展旅游业;加快发展现代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4.5 分层次促进居民消费 对低收入群体,在基本生存保障上提高补贴标准,让他们有钱可花;对中等收入水平的群体,主要应以稳定收入增加和改变其心理预期为主,防止他们为未来消费过量储蓄,而影响目前消费,保证消费的连续性和渐进性;对于高收入群体,要尽量促进他们在旅游、文化以及大件物品上的消费。
  5 结语
  促进居民消费合理增长,关键是丰富消费内容。要提升消费品位、引导消费方向,同时要积极改善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最终才能达到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
  (责编:徐焕斗)
其他文献
开关电源具有很高的效率和稳定性,被广泛的用于调频广播发射机作为功放电源。本文对调频广播发射机的开关电源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和出现的故障进行了分析阐述,并对其技术维护进
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现已成为互联网支付发展的重要方向。电信运营商发展移动支付主要是增加用户黏性与转型需要,从而进行差异化经营,拓展增收渠道来保障收益。本文从移动支
摘 要:该文简明扼要的介绍了越冬蔬菜-春马铃薯-夏甜糯玉米1a3熟种植模式,该模式茬口安排合理,土地产出率高,经济效益可观,技术简便易学,在地少人多的地区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越冬蔬菜;春马铃薯;夏甜糯玉米;栽培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1-55-02  越冬蔬菜-春马铃薯-夏甜糯玉米1a3熟种植模式,既合理安排了作物茬
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云计算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本文主要阐述了云计算及其虚拟化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效果、系统的相关技术及其理论以及系统功能
该文简述了国家特色专业海南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特色由来,所在区域的农业资源与环境的特色以及农业的特点,分析了专业设置的课程对区域特色上的作用,剖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
摘 要:淮北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淮北市积极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大力开展小麦高产攻关和玉米振兴计划,有力地提升了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关键词:淮北市;粮食生产;思考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7-13-02  淮北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淮北市积极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大力开展小麦
摘 要:针对淮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考核方法;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特别是加强乡镇基层监管能力;推进农产品市场准入和农业标准化;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发挥媒体和社会的监督作用等。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淮北市  中图分类号 F30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6-13-02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
摘 要:旌德县紫云英种植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施肥能显著提高绿肥产量;常规施肥+根瘤菌剂拌种能显著提高紫云英单株根瘤菌数和结瘤率,显著提高绿肥产量并能提高凈收益。  关键词:紫云英;根瘤菌剂;结瘤率;绿肥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5-59-02  为提升耕地地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旌德县2010年开始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绿
摘 要:供试品种采用“春甜三号”甜瓜、东农709番茄、八月绿菜豆、实心芹芹菜、长白大葱,在温室中利用垄作栽培方式,研究番茄、菜豆、芹菜、大葱与甜瓜的不同轮作,对甜瓜主要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葱和菜豆与甜瓜轮作显著降低了甜瓜霜霉病的发病率(PⅢ、Ⅵ(PⅤ>Ⅲ、Ⅵ(PⅤ>Ⅵ(PⅡ>Ⅴ>Ⅳ、Ⅲ、Ⅵ(PⅠ、Ⅴ>Ⅳ、Ⅲ、Ⅵ(PⅢ、Ⅵ(PⅠ、Ⅱ、Ⅳ>Ⅲ、Ⅵ(PⅠ、Ⅱ、Ⅴ>Ⅵ>Ⅳ、Ⅲ(PⅠ>Ⅱ、Ⅴ>Ⅳ、Ⅲ、Ⅵ
选用70%吡虫啉WG等8种药剂对晚稻褐飞虱进行了药效示范,结果表明,20%呋虫胺、25%吡蚜酮·醚菊酯2种药剂速效性和持效性最好,持效期达20d以上;25%噻嗪酮速效性和持效性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