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具体内涵不同。“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真正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与“美国梦”突出个人和金钱,强调个人奋斗和成功不同,“中国梦”强调个人命运和国家紧密相连。
二、文化背景不同。“美国梦”体现的是移民文化,是一个移民国家每个人都有的淘金梦想。而“中国梦”则是在中华文化滋润下萌生,这也使得中国人民无论面对多少挑战、多大困难,都能够始终以伟大的民族智慧为底蕴,始终张扬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性格。
三、根本价值不同。“美国梦”强调个人价值,是个人至高无上的各种价值的实现和实际利益的满足,集中体现为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而“中国梦”则强调集体主义,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四、实现途径不同。“美国梦”的实现途径是通过所谓的全球化来实现,其本质是对外扩张、掠夺和侵略。而“中国梦”的实现靠的是中国的和平崛起,靠的是全党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努力。
五、实现目标不同。除了一些人的个人成功和那些虚幻的激励成分以外,如今“美国梦”的实现目标就是追求美国独霸世界。而“中国梦”的实现目标则是人民幸福、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六、产生影响不同。美国意识形态以个人利益、个人自由为中心,“美国梦”强调追求一强独大的单极世界,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而不惜损害甚至牺牲其他国家人民的利益甚至世界的整体利益。“中国梦”追求的是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建设和谐世界,这个伟大梦想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临死时家财万贯就是死得耻辱
20世纪第一个十年是“美国慈善事业的黄金英雄时代”。一些工业大亨建立起与19世纪家庭慈善组织完全不同的大型基金会,打着“科学慈善”的大旗,启动美国的“慈善革命”,其中最富传奇也最有影响的是“钢铁大亨”卡内基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苏格兰移民卡内基在贫民窟长大,13岁开办自己的小公司,经40年努力建立起他的钢铁帝国。在事业巅峰之际,卡内基发表了被称为美国慈善事业福音书的《财富》一文,以“临死时家财万贯,就是死得耻辱”的名言,挑战当时流行的死后捐赠遗产的慈善方式。他立誓为美国每个小城镇盖一个公共图书馆,此举成为卡式慈善的招牌。
洛克菲勒出身贫寒,靠着自己的精明远见迅速控制美国石油业,与卡内基前后脚发家。有助于理解他后来慈善事业的一件事是,当他挣到第一笔六块钱月薪时,他的小账本上就出现了给周日学校五分钱的善款记录。他后来回忆说,从小母亲就给他灌输“工作、攒钱、散财”的人生哲理。他说,“我的钱是上帝给的,能够赚钱是上帝给我的恩惠”,“多赚钱是我的责任,然后按照良知的指引,把钱用到对人民有益的事情上”。从1901年建立洛克菲勒医学研究院起,洛克菲勒的慈善大手笔一个接一个,1909年建立世界上最有实力的洛克菲勒基金会时达到高潮,那时他的捐款总额已达4.5亿美元(相当于2010年的94亿美元)。
卡内基、洛克菲勒这些美国大亨,挟工业革命之风成一代经济霸业,然而百年之后他们留给世人最宝贵的遗产,却是那些开风气之先的慈善大业。虽然其后基金会的发展后浪推前浪,但现代基金会的理念与模式确是他们那个时代建立的。
二、文化背景不同。“美国梦”体现的是移民文化,是一个移民国家每个人都有的淘金梦想。而“中国梦”则是在中华文化滋润下萌生,这也使得中国人民无论面对多少挑战、多大困难,都能够始终以伟大的民族智慧为底蕴,始终张扬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性格。
三、根本价值不同。“美国梦”强调个人价值,是个人至高无上的各种价值的实现和实际利益的满足,集中体现为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而“中国梦”则强调集体主义,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四、实现途径不同。“美国梦”的实现途径是通过所谓的全球化来实现,其本质是对外扩张、掠夺和侵略。而“中国梦”的实现靠的是中国的和平崛起,靠的是全党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努力。
五、实现目标不同。除了一些人的个人成功和那些虚幻的激励成分以外,如今“美国梦”的实现目标就是追求美国独霸世界。而“中国梦”的实现目标则是人民幸福、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六、产生影响不同。美国意识形态以个人利益、个人自由为中心,“美国梦”强调追求一强独大的单极世界,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而不惜损害甚至牺牲其他国家人民的利益甚至世界的整体利益。“中国梦”追求的是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建设和谐世界,这个伟大梦想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临死时家财万贯就是死得耻辱
20世纪第一个十年是“美国慈善事业的黄金英雄时代”。一些工业大亨建立起与19世纪家庭慈善组织完全不同的大型基金会,打着“科学慈善”的大旗,启动美国的“慈善革命”,其中最富传奇也最有影响的是“钢铁大亨”卡内基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苏格兰移民卡内基在贫民窟长大,13岁开办自己的小公司,经40年努力建立起他的钢铁帝国。在事业巅峰之际,卡内基发表了被称为美国慈善事业福音书的《财富》一文,以“临死时家财万贯,就是死得耻辱”的名言,挑战当时流行的死后捐赠遗产的慈善方式。他立誓为美国每个小城镇盖一个公共图书馆,此举成为卡式慈善的招牌。
洛克菲勒出身贫寒,靠着自己的精明远见迅速控制美国石油业,与卡内基前后脚发家。有助于理解他后来慈善事业的一件事是,当他挣到第一笔六块钱月薪时,他的小账本上就出现了给周日学校五分钱的善款记录。他后来回忆说,从小母亲就给他灌输“工作、攒钱、散财”的人生哲理。他说,“我的钱是上帝给的,能够赚钱是上帝给我的恩惠”,“多赚钱是我的责任,然后按照良知的指引,把钱用到对人民有益的事情上”。从1901年建立洛克菲勒医学研究院起,洛克菲勒的慈善大手笔一个接一个,1909年建立世界上最有实力的洛克菲勒基金会时达到高潮,那时他的捐款总额已达4.5亿美元(相当于2010年的94亿美元)。
卡内基、洛克菲勒这些美国大亨,挟工业革命之风成一代经济霸业,然而百年之后他们留给世人最宝贵的遗产,却是那些开风气之先的慈善大业。虽然其后基金会的发展后浪推前浪,但现代基金会的理念与模式确是他们那个时代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