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例多器官结核整体护理体会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guoxun3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多在人体抵抗力低下的时候发病。主要累及肺脏,也可经血道和淋巴道播散至肺外器官,从而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的结核即多器官结核。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低热、乏力、消瘦、盗汗等全身中毒症状以及各器官受损的表现。本文通过对25例多器官结核的病人实施合理有效整体护理后,其病情明显好转,从而达到缩短病程,促进其早日康复的目的。
  【关键词】多器官结核;整体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5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102-01
  1 临床资料
  我院传染科于2001~2010年共收治多器官结核患者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均在5~68岁之间,平均年龄23岁。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13例,肺结核合并膀胱结核、子宫附件结核2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8例,肺结核合并肾结核2例。经5-30天疗程系统抗结核药物治疗以及对症支持治疗、精心的护理,22例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出院,1例因病重自动出院回家,2例因合并脑疝而死亡。该组病人因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受结核杆菌感染,临床症状较为复杂,情绪波动大,思想负担较重,因此,在系统抗结核药物治疗同时,我院对其实施整体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2 整体护理体会
  2.1 一般护理:
  2.1.1 病情观察:病人入院后立即建立完整的护理记录单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每 15~ 30分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瞳孔的变化并准确记录。如病人脉搏减慢、血压升高、瞳孔大小不等或忽大忽小或呼吸不规则时就应考虑有脑压升高或脑疝的可能 ,应及时向医生报告病情变化 ,做好各项抢救准备 ;如病人在抽搐或呛咳后出现呼吸急促、发绀或肺部罗音或吸入性肺炎的可能 ,应做好吸痰等抢救工作。
  2.1.2 体位 :可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体位。头高脚低位适用于有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呕吐频繁或呼吸不畅、置胃管者 ,使病人抬高头部30度 ,头偏向一侧 ,可减低颅内压 ;另可利于口腔分泌物的清除 ,使气道通畅防止误吸。侧卧位适用于病人意识障碍轻或有皮肤受压、破损时采用的体位。
  2.1.3 休息:活动性结核病人应适当休息,注意呼吸新鲜空气。重症病人应卧床休息,但应勤翻身,预防褥疮发生。
  2.2 心理护理:
  2.2.1 首先要求护士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基础护理操作以及必要的人文知识 ,及时了解病人的需要 ,想病人所想 ,急病人所急。
  2.2.2 耐心与病人交谈,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热情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结核病有关知识,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有关呼吸道隔离的重要性,并给予心理安慰,帮助病人尽快适应环境及角色转变。同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病情变化的知识讲解 ,使他们消除失望、烦躁、倦意、孤独心理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使患者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
  2.2.3 由于本病抗结核治疗效果缓慢,病程较长,患者往往容易产生焦虑心理,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将其担心的问题表达出来,并耐心给予澄清和解答。同时向病人解释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以及疾病的预后,使患者紧张不安心理减轻,树立对疾病治疗的信心,主动与医护配合争取早日康复。
  2.3 维持足够的营养: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牛奶、豆浆、鸡蛋、鱼、肉、豆腐、水果、蔬菜等;对不能进食或昏迷的患者,应采用鼻饲法,多次少量地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糖低脂流质饮食。
  2.4 抗痨药物应用及护理:运用抗痨药物时应遵循早期、规律、联用、适量、全程五大原则,同时应注意观察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定期复查胸片、B超、肝功能全套及血常规,对轻微的不良反应,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属正常现象,若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向医生报告,并及时处理。
  2.5 对症护理:
  2.5.1 患者发热时,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必要时给予物理降温或少量解热镇痛剂。重症结核伴高热时,可按医嘱在有效抗结核同时,加用糖皮质激素,并按高热护理处理。
  2.5.2 盗汗时,应注意室内通风,棉被勿太厚,及时用温毛巾擦干身体和更换汗湿衣服、被单。
  2.5.3 咳嗽时,适当给予止咳祛痰剂,同时注意观察痰中有无血丝以及有无咯血先兆。一旦出现咯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口痰应做消毒处理,最好焚烧。
  2.5.4 对有尿路刺激征患者,应适当休息,鼓励多饮水,以增加尿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症状严重时可服用颠茄或普鲁本辛,并辅以镇静剂,同时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
  2.5.5 对出现头痛、呕吐、惊厥、昏迷、血压升高、瞳孔不等大,常提示颅内压增高,脑水肿表现,应及时采取脱水疗法。呼吸衰竭,应用呼吸中枢兴奋剂。严重缺氧者做氣管切开术。出现脑膜刺激症状患者,头痛时可给予适当解热镇痛药物, 烦躁惊厥除加床挡适当约束,可给镇静剂。呕吐时可用止吐镇静剂。
  2.6 健康教育:
  2.6.1 针对不同结核部位、不同的临床表现、不同的人格特征制定不同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 :心理疏导、病情特征及转归、结核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和毒副作用及一般注意事项等。
  2.6.2 主要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结核病用药需时间长、疗程长,必须规律用药,一旦停药,容易产生耐受性,从而影响治疗效果,以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主动配合。嘱病人定期复查,便于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有利于治疗方案的调整。同时向病人及家属宣传消毒隔离的重要性和方法。严禁随地吐痰,避免到公共场所,到公共场所需戴口罩,同桌共餐时使用公筷以预防传染。合理安排休息。避免精神体力过渡劳累。
  参考文献
  [1] 张敏吉主编,病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0:191-196
  [2] 李振宗主编,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95.10:33-34
  [3] 吴在德主编,外科学,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1:339-342
  [4] 张审恭主编,内科护理学,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1995,10:149-151
  [5] 姜寿葆主编,外科护理学,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5,10:263
  [6] 姚景鹏主编,内科护理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2000.2:173
  作者单位:672500 云南省漾濞县人民医院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羊水过少与妊娠并发症的关系及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住院分娩的135例妊娠羊水过少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产后围产儿状况,随机抽取同期我院分娩的羊水量正常孕妇135例作为对照组, 两组孕妇就妊娠并发症、围生儿及母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羊水过少组中过期妊娠、胎儿宫内发育受限( FGR) 、妊娠高血压疾病( PIH )及胎儿畸形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院三年来收治的糖尿病患者除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外,对不同的心理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通过接受各种不同心理指导后,病人血糖及其它各项监测指标控制良好,使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心理分析;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7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103-01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缺陷
期刊
【中图分类号】R3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101-0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糖尿病(DM)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长期的治疗措施必须由自己实施。据国际糖尿病研究所(IDI)2003年报告,全世界现有糖尿病(已经诊断)约1.94亿,预计到2030年患者数将增加1倍,达到3.7亿,且患病率与年龄、体重显著相关,60岁以
期刊
【摘要】在高血压的防治中,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变化中,护理是重要环节之一。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  【中图分类号】R8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098-01  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血压持续或非同日三次以上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老年高血压病是导致老年
期刊
【中图分类号】R3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105-01  5-羟色胺综合症主要是指中枢神经5-羟色胺(5-HT)功能亢进引起的意识改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三联征。近几年来,由于抗抑郁药广泛使用,5-羟色胺综合症屡有发生。常见于两种或多种5-HT能药联合应用。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9年3月共收住6例5 -羟色胺综合症。  1 临床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105-01  手术室容易发生差错事故的环节很多,一旦发生差错,无论轻重,对患者、患者家属及本人均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护理管理有多个环节,安全管理是举足轻重的重要一环。实施安全、可靠、稳妥的护理工作不仅有利于医疗工作的发展,而且可促进患者身心康复。做好护理安全管理,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安全,是需要我们加以重视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106-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一组疾病,其特点均具有气流阻塞并缓慢进行性发展,同时伴有呼吸肌疲劳,易出现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储留。传统的抗感染、解痉、平喘等治疗效果差,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存在创伤大性、依从性和并发症且医疗费用高,病人难以接受。近年来我科开展了面罩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方法:在常规及心理疏导护理的基础上,着重抓好控制活动,缓解疼痛,合理氧疗,抗凝和饮食,保持 便通畅等环节的重点护理。结果:本组82例患者中,治愈38例,占46.34%,好转39例,占47.56%,死亡5例,占6% 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抓好控制活动、缓解疼痛、合理氧疗、抗凝和饮食、保持大便通畅等环节的护理,能提高心肌梗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107-02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0”急救电话已深入到城乡居民日常生活中,“120”呼救范围越来越广泛,出诊愈来愈频繁,院前急救作为急诊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一门独立的集医学和社会性相对统一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分阶段急救护理模式在临床实践中也得到不断完善和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液氮冷冻法对婴幼儿皮肤草莓状血管瘤治疗及护理。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2009年12月130例婴幼儿皮肤血管瘤采用接触式液氮冷冻法治疗病例,同时加强患儿及家长的心里护理和围治疗期的护理。结果:痊愈108例,显效18例,有效2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8.5%。结论:液氮冷冻法是治疗草莓状血管瘤的有效方法,重点在于防止感染和出血,因此,护理是治疗婴幼儿皮肤草莓状血管瘤成功的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