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实践手段。物理学是以实验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课程,课程中所有的物理概念、定律和应用,都是在实验平台上搭建构成的。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技能;培养;方法与途径
  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要求必须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物理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是实验,通过实验为学生学习提供感性材料,在实践中验证定律,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与和记忆,驱使学生的求知欲望,提升探索创新能力。
  一、 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方法
  (一) 培养学生使用基本仪器的技能
  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是准确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物理教学中常用基本仪器包括刻度尺、量筒、计时器、秒表、天平、温度计、测力计、压强计、安培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读数”。这就需要学生熟悉实验仪器的原理和用途,准确掌握仪器的量程,使用方法与规则,才能读数正确。
  抓住基本测量仪器的共性给学生介绍基本仪器的使用。如:①基本测量仪器均有相应量程。熟悉仪器的量程是学生使用各种基本仪器的前提,根据实验对象选用合适量程的仪器,避免选用量程不当造成实验数据有误。②为了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通常须在使用测量仪器前调节或校正零点。③多量程仪表更要注意认清分度值,否则就不可能正确读数。如:安培表、伏特表等是常用双量程。④正确读数。学会正确读数,能估算有效数字。如读数刻度尺时视线要垂直于尺而且正对所读刻度处,估读要正确;读数安培表和伏特表时,视线正对指针且与刻度盘垂直,四舍五入估计出读数。
  (二) 培养学生正确操作实验过程的技能
  (1)培养学生一定的实验技能。让学生掌握实验的一般原理,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验设计。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根据,能根据实验的原理恰当进行设计实验,明确实验所用的定律公式,准确设计实验电路图及实验方法。能根据实验前的已知量和被测量选择合适的仪器,根据实验条件设计实验步骤,提前设计好实验记录单。实验技能的培养先由教师示范,再让学生模仿学习。
  (2)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比如:掌握“控制变量法”的思维及应用,在研究“电阻定律”时运用的就是这种方法:温度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其长短、粗细、材料都有关系,在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时应选择符合什么条件的器材;同理,探究是否与粗细有关、与材料有关分别应选择符合什么条件的器材等,这是学生正确操作实验过程的基础。
  (3)培养学生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并能进行运算和分析,以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这是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a. 实验数据后要有正确的单位记录,没有单位的数据在物理学上是没有意义的;b. 读数时有效数字的位数要准确,估计值只能有一位;c. 会对实验记录进行正确的计算和分析,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4)学会正确安装仪器。如在电学实验中连接实验电路,能依照电路图准确连线。连线时正确区分电路的主路和支路,从电源端始沿主路有序進行,再连线支路。成功连接电路后必须检查,确认无误后再通电实验。仪器的正确安装由教师示范再让学生模仿,在此过程中教师讲述方法与注意事项,最终学生学会独立安装和调整。
  (5)让学生了解误差,学会对误差的计算和分析。实验结束后要指导学生分析实验误差原因,明确实验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仪器本身的缺陷和实验装置不完善容易引起系统误差,如风的吹动使天平产生误差,电表使用前未调零等。校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是减少系统误差的有效手段。实验方法改进可改变仪器的位置或仪器的顺序,如将物体分别放在天平左右盘上称量等。多次重复测量取算术平均值减少偶然误差。由此可见,发现误差的存在和来源是减少误差的前提和必须,其次是重视减少误差方法的选用。
  (6)会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学生操作实验时的体会和实验后的总结。能根据原始记录写出符合要求的实验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名称、目的、器材、原理、方法和步骤、实验数据、数据计算和处理、实验结论及误差分析等。
  (7)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爱护仪器,遵守安全操作规则和尊重实验事实等是基本的实验习惯。如结束电学实验时,实验仪器应调到最安全状态后再切断电源,拆除实验连接线并整理好仪器。教师应时刻强化学生的良好实验习惯教育,避免仪器损坏和实验事故发生。
  二、 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途径
  (一) 学生实验技能培养的基本途径是实验教学
  优质而高效的实验课既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又教会学生一定的实验技能,是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手段,是训练提高实验实践能力的基本途径。实验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演示实验教师教会了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是教师使用仪器进行实验操作示范。根据教学实际尽可能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如实验中仪器正确使用、实验步骤的准确安排、实验的操作、实验数据的读取和记录、实验现象的分析和结果的推理,以及正确结论的得出和产生误差的分析等。学生在大量演示实验的耳闻目睹中,实验技能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培养。开始实验时教师要先明确学生实验的目的与方法,特别要强调实验的注意事项。教师台上示范实验时学生在台下跟做。演示实验对起始年级的学生是合适且有效的,教师的步步指导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实验修养。
  (二) 开辟第二课堂
  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生活实践中主动尝试实验探究。比如结合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深化课堂知识中完善和丰富了学生实验实践应用能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有效发展,实验技能在学生的生活中得到最佳培养。学生在课外实验中必须要引导适当,在参与中提升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激情。学生的课外实验重要的是从自己的操作实践中观察运用,在总结经验教训中不断改进实验,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强化实验课堂教学课内与课外的有机融合。
  总之,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是长期示范、指导和引导的结合,要使学生物理实验技能得到培养和提升,物理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努力达到物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阎金铎,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逢贤.学与教的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张生芳,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靖远县第八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改要求学生需要建立学科“核心素养”,生物科普研究就是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我们作为高中学生,不但要强化学科课本知识学习,更加注重学科知识的活学活用,在这里我就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简单讨论一下高中学生如何开展生物科普研究。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生;生物科普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平得到广泛提升,在完成了追求生活物质精神需求之后,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重人自身健康问题,
摘 要:在国家不断呼吁“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和专家都在不断突破自我,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希望可以通过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将学生从传统僵硬的高中生物课堂中解放出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问题意识”这个词应运而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关键。本文以笔者自身多年教学经验为基础,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进行探讨,希望对高中生物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生物;问题意識;方法策
摘 要:顺应着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创新成了现代教育的核心内容。尤其是在这个经济、文化、科学技术都在飞速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都无时无刻在发生着新的变革,当然教育行业自然也跟上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高中化学的实际教学方面也开展了纲要组织策略的应用,纲要组织策略是对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进行整理浓缩,而组织策划的成果就是组织设计好的知识精华。学生通过学习一些关键词、各类图文来作为整个知识体系的引子,这样能
摘 要:范例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在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中也产生着很大影响。因此,学校重视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范例教学方式是完善初中化学教学结构的必要举措,不仅加强了教师对学生化学专业知识的讲授,使得学生对身边化学知识常识有了定性了解,也增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的能力。  关键词:范例教学;初中化学;应用性  初中化学是学生在接受初中教
摘 要: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但当前一些高中物理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到位的方面,需要引起重视,并积极探索实验教学的有效路径。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在简要分析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就如何提升实验教学有效性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旨在为促进实验教学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教学模式  尽管从总体上来看,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