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9年就从美院毕业的萧昱,最初做了八年中学教师之后辞职专心做艺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他和孙原这样比他小七八岁的青年玩,彻夜畅谈艺术理想,组合创作作品,度过了酣畅淋漓的岁月。那时候他没有自己的工作室,构思好的作品都是自掏腰包购买材料,然后在家里制作完成的。那些被冠以“凶狠、残酷的艺术语言”、“暴力美学”之称的早期作品,混合着福尔马林的味道和关于动物残肢的血腥想像,让人很容易将萧昱的家想像成一个弥漫着冷酷和阴沉氛围的实验室。而他后期作品路数的变幻多端,又将“暴力”的印象化解在诙谐的睿智或带有禅意的中国式张力之中。
萧昱的工作就是在不停地变化中构建自己的世界,恰如孙悟空在西行路上的“七十二变”。披荆斩棘的自我价值追寻并不是以一种单一的方式延续下来的,不论是怀孕的自由女神还是被劈开的竹子,都在这座其貌不扬的空间中被变换成一个个固执又迥然不同的存在,彼此分离又相互审视。没有狂欢中的混乱,没有对外敞开私密空间时的修饰与刻意,在对工作持续的迷恋中,不断流露出的自在与蔓延即是一座忘川在京郊庸常景色中的“花果山”。
走进萧昱位于顺义区后沙峪镇白辛庄村的工作室,其外观与内部装饰的低调就像一座再普通不过的民宅,没有艺术家聚居地的喧嚣,被犬吠鸡鸣的乡野风景所包围的孤独,却更容易让人将注意力集中在萧昱随意摆放在工作室内的不同作品之上。萧昱说自己的理想是做一个“孙悟空”式的艺术家,因为孙悟空没有唐僧的目的性与自以为是的絮叨;没有如八戒一般的大话和取巧;不像沙僧终日身负重担却又无所作为;也不像白龙马虽然有个好出身,却被人左右缺少自我选择的乐趣。他说:“孙悟空被师父赶回花果山,再被师弟劝回去。其实他对西天取经没兴趣,他是留恋那份工作,于我那份工作就是艺术。”
萧昱的工作就是在不停地变化中构建自己的世界,恰如孙悟空在西行路上的“七十二变”。披荆斩棘的自我价值追寻并不是以一种单一的方式延续下来的,不论是怀孕的自由女神还是被劈开的竹子,都在这座其貌不扬的空间中被变换成一个个固执又迥然不同的存在,彼此分离又相互审视。没有狂欢中的混乱,没有对外敞开私密空间时的修饰与刻意,在对工作持续的迷恋中,不断流露出的自在与蔓延即是一座忘川在京郊庸常景色中的“花果山”。
走进萧昱位于顺义区后沙峪镇白辛庄村的工作室,其外观与内部装饰的低调就像一座再普通不过的民宅,没有艺术家聚居地的喧嚣,被犬吠鸡鸣的乡野风景所包围的孤独,却更容易让人将注意力集中在萧昱随意摆放在工作室内的不同作品之上。萧昱说自己的理想是做一个“孙悟空”式的艺术家,因为孙悟空没有唐僧的目的性与自以为是的絮叨;没有如八戒一般的大话和取巧;不像沙僧终日身负重担却又无所作为;也不像白龙马虽然有个好出身,却被人左右缺少自我选择的乐趣。他说:“孙悟空被师父赶回花果山,再被师弟劝回去。其实他对西天取经没兴趣,他是留恋那份工作,于我那份工作就是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