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两个层次让材料看得见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me1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让美工区的材料被孩子看得见、玩得上呢?不妨尝试把握好两个层次。
  层次 :材料摆放明了
  美工区内容丰富,教师可以分成画、折、泥工等多个小天地,用高高低低的吊饰、大小形状不同的操作台自然分割,清楚明了。同时,我们倡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幼儿学着整理、收拾游戏材料,并指导幼儿用一定的标记分类摆放材料。这样既便于寻找,又助于有序摆放习惯的养成。
  层次 :材料玩法适宜
  小、中、大班幼儿在动手能力、大胆表达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年龄差异。例如,同样是玩纸,小班幼儿开始一般以撕纸为主,美工区的游戏可更具情境性,给小熊穿衣服、剪羊毛等都是非常有趣的内容;中班幼儿的精细动作有所发展,因此表达方式渐趋丰富,画、折、剪等多管齐下,丰富体验,才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大班幼儿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因此可以鼓励幼儿组合不同材料开展游戏,以使游戏内容更丰满。游戏玩法适宜孩子的年龄特点,才能吸引孩子“看得见”材料。
  即便是同一年龄阶段,不同孩子的情况都是各不相同。因此,材料的实际投放中,我们要注意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个体的需要。这样,孩子就容易看得见适合自己的材料。例如,我们不仅在美工区收集了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之下还提供了一些切割工具,鼓励孩子自己切,完成蔬菜水果拼盘、印章画等游戏。孩子们发现同一材料用不同的工具、在不同的角度切出来,其纹理图案都不一样。当孩子们投入感兴趣的美工区游戏时,自然会主动寻找材料,挑战自我,丰富游戲。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