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考试焦虑症,对于老师们来说并不陌生,它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也让考场成为一些学生的噩梦。我们可以痛斥“一考定终身”的不合理,但是,却必须面对教育现实和那些在考场上无助哭泣的学生。从饮食、睡眠、体育锻炼、心理调节等方面着手,帮助患有考试焦虑症的学生放下心理包袱,坦然面对试卷,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不辜负自己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不留下遗憾,这是老师在目前的教育现实下所必须要做的事。其实人生中有很多决定成败的考试,老师的引导也许还可以更深入,以便让学生走上社会后,能以积极的心态、科学的方法去勇敢面对人生的一次次挑战。
“考试时,我的心好乱、好烦、好怕。考试前,我会做所有的作业,我掌握了所有的知识点,可坐在考场中,那些题一个个却是那么陌生,我脑子一片空白,不知如何下笔。我好紧张、好害怕,我想逃避。那些试题像一个个敌人在用枪打我,我头晕目眩。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我的脑子要崩溃了……我觉得自己已经到了极限,我不想上学了,太累了!老师,我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总没有回报?我支撑着考完了所有的科目,我的绝望在一步步加深。我受不了了!我请了病假回家,一看到母亲,那不听话的眼泪就涌了出来。母亲没说什么,只是问寒问暖,为我做我爱吃的饭。我几次都想告诉她:我不想上学了。可一看到她那慈爱的眼神,我的话又咽回去了。老师,您曾对我说:‘你能行,别放弃!’可我为什么一到考场就失败?我该怎么办?……”
这是洁琼写给我的信中的话。洁琼是个勤奋、努力的女孩,可每次考试总是怯场。第一次月考后,我以为是她对知识点掌握得不准,鼓励她别灰心,一次失利算不了什么。在我的鼓励下,她满怀信心地迎接第二次月考。谁知考试刚结束,她就在教室里痛哭起来。我走过去拍了拍她的肩膀,试图劝说她一番,没想到她喊了一声:“老师,你别劝了,我不想上学了!”随后冲出了教室……我没有追她,以我对她的了解,我知道平静下来后她就会来找我。果然,30分钟后,她红着眼睛出现在我面前:“老师,对不起,我刚才心太乱了。我想请假。”我准了假,并塞给她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洁琼,有什么痛苦和心里话就给老师写出来,老师可以帮助你。相信老师,好吗?”
第二天上学后,她给我写来了文章开头的那封信,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洁琼的目标是考上市一中,她曾告诉我,为了父母,自己只有这一条路,别无选择。每天,她是班里到得最早、走得最迟的一个,经常是晚上11点时,我强行把她从教室里“赶走”。这几年,我一直教初三,深深地感到农村孩子为了上市一中、考大学,过的是“非人”的生活。洁琼对自己期望值太高,又不注意劳逸结合,患了考试焦虑症,俗称“怯场”。
我马上给她回了一封信:“洁琼,刚上初三咱们开思想交流会时,你说最怕来自家长和老师的压力。其实,最大的压力来自你自己。你每天起早贪黑地学,课间也不出去,学习效率并不高。你该反思一下自己的心态和方法了。从某个角度来说,这次考试失利也是一件好事,老师希望你从打击中明白一个道理:劳逸结合 精力充沛+科学的方法+勤奋=成功。一个人想放弃很容易,难能可贵的是在挫折后抬起头,在哪儿跌倒从哪儿爬起来!我相信你能振作起来,老师会帮你一步步克服怯场心理,你也一定能尝到付出后回报的甘甜……”
征得洁琼同意,我从下列三点入手:(1)要求洁琼每天必须保证8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课间要出来活动,下午放学后到操场跑步,增强体质。(2)教她腹式呼吸的要领,让她学会心烦时用深呼吸缓和情绪;考试答题前先做深呼吸,再默念“我能行”,直到心平气和再开始答题。(3)把她妈妈请到学校,与她约定:不要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要多和孩子谈心;条件许可的话,每天夜晚睡觉前让洁琼喝一袋纯牛奶;有机会多让洁琼吃一些碱性食品。我还专门给她妈妈列了一些常见的碱性食品名单。
一个星期后,洁琼明显感到自己的精神状态有所好转,她不再死用功,开始思考各科的学习方法。第三次月考,她终于拿到了与实力相当的成绩,高兴得见我就嚷嚷!后来,我把上述方法用到其他“怯场”的学生身上,效果都不错。
不管我们如何批判应试教育,中考、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现实,家长和老师都不得不面对。学生因为怯场而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是很让人痛心的。为了减少这样的痛心,我们不妨钻研一下心理、医学、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做一个“杂家”——一个让自己和学生都受益的“杂家”。
考试焦虑症,对于老师们来说并不陌生,它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也让考场成为一些学生的噩梦。我们可以痛斥“一考定终身”的不合理,但是,却必须面对教育现实和那些在考场上无助哭泣的学生。从饮食、睡眠、体育锻炼、心理调节等方面着手,帮助患有考试焦虑症的学生放下心理包袱,坦然面对试卷,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不辜负自己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不留下遗憾,这是老师在目前的教育现实下所必须要做的事。其实人生中有很多决定成败的考试,老师的引导也许还可以更深入,以便让学生走上社会后,能以积极的心态、科学的方法去勇敢面对人生的一次次挑战。
“考试时,我的心好乱、好烦、好怕。考试前,我会做所有的作业,我掌握了所有的知识点,可坐在考场中,那些题一个个却是那么陌生,我脑子一片空白,不知如何下笔。我好紧张、好害怕,我想逃避。那些试题像一个个敌人在用枪打我,我头晕目眩。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我的脑子要崩溃了……我觉得自己已经到了极限,我不想上学了,太累了!老师,我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总没有回报?我支撑着考完了所有的科目,我的绝望在一步步加深。我受不了了!我请了病假回家,一看到母亲,那不听话的眼泪就涌了出来。母亲没说什么,只是问寒问暖,为我做我爱吃的饭。我几次都想告诉她:我不想上学了。可一看到她那慈爱的眼神,我的话又咽回去了。老师,您曾对我说:‘你能行,别放弃!’可我为什么一到考场就失败?我该怎么办?……”
这是洁琼写给我的信中的话。洁琼是个勤奋、努力的女孩,可每次考试总是怯场。第一次月考后,我以为是她对知识点掌握得不准,鼓励她别灰心,一次失利算不了什么。在我的鼓励下,她满怀信心地迎接第二次月考。谁知考试刚结束,她就在教室里痛哭起来。我走过去拍了拍她的肩膀,试图劝说她一番,没想到她喊了一声:“老师,你别劝了,我不想上学了!”随后冲出了教室……我没有追她,以我对她的了解,我知道平静下来后她就会来找我。果然,30分钟后,她红着眼睛出现在我面前:“老师,对不起,我刚才心太乱了。我想请假。”我准了假,并塞给她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洁琼,有什么痛苦和心里话就给老师写出来,老师可以帮助你。相信老师,好吗?”
第二天上学后,她给我写来了文章开头的那封信,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洁琼的目标是考上市一中,她曾告诉我,为了父母,自己只有这一条路,别无选择。每天,她是班里到得最早、走得最迟的一个,经常是晚上11点时,我强行把她从教室里“赶走”。这几年,我一直教初三,深深地感到农村孩子为了上市一中、考大学,过的是“非人”的生活。洁琼对自己期望值太高,又不注意劳逸结合,患了考试焦虑症,俗称“怯场”。
我马上给她回了一封信:“洁琼,刚上初三咱们开思想交流会时,你说最怕来自家长和老师的压力。其实,最大的压力来自你自己。你每天起早贪黑地学,课间也不出去,学习效率并不高。你该反思一下自己的心态和方法了。从某个角度来说,这次考试失利也是一件好事,老师希望你从打击中明白一个道理:劳逸结合 精力充沛+科学的方法+勤奋=成功。一个人想放弃很容易,难能可贵的是在挫折后抬起头,在哪儿跌倒从哪儿爬起来!我相信你能振作起来,老师会帮你一步步克服怯场心理,你也一定能尝到付出后回报的甘甜……”
征得洁琼同意,我从下列三点入手:(1)要求洁琼每天必须保证8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课间要出来活动,下午放学后到操场跑步,增强体质。(2)教她腹式呼吸的要领,让她学会心烦时用深呼吸缓和情绪;考试答题前先做深呼吸,再默念“我能行”,直到心平气和再开始答题。(3)把她妈妈请到学校,与她约定:不要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要多和孩子谈心;条件许可的话,每天夜晚睡觉前让洁琼喝一袋纯牛奶;有机会多让洁琼吃一些碱性食品。我还专门给她妈妈列了一些常见的碱性食品名单。
一个星期后,洁琼明显感到自己的精神状态有所好转,她不再死用功,开始思考各科的学习方法。第三次月考,她终于拿到了与实力相当的成绩,高兴得见我就嚷嚷!后来,我把上述方法用到其他“怯场”的学生身上,效果都不错。
不管我们如何批判应试教育,中考、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现实,家长和老师都不得不面对。学生因为怯场而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是很让人痛心的。为了减少这样的痛心,我们不妨钻研一下心理、医学、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做一个“杂家”——一个让自己和学生都受益的“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