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空间数据与空地协同的植被覆盖度估算——以东亚干草草原为例

来源 :测绘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om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被覆盖度是植物生长状态的综合体现,是研究全球变化与植被变化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多源空间数据和地面数据的协同,估算了东亚干草草原木本和草本覆盖度.估算结果表明,多源数据和地面测量数据相融合的方法提高了估算精度;模型对木本覆盖度的估算更稳健;估算结果改善了对草原地区木本覆盖的低估.估算模型有效地反映了草原低矮分散的木本植物,为分析草原大尺度植被覆盖度的格局和动态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基于遥感影像的信息提取与变化分析是检测地球表面变化的重要方法,在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灾害评估等方面应用广泛.合成孔径雷达(SAR)可以穿透云层,实现洪水期的对地观测,但侧视成像会随地形起伏产生叠掩、阴影等现象. DEM可以提供地面点的高程信息,反映地形的起伏变化,但无法提供地物信息.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多源遥感影像、基于改进U-Net网络的变化检测方法;并通过试验证明了该方法可以实现高精度、高效的洪涝灾害信息提取.
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有利于丰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实践思想、有利于拓展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由于高职院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保障条件不足、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评价相对滞后,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师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社会实践教学存在明显短板等问题.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从实践前准备、实践信息发布、实践实施、实践支持以及评估反馈五个方面阐述
针对境外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地理空间数据和志愿者不足问题,为提高有限志愿者的贡献积极性和有效性,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多要素的地理空间数据众包任务推荐方法.首先采用网格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任务;然后引入三角核函数计算用户空间偏好,结合时间遗忘率综合计算用户的时空偏好,借鉴TF-IDF和余弦相似度计算语义偏好,并融合时空、语义偏好获取初始兴趣推荐列表;最后利用隐语义模型预测用户标注每个任务的信誉(能力),并根据用户信誉对初始推荐列表重排序.为验证本文方法有效性,以有一定数据基础的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为试验区,采
针对地基沉降机理复杂及随机性特点,结合马尔可夫链理论,本文建立了一种马尔可夫链改进的MMF沉降预测模型.首先采用部分实测沉降数据,利用CurveExpert软件拟合MMF模型;然后根据MMF模型预测相对误差大小,并按照马尔可夫理论划分状态区间,构建状态转移概率矩阵,预测下一个沉降量所处的状态,从而得到了马尔可夫链改进的MMF预测值; 最后将本文模型应用于深圳滨海大道市政工程软土路基沉降预测中,并对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马尔可夫链改进的MMF模型的预测精度较单一的MMF有明显提高,建模方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