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对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6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注射液;对照组30例患者,仅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30例患者, 总有效率90%;对照组30例患者, 总有效率8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等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无可比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等指标较对照组变化明显,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肺心病临床效果好,患者的血气分析等各项指标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银杏叶注射液;肺心病;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102-01
肺心病是医院呼吸内科较为常见且多发的疾病,是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发病原因为胸廓或肺部的慢性病变,以胸闷、咳痰、咳嗽、少尿和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本文对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具体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选取的60例肺心病患者均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符合2002年全国第八届肺心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观察组30例患者,其中男15例,占50%,女15例,占50%,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59.5±3.0)岁,其中患者中心功能Ⅲ级20例,Ⅳ级10例;对照组30例患者,其中男18例,占60%,女12例,占40%,年龄57-79岁,平均年龄(58.3±2.5)岁,其中患者中心功能Ⅲ级15例,Ⅳ级15例。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等进行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具体方法为:给予氨茶碱、氨溴索等进行止咳平喘、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来控制感染、持续的低流量吸氧、纠正心肺功能等,必要时可以使用强心剂、雾化吸入剂呼吸剂等。观察组30例患者,在上述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注射液,将15ml的银杏叶注射液溶于5%250ml的生理盐水或葡糖糖溶液中,每天静脉滴注1次。两组患者均给予一个疗程15-20天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尿常规、血压、心率、肝肾 功能、血液流变学等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血气分析等指标。
1.4 疗效判定:
若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双肺干湿音等明显消瘦视为显效;若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双肺干湿音等有所改善,病情的严重等级程度为Ⅲ级视为有效;若治疗 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双肺干湿音等较治疗前五明显改善视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的百分比之和。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17.0 统计软件,数据采用双侧统计,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具体见表一。观察组30例患者,24例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90%;对照组30例患者,18例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8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等指标变化具体见表二。可以看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等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无可比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等指标较对照组变化明显,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3 讨论
现代药理作用表明,银杏叶注射液具有抗凝血、抗血栓、扩张血管的作用,具有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血粘稠度,保持血流畅通,此外,还能改善组织供血现象,使肺心病患者的肺动脉压降低,从而改善右心功能,其还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可以改善肺心病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已经成为治疗肺心病的首选药物。本文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注射液,总有效率及治疗后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30例患者,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综上所述,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肺心病临床效果好,患者的血气分析等各项指标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胡晓懿.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2,09:138-140.
[2]周斌.银杏达莫治疗肺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2,14:127.
目的:对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6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注射液;对照组30例患者,仅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30例患者, 总有效率90%;对照组30例患者, 总有效率8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等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无可比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等指标较对照组变化明显,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肺心病临床效果好,患者的血气分析等各项指标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银杏叶注射液;肺心病;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102-01
肺心病是医院呼吸内科较为常见且多发的疾病,是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发病原因为胸廓或肺部的慢性病变,以胸闷、咳痰、咳嗽、少尿和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本文对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具体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选取的60例肺心病患者均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符合2002年全国第八届肺心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观察组30例患者,其中男15例,占50%,女15例,占50%,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59.5±3.0)岁,其中患者中心功能Ⅲ级20例,Ⅳ级10例;对照组30例患者,其中男18例,占60%,女12例,占40%,年龄57-79岁,平均年龄(58.3±2.5)岁,其中患者中心功能Ⅲ级15例,Ⅳ级15例。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等进行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具体方法为:给予氨茶碱、氨溴索等进行止咳平喘、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来控制感染、持续的低流量吸氧、纠正心肺功能等,必要时可以使用强心剂、雾化吸入剂呼吸剂等。观察组30例患者,在上述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注射液,将15ml的银杏叶注射液溶于5%250ml的生理盐水或葡糖糖溶液中,每天静脉滴注1次。两组患者均给予一个疗程15-20天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尿常规、血压、心率、肝肾 功能、血液流变学等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血气分析等指标。
1.4 疗效判定:
若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双肺干湿音等明显消瘦视为显效;若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双肺干湿音等有所改善,病情的严重等级程度为Ⅲ级视为有效;若治疗 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双肺干湿音等较治疗前五明显改善视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的百分比之和。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17.0 统计软件,数据采用双侧统计,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具体见表一。观察组30例患者,24例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90%;对照组30例患者,18例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8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等指标变化具体见表二。可以看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等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无可比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等指标较对照组变化明显,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3 讨论
现代药理作用表明,银杏叶注射液具有抗凝血、抗血栓、扩张血管的作用,具有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血粘稠度,保持血流畅通,此外,还能改善组织供血现象,使肺心病患者的肺动脉压降低,从而改善右心功能,其还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可以改善肺心病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已经成为治疗肺心病的首选药物。本文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注射液,总有效率及治疗后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30例患者,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综上所述,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肺心病临床效果好,患者的血气分析等各项指标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胡晓懿.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2,09:138-140.
[2]周斌.银杏达莫治疗肺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2,1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