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探究.协作.共享叩响Web2.0时代网络学习的强音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ei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我国的人才基数远远大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但是创新人才远远少于这些国家?
  为什么能够拿到国际奥赛等重大比赛金牌的优秀学生为数不少,可除个别华裔科学家外,国人至今无人问鼎诺贝尔奖?
  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忽视,成为人才培养的痼疾。
  教育应该是鲜活而灵动的,学生成长应该是快乐而多元的。我们更加需要用一种具有国际视野的眼光和超越传统桎梏的思维,倡导一种富有张力的、体现时代特征的、能够均衡发展的学习方式。网络能够给予这一切更多的可能性。
  不能小觑网络的变革力量,而是需要善加利用。我们不需要鼓吹Web2.0究竟有多么好——这反而会让Web2.0沦为一个口号、一种运动。我们所需要做的是将网络所传递的分享、协作、探究、创新这些精神内核移植到各个教育环节中间去。网络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技术手段的革新,而且是思维方式的顺势转变。在网络空间里,我们要学会新的学习方式、学会用广袤的视野探究问题、学会分享与获取、学会继承与创造、学会沟通与交流、学会尊重他人与展示自我、学会将地区的差异渲染上教育的色彩。
  本期专题,我们力图用四个关键词“项目”、“探究”、“协作”、“共享”,来浓缩如今网络学习的特质。网络学习需要开阔的视野和分享的机制。基于此,我们特邀来自北京、香港、台湾两岸三地的三位学者共同审视这场由网络引发的学习革命。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柯清超教授、广东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的唐晓勇老师,将随后带来两则基于网络的跨区域协作学习项目案例。针对不少教师感到困惑的网络协作学习项目的组织问题,我们组织了专门文章详细论述了如何设计“项目”、“探究”、“协作”和“共享”。北京朝阳区教委韦国锋老师结合所从事的区域教育决策研究,分享了自己对于“云时代”教学方式变革的认识。
  诚然,网络不是灵丹妙药。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教师自身更加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网络只是打开了一扇窗,教师准备好了吗?希望这期专题能够引发教师们对于新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其他文献
从教多年,越来越感觉到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教学中是那么力不从心。闲暇之余,细细思考,我缺少的是什么?结论是,我缺少的并不是所学的专业知识,而是对自身、对教学、对整个课堂的反省。经常反思,才能保证教学的“泉眼”水涌不断。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更新快的学科,教学设备在更新,教学软件环境也在更新,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面临新旧知识的交替,所以自学与自省在这个学科中就变得更加必不可少。下面举几例我在教学中的应对方
一、教材分析    《舞动的圈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艺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教材向我们展现了20世纪  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米罗那充满幻想的奇妙艺术。由于米罗画自由活泼、想象奇特,在幼儿与小学阶段常常是最先被学生了解的世界级绘画作品。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拓宽五年级学生的艺术视野,拉近其与艺术大师及作品间的距离。    二、教学目标    1.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欣赏艺术大师米
每学期开始都会有绪言课,但是绪言课历来并不受重视。教师一般交待完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讲一下学习规范就结束了。作为一名从事了多年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我认为绪言课非常重要,需要精心准备。因为绪言课的效果好坏,会影响学生学习这门课的态度。  一、充分认识绪言课的重要性是上好绪言课的前提  《算法与程序设计》(高中教科版选修)主要培养学生通过编程加工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的绪言课以课本中的“前言”为
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并没有成为阻碍沟通交流的羁绊,反而在网络环境下转化为相互学习的资源和原动力。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饶有兴趣地用技术促进有意义的学习,潜移默化地发展适应21世纪需要的现代技能和思想。    “神奇的小水塘——小水塘生态作用的探究”是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协作学习项目,由广东深圳市福民小学、甘肃平凉市东大街小学、平凉市新民路小学和兰州市秦安路小学共同协作开展。来自南北不同地区的五至六年
一、教学设想    《两宋时期的社会生活》是北京版历史教材在新课改后出现的新篇目,其丰富的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本节课为网络探究课的第五课时——成果展示课。前四课时为探究阶段,即通过课前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兴趣点,再根据学生兴趣将其分为衣、食、住、行、娱乐节庆五个组,每个组通过讨论,确定探究问题,然后上机收集资料、制作演示文稿。本节展示课在已有探究成果基础上,当堂制作一页演示文稿,完成“为当铺老板
我们收到的多数教案,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上都很不规范。有的不从三个维度分开描述;有的虽然分成了三个维度,却将本应属于知识与技能的目标放到了过程与方法里。有的教师混淆了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甚至把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当成了过程与方法。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教师的问题则是空泛且千篇一律。这样的教学目标一旦发表在杂志上,会对其他教师做出不正确的示范。  ——本刊编辑    最近,笔者按照惯例查阅了100位
在美国数学教学领域,关注数学思维的培养已成为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普遍趋势。美国数学教师理事会在2000年出版发行的《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与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需要超越任务表面‘对或错’的分析,集中关注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思考”。要想理解学生的数学思维并非一项简单的任务,因为学生不是按照成人的逻辑方式来表达其思维过程的。视频作为一个绝佳的工具,为教师提供了观看思维的“窗口”,帮助其分析、解释学生的思维。美国
当前,有些农村学校的教研活动形同虚设,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做一些材料而已,有些学校的教研活动只是依靠上级的布置搞几次活动而已。究其原因,一是学校领导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教研活动对于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性;二是学校缺乏有引领作用或示范作用的好教师,教师的水平都差不多,教研活动搞不出真正的效果;三是大部分农村学校规模较小,有些科目的教师只有一个,有的教师兼职任教几个学科。特别是小学阶段,有的教师还在
目前,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在各学科的应用和研究越来越普遍,小学数学学科也不例外,并且在应用上也颇显学科的特色,比如在学习几何中应用MP-Lab智能几何工具进行知识建构,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为协作学习提供便利等。这些都成为小学数学协作学习研究的热点。从实践来看,无论是计算机支持的还是面对面的协作学习,由于教师过于强调协作技术工具的应用技巧而忽略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使得协作学习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 
很多中小学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录制了许多精彩的课堂教学案例,同时也积累了许多优秀的PPT课件。如何通过网络将这些资源发布出去,使更多的师生受益,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问题。如果只是简单地将这些资源放在网络上,让师生下载后再观看,既不能实现实时点播,也达不到身临其境的教学效果。使用何种技术手段将这些资源合成为同步的多媒体课件,并实现网上点播呢?流媒体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最佳的解决方案。采用流媒体技术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