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让女儿爱上投篮球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dead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妻子个头都不高,所以一直担心女儿将来也长不高。看到有关资料上说,多运动有助于孩子长高,我们于是决定着手让女儿多参加体育锻炼。那么,选择什么样的运动项目比较合适呢?跑步、跳高、跳绳等等都太过单调,不易激发孩子的兴趣;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又多受场地和气候条件限制,不易开展。权衡再三,我帮6岁的女儿选择了篮球。在我看来,投篮属于综合性的全身运动——既有跑,又有跳;既有下肢运动,又有上肢锻炼,训练效果正好!
  
  第一招——巧借环境
  我买回了一个小篮球和迷你篮框,女儿很感兴趣,一个劲地问我怎么玩。妻子在一旁担心:“投篮好是好啊,就怕没地方玩。”呵呵,其实这点我早就想到了。我们家住二楼,阳台连着一个大平台,地方有的是,而且这个迷你篮球框设计很实用,背面有两个挂钩,只需往防盗窗的横框上一挂,就是一个现成的篮球架。这样,晴天可以在户外玩,雨天则挂入室内练习,无论天气如何,都不影响锻炼。我把迷你篮球框挂上防盗窗,给女儿示范了两个投篮动作——“爸爸好棒啊!”女儿开心地跳了起来。我回头得意对妻子说:“怎么样?这第一招就叫作‘巧借环境’!”
  
  第二招——巧用心理
  自打买回了篮球框后,头两天,女儿确实很感兴趣,一有空就投个不停。但孩子终究是孩子,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还没满一周,兴趣便转移到了别处,篮球被她冷落在一旁了。这可不行,任何事情都必须坚持才能看到结果,我得再想办法了。一天晚上,侄子正好来我家玩,看到了与女儿同年龄的小家伙,我忽然计上心头。女儿好胜心强,何不利用她这一心理特点,组织两个小家伙来一次投篮比赛,以此激发女儿练习的积极性呢?经我提议,比赛开始了,结果——女儿输了,弟弟投进的球比她多两个……侄子走后,我不失时机地鼓励有点沮丧的女儿:“没事,婷婷再多练习几次,下回一定能超过弟弟!”女儿不服气地点点头。果然,次日下班回家,我看到女儿又在练习投篮了。经过练习,她的命中率大增,终于如愿地在后来的比赛中赢了弟弟。摸准了女儿的这一心理特点后,我时不时便组织她和侄子或者其他邻家小朋友比赛投篮,实在找不到玩伴时,就亲自上阵,有意识地多让她得胜,使她在成功中得到满足,在胜利中体验投篮运动的快乐,女儿的投篮积极性也因此日益高涨。
  
  第三招——巧设“坡度”
  要让女儿不断获得成功体验,长期坚持练习甚至爱上投篮,光有上面两招其实还不够。所以,在她的练习过程中,我还有意识地安排了一个个能力“坡度”,即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投篮练习的难度。比如,第1周时,先训练她直接站在篮下投;第2周,则逐渐拉远她与篮框间的距离,同时不断抬升篮架的高度(把篮球框挂得更高些)。通过循序渐进的难度设置,使她的每一点进步都付出相应的努力,但同时也从中持续不断地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让女儿自始至终都相当投入,保持盎然的趣味。
  事实证明,我这3招都还挺管用的。两个多月过去了,现在,女儿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后,总会自觉地投上一会儿篮球,然后再乐滋滋地向下班回家的我“报喜”:“爸爸,我今天又投进了50个!”看着在篮球架下健康成长的女儿,我和妻子都感到了由衷的欣慰。
其他文献
汽车起源于欧洲,当工业革命的热潮在欧罗巴如星星之火疯狂燎原之际,人们决定解放马匹,当最早的单缸发动机勉强驱动着马车改造而来的车辆蹒跚前行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还是马更好,这堆沉重而复杂的破烂机器可靠性太低了。吵闹而慢,很多贵族们宁肯看着前面的马拉出新鲜的天然粪便也不愿意笼罩在烟尘中。工程师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偏执而疯狂的,他们夜以继日地改造这堆破铜烂铁,燃料也由煤变成了油,马匹进化的速度显然跟不上发
生活片断一:  出差一个星期回来,儿子对我并没有我想像中的热烈和依恋,倒发现他很喜欢和爸爸在一起。丈夫也总是对儿子的在乎表现出积极的回应,一闲下来就会让儿子坐在他的腿上,为他讲故事,念童谣,甚至仅仅就是两父子之间随意的玩闹。仿佛父子俩之间,总有无穷无尽的快乐源泉。  我不解地问儿子:“QQ爱爸爸还是爱妈妈?”  “爱爸爸。”儿子回答得很干脆,很理所当然。  “为什么?爸爸可没有像妈妈一样,为你做饭
圆圆是个伶牙俐齿的小女孩。一天,表妹佳佳到家中玩,圆圆很高兴,两姐妹玩得不亦乐乎。孩子有伴玩,就不会纠缠大人,圆圆妈便开始做起家务来。可不一会儿,圆圆来告状了:“妈妈,佳佳抢我的积木。”一会儿,圆圆又控诉:“妈妈 ,佳佳把香蕉皮丢到地上,我的丢到垃圾桶了。”不一会儿,圆圆又来了:“妈妈,佳佳玩水,把我们家的地板弄湿了。”圆圆妈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活儿,处理这一切……  不久在幼儿园见到的一幕,更让圆圆
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中取得高质量的亲子之情,对职场妈妈来说既是烦恼又是挑战。一方面,由于精力被分散,职场妈妈对孩子的照顾常常无法细致全面,工作的压力和情绪也必然影响其教育方式和态度;另一方面,由于时间被肢解,一旦妈妈缺席了孩子的童年时光,也就失去了陪伴、见证、引导孩子成长的最好机会。  事实上,母亲的角色是无法假手于人的,没有任何东西能取代妈妈的亲自照顾和关怀,虽然可以积极寻求各
翻到《花格子大象艾玛》系列绘本时,你一定会眼睛一亮。动物当主角的绘本很多,可是这一身大花格子的大象仍然格外挑眼。静下心来看故事,也是分外有趣。所有的大象都是灰色的,唯独艾玛是花格子。虽然大家都喜欢她这个开心果,但她不想与众不同。于是有一天,她悄悄地用一种神奇的果子把自己涂成了和其他大象一样的灰色。可是,当他和别人一样时,结果会怎样呢7唉,结果整个象群都变得灰蒙蒙的,一点儿生气都没有。艾玛这才明白,
“妈妈,我不快乐。”当孩子有一天这样对你说时,你也许会吓一跳:孩子不愁吃、不愁穿,要什么给什么,除了学习就是玩,别的什么也不用做,怎么会不快乐呢?且来听听孩子的心声吧。    1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经常争吵,他们吵起来的声音很大,样子也好可怕。在争吵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不理我,我只能一个人呆在一边。  旁白: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快乐的基石。父母之间相处不愉快,家庭生活经常充满冲突和紧张气氛,那
剪纸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蕴含着丰富的生活观察和感情表述,孩子是天生的“剪纸艺术家”,只要老师和父母引导得法,孩子完全能剪出令人惊叹的作品。  孩子学习剪纸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深入细致的观察能力  剪纸的题材多来自花鸟虫鱼、节庆风俗等,要将这些场景用一剪一纸表述出来,需要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之处,正是通过剪纸,孩子才会留心蝴蝶翅膀上令人惊讶的对称图案,留心到猴子们蹲踞在一棵大树上的
艾子:   我是70年代末出生的独生子女,女儿苗苗现在也4岁了。在女儿的养育和教育问题上,我承认自己有不足,却也有长辈所不具有的优势。但是现在不少媒体,对我们这些独生爸妈,都是负面的评价,说我们是“长不大的孩子”,难担教育责任,说独二代的子女问题多,容易有心理疾病。对这些看法,我不服。《孩子》是我比较喜欢的幼教类杂志,希望你们能以客观中肯的态度,为我们这些独生子女的独生爸妈正名。  杭州 关晓  
家里来客人了,妈妈忙着招待,就让峰峰回房间里自己玩。结果正当大人们谈笑风生时,峰峰忽然套着妈妈的文胸跑了出来,在客厅里上蹿下跳,拉都拉不住,惹得妈妈又尴尬又生气。    1“你这个小流氓!真不害臊,看我不打你!”  “呜……为什么妈妈能穿,我不能穿!”   2“哎呀,羞死人了,你也好意思这样跑出来呀?”   “我要穿妈妈的‘小衣服’!”  3“峰峰,打扰大人们谈话是不礼貌的行为,好孩子要知错就改喔
我家小烨的语言能力突出,表达清晰,词汇丰富,被大家赞许为“小喜鹊”!在引以为豪之余,我也总结了孩子的语言学习心得,和家长们一起分享:    Step 1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给孩子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开口说话的基础。所以,小烨出生后,我尽可能多和她说话,声音轻柔、语速缓慢、发音清晰。尽管这时孩子还听不懂,只是我的自言自语,但这对她已经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也使孩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