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创阅读情境突破语法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zq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在进入初中阶段以后,随着词汇、语法、听力、阅读等方面要求的提高,学生遇到的困难也日渐增多,尤其是语法学习和阅读方面,这影响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成绩的提高。面对枯燥的语法,我们要备教材,备学生,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创设有趣、轻松的阅读情境,在理解阅读材料中掌握相关语法知识,做到学语法与提高阅读相辅相成,促进英语学习成绩的提高,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关键词:精选阅读材料;教学词法语法;分析长难句;突破语法难点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愉快教学,就是激发兴趣,创造情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师生均在教与学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杜威最早提出“情境”这个概念,他认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情境教学法简单地说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教学场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传统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未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设置能够引起其思维的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
  在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基础,需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语法教学是骨架,将语法教学渗透到句法教学中去,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但不僵化和死板,因为语法是根据语言总结出来的,并非语言的原貌和全貌。语言学习离不开语法,但语法学习又是最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的。其实无论是词汇教学还是语法教学,都不能忽视语言教学中语义是灵魂。语言的功能在于沟通和交流,在于记录人的智慧和灵魂!故而阅读教学和语法教学二者可以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从而使枯燥无味的语法学习变得津津有味。
  一、 在语篇阅读中教学词法
  阅读理解的一个难点是词汇量的缺乏,但词汇量不是整天泡在单词堆里就可以提高的。在分析阅读材料时,老师利用构词法讲解生字词,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学生们在掌握构词法的同时不知不觉词汇量就扩大了。实践证明,阅读是扩大和巩固词匯量的最好方法。可以利用“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方法在阅读中积累词汇,并鼓励学生把这些新单词积累到单词本上,放在身边,利用零散时间反复记忆,加深印象,不断扩大词汇量,从而为语篇分析理解能力的加强打下良好的基础。正如有些同学所说,原来拼命背单词过眼就忘,而现在没有刻意去背,反而记牢了,也会用了。这种做法正符合了在语篇中学单词、在运用中学单词的学习原则。以the为例。每次读书时总会遇到the十多次,而每次都会见到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句式。读得多了,加上多留意词语之间的关系,便自然能领悟出the这个词的微妙的用法,写作时也能够少犯错。阅读时遇到困惑,再去翻阅语法书。这时,语法书上的繁杂规则就正好派上用场了。因为你知道自己要找什么,也知道这些语法规则怎样应用于实际的句子。冠词the看似简单,其实用法深奥多变。一本详尽的语法书往往会记录数十条运用the的规则,以及无数的例外情况,而且例外中仍有例外。比如:“根据冠词法规第五条第三小节,这里应用the而非a,但由于前面出现了某字,符合了例外情况三,所以这里用the...”。看看吧,这么多规则以及例外,如果死记的话,记得住这么多吗?即便记下了,写作的时候也未必会用。
  二、 在语篇阅读中教学句型、语法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一个活跃时期,他们的兴趣是多方面的。我在为学生阅读选材方面尽量满足他们的喜好,贴近他们生活并结合教材向他们介绍外国的风情、习俗、习惯以及一些名人努力执著的故事等等。例如,教学七年级下Unit 6 Topic 1 的 there be 句型时,我给学生提供一篇如下语篇阅读材料:My parents and I live in a big house. In our house,there are two floors.We have three rooms downstairs and three rooms upstairs.We have a study on the second floor.There is a desk,a chair and some shelves in the study.There are many books and newspapers on the shelves. I like to read them after doing my homework.There is a guitar and some pictures on the wall.I like to play the guitar in my free time.There is a soccer under the desk.I often play soccer with my father on weekends.My bedroom is next to my parents.Theirs is large,but mine is small.要求是同学们理解阅读材料内容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画出“I”的房子。在小组合作中,以好带差,各扬其长,带着极大的兴趣共同完成房子的简图,充分体现他们的创新能力,让他们享受到掌声和喜悦,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因此得到培养。在一种轻松愉快的阅读情境中掌握there be 的结构和用法。
  再如,在教学现在进行时时,我给学生们这样一篇语篇阅读材料:Its Tuesday afternoon.All the boys and girls are doing all kinds of things.Kate is cleaning the classroom with her classmates.Some boys are playing on the playground.Li Ming and David are playing soccer.Some are playing basketball.Some are playing pingpong.Others are flying a kite...然后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班级星期五放学后同学们的实际活动情况仿写一篇短文,描写同学们的所作所为。在理解短文后再自己实际练习一次,有文有情境,学生们对be Ving 的现在进行时结构印象特别深刻。   三、 分析语篇阅读中的长难句,突破语法难点。
  学生掌握了一定词汇和基础语法后,对文章句子的理解也不一定准确、全面。有时候句子中的每个单词能理解,但对于句子的意思却无法琢磨透,做不到对全文的理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长句无法正确拆卸。长句其实是由简单的分句用结构连词串成的,将它们一一拆开就能一目了然。因此教师首先要教学生掌握基本的简单句。我们可以利用课文中的图片、媒体上的动画、教室内的摆设以及师生的动作等结合学生听到的声音、看到的情景一起印入脑海,这样印象比较深刻。例如,教学八年级上Unit 4 Topic 1 Whats the strongest animal on the farm?时,我让三位同学站起来,再指着他们说:A is taller than B.B is taller than C.A is the tallest of them.同学们很容易地掌握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基本结构和用法。再展示书写工整度明显不同的三位同学的作业,说“A writes carefully.B writes more carefully.C writes the most carefully.”同学们对比后轻而易举地理解了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基本结构和用法。最后让学生自己学会造句,灵活运用。
  学生牢固掌握简单句后,对长难句的分析就容易多了。我们的分析方法有很多:一是定主语,找谓语。如果主句的主语和谓语能够准确确定下来,就能排除从句的干扰。二是提主干,去枝叶(插入语、短语、从句等)。长难句的主要中心一旦抓得准,其他修饰作用的部分就能分析清楚了。三是寻关联,辨逻辑。正确分析主句和从句之间,特别是从句之中的从句的逻辑关系,整个长难句也就明白了。四是看搭配,防分隔。但是,如果我们单纯只讲长难句的分析,学生们只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感到“晕”。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如果我们把长难句放在趣味性、启发性强的语篇阅读中,长难句的枯燥乏味将因语篇阅读的趣味性、启发性而降低甚至被取代,学生会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例如,我市九年级的一次期末考试卷中有这样一篇阅读文:One day,I was told that I had a baby sister.I had a selfish thought-the kind all kids may have when a new baby is born:Mum and Dad are going to be with the baby all the time and buy her all kinds of toys. The next day my dad told me that my sister had hearing loss. I didnt think much about communicating with my sister that first year because she was a baby and babies dont do much talking. My family and I went to a good hearingcenter for several times.But the treatment didnt work.So my family began learning sign language.But I didnt like it,so I did my own things.My parents spent hours with my sister teaching her and themselves by playing sign language games.
  Years passed.One day my mother asked me to sign something,and I failed.My mum was almost in tears.She was very sad since I didnt care enough about my sister.This hit me deeply,knowing how selfish I had been.I needed to talk to my sister,but I couldnt even sign basic phrases like,“Where are you?” My family and I started attending sign language classes at my sisters school.We sat down as a family watching sign language movies and playing sign language games.Today I can communicate with my sister very well.It brings a smile to my face when my sister signs something to me.I have realized it was no fun not knowing what my family were saying. So if you have a family member with special needs,put this person in your mind first.在這篇阅读材料中有以上三个画线句子是属于长难句。这三个句子看上去结构庞大,语法复杂,如果学生的语法知识分析不到位,就会产生畏惧心理,找不出句子的主干和关键问题,从而无法快速理解句子内容。但是这篇阅读材料与当今“二胎”政策给孩子们所带来的种种困扰息息相关,有些部分甚至讲到他们的心坎上,可谓一针见血。学生们在情感上与作者形成共鸣,使学生们迫切想知道别人的心理,因此他们具有了“乐学”的情绪,自然就会有耐心慢慢分析理解那三个长难句。通过这三句的分析,学生们在掌握简单句的基本结构和复合句的层次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充分彰显了在语篇阅读中分析长难句,突破语法难点的魅力。
  学好语法,语感比规则重要。培养阅读习惯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应对任何类型的英文考试都需要有效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速度,为实现这一点就应该大量阅读英文著作,对英语形成“浑然一体”的感觉,再遇到任何类型的考试题,就会萌生“一览众山小”的自信心。
  一篇好文章就像美食一样有益健康,看一篇好文章,能吸取营养给人带来一种正能量,让人生更有方向。我们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注意它的可读性、趣味性、启发性和代表性。要让学生爱读、会读。希望大家早日开启“悦读”之旅,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充分感受阅读的乐趣,在提高阅读水平的同时巩固英语基础,让英语语法教学从此走上轻松快乐之路。
  作者简介:
  叶云秀,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篇幅所占分量较大,无疑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知识丰富,难度较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读其文,通其意,晓其理,感其情,最终达到文言文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教学方式  作家余秋雨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
摘要:所谓体验,应当是指主体通过亲历获得相应的情感和认识。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加强情感体验,而促进学生情感体验的途径也多种多样。笔者试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录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体验的方法,努力让体验充盈阅读教学课堂。  关键词:课堂;体验;生动  【镜头一】“老师,您贴错了!”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听来自森林的报道,(播放课文配乐录音1—2节)想象当时飞行比赛的情景。  师:你们的眼
摘 要: 本文中的“案例”不是指导老师与受导学生之间发生的故事,而是指学校開展的培育团队的种种活动,导师们在其中发展育人理念,提升育人能力,积淀育人素养,创新育人方法,用师爱切实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基。  关键词: 三有三讲 德育导师制 育人能力 专题案例  实现教育本质的关键在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而学生“三有三讲”品质的培养,更离不开教师引导,所以我校重视对教师团队的培育,在“三有三讲”育人思想指导
摘要:教育是人们掌握知识,学习天地人事,传承和进步的阶梯。教育即成长,正如叶老先生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十分生动的解释了教育的本质。由此可见,教育传承的,不只是知识技能,更是思想和精神。因此,文章提出了在数学教育领域内,让数学和生命成长结合在一起,实现“智趣教学”。  关键词:智趣数学;思想教育;数学教育;精神引领  一、 价值探寻:“智趣数学”的教学主张和教学意蕴  (一) 智趣育情  教育
激情是一种稍纵即逝的状态,它的短暂性和教学工作的反复持久性是矛盾的,要始终在需要的时候保持良好的最佳状态。激情是能量的总和,不是任何一种刺激的结果,是超越自我的,是创造的源泉。  一、高三地理复习课堂沉闷的现状  目前,高三选修科目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课时压缩,能力要求在基层学校被人为降低。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低下,简单的知识点弄不明白,下课后有些学生所提问题过于简单;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不能积极思考,课
摘要:三角函数周期问题的处理是中学数学教学中颇感棘手的问题,其关节点就在于周期函数的定义域既无上界又无下界,为此,我们常在长度为所涉及周期的最小公倍且有利于问题处理的一个区间内求得问题的解答,再加上该区间长度的整数倍,扩展到整个定义域上。这种由局部窥视整体的解题方法便于利用函数图像,这个区间本文称作基本区间,它的选择具有灵活性,兹举例说明如下所示。  关键词:例说;三角函数周期问题;处理  例1求
摘 要:学校教育方法主要分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传统的教学通常以显性教育为主导,即公开的组织活动、座谈等,教育目标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教育模式重心逐步转移到隐性教育手段上,通过环境熏陶、团体感染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本文通过叙述当下隐性教育的手段来探索隐性教育如何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挖掘方法;隐性教育;教育发展  隐性教育,顾名思义,不能被人直观感
摘 要:在《升华与凝华》的新授课时,教师一般会用干冰的升华作为引入实验,效果很明显,十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但是在新课教学中学生很难判断冬天冰花到底是在窗户内侧还是外侧,这是再一次利用干冰的升华现象,能直观快速地解决学生的疑问。  关键词:升华与凝华;干冰的升华;冰花  【案例背景】  这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初中校,这里的班级学生没有预习和复习的习惯,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的四十五分钟时间,所以课
摘要:本文以译林版《英语(九上)》Unit 5 Art world的阅读课Tan Duns music为例,探讨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掌握篇章结构、文章的主题信息及语言表达,以此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提升英语阅读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思维导图;阅读素养  一、 引言  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对于教师而言并不陌生,而且对于阅读第一课时,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实施,课堂效率备受教育者的重视。本文针对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进行简单阐述,希望更好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效率  现在我国社会广泛提倡素质教育,高度重视学生减负问题,怎样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缩短学生的学习时间,又不耽误学业,越发成为老师和家长关心的重点。而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加大教学效率则是构建初中数学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