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课堂,智慧道法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k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教师度过了一段不同寻常的教育时光,以“云端课堂”线上教学的特殊方式,履行着教书育人的职责,使学生“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不同于以往的传统课堂教学,技术上的革新,隔空授课的距离感,体验性、感染性的随之减弱,学生学习状态的不可知性,教学效果检测受限,都给教师们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作为一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要整合线上资源,在“云端课堂”的理念下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线上资源;整合;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新发展,时代全媒体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使得“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在这特殊时期,小学生的德育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小学阶段的道德教育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对不断提高《道德与法治》线上教学的有效性,整合线上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线上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
  一、巧用微课,激发学习兴趣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微课的出现,运用大量的图片,声情并茂,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课程趣味十足,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微小视频的播放,帮助学生理解课堂中的重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水平。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好奇心很容易被课堂以外的事物吸引,课堂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而微课的有效运用,为课堂教学添趣加效开辟了新路径。
  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挑战第一次》这一节时,首先,借助线上的视频为学生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尝试第一次情景。直播运用大量的图片,声情并茂,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产生视觉粘性,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线上教育灵活的特点。接着,笔者利用练习与思考环节:围绕思路“我试过……当时心里……事过之后……”阐述第一次的心理活动,以家务劳动节点示范为主,鼓励学生对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大胆尝试,通过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学生畅谈这节课的学习收获。这样,教师借助直播微课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了挑战第一次的奇妙和有趣,初步锻炼学生的生活技能意识,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从而有效落实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思想熏陶,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二、拓展视野,调动生活认知
  《道德与法治》课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高度关联与相当丰富的生活体验,就没有心灵世界与外在世界的交流回响。但是,仅依靠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直观体会是有限的。基于此,作为一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可以将“云端课堂”的教学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借助互联网调动学生对生活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在直观情境下理解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从而达到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例如,在进行“学做快乐鸟”这个主题的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制定心情“晴雨表”,让学生安排一周的时间,并请父母在周末按照学生的计划安排活动。在实施周末计划前,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与家长达成共识,取得家长的支持,并在活动前指导家长针对学生的不当情绪,选择两种不同的态度:一是可以和学生讨论解决,这样既可以培养他们情绪调节的好习惯,还可以培养他们做自己情绪的小主人;二是让学生自己承担应对不周的结果,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和调整。无论是哪一种态度,最终都是为了让学生尝试用学到的快乐小妙招应对不开心的事情,做个真正的“快乐鸟”。
  笔者通过借助线上的资源调动了学生的生活认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挖掘、实践,深化课堂教学的认知,拓展学生生活的视野,提升学生生活的能力和品质,从而将教育真正还给学生,拓展视野,调动生活认知,从本质上体现了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有效提高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
  三、改革教学,突破重点难点
  “停课不停学”既是疫情应急之举,也是互联网 教育的重要成果应用展示。面对线上教学,教学重点难点不仅仅是学生学习中的困难,也是教师教学的困难。有限的课堂时间使学生高效理解知识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云”端课堂却解决了教学的这一大难题。基于此,作为一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可以借助线上资源突破教学重难点,在 “云”端课堂,智慧道法的理念下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教学。
  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小水滴的诉说》这一节时,首先,借助线上资源为学生展示了缺水和有水地方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对比,由此导入新课。然后,通过图片对比让学生认识到了水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作用,使学生了解水是生命之源,是大自然中万物生存的基础。之后,笔者通过借助“云”端课件,图文并茂展示了地球中水资源缺乏,使学生感受到了水资源的紧缺形势,意识到了保护水资源应当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最后,笔者让学生畅谈阅读后的收获,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怎么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希望学生能够行动起来。这样,教师借助互联网突破了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懂得了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初步形成了节约用水的良好品德,在“云”端课堂,智慧道法的理念下实现了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教学。
  四、创新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是联系教师教、学生学的重要纽带,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师教学方法的引用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教师采用方法恰当,那么,学生就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到更丰富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时,要相机灵活施测,通过多方面的教学引导,从而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在线上教学的实际意识与价值。
  例如,在进行思政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前,教师要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平台,结合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将线上课堂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开展多平台协作教学,通过电视、电脑、平板、手机、网页、南方 等方式发送给学生,让学生选择自己最便捷的方式打开,从而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适应全新的网络学习模式。
  课中,教师必须全程在线,实时留意班群信息,进行及时答疑和课堂调控。例如,开展线上心理健康教育课时,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教师可制作专门的PPT课件,并通过平台传输给学生进行学习和观看,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在结合生活实例的基础上,以小故事的形式进行展示,说明任何事物与周围其它事物有联系的;分析“新冠肺炎”病毒在人群中相互感染,到人类对此病毒体的认识过程,说明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特点。同时,通过在线提问的方式考察学生。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具体例子,来进行理论知识教育。为了更好契合线上教育的要求,教师还可以搜集一些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对比、分析,在加深印象的同时,发挥线上教育的优势。
  课后,家校互动合一,开展线上家长会,促进学生茁壮成长。例如,4月9日,全校各班级开展线上家长会,线上参与率达99.9%。为了加强线上线下的家校合作,家长们纷纷感言,希望学生完成“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的各项要求,争做学习途上的逆行者。同时开展年级家长会,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届时每周一次进行家访、电话谈、线上会议、直播等,加强家校交流合作,共同监督学生学习。
  总而言之,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发育阶段,他们对未知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但是,他们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都还比较浅薄,并不能够对生活事物的是非进行辨别,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要善于整合线上资源,将“云”端课堂的教学资源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丰富课堂内容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识,把学生们对知识的探索欲望激发出来,以此来提升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参考文献:
  [1]王鸿林.浅谈互聯网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82-83.
  [2]刘阳.多媒体网络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索[J].名师在线,2019(8):85-86.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要】“非连续性文本”这个说法在2011年版课标中首次提及,在部编版教材中也是首次正式入编。其实,非连续性文本并不少见,但是,我们会发现,当测试卷上出现这类阅读题型时,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弱,失分比较严重。  【关键词】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写到:“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这是课标提出的全新阅读教学目标。非连续性
本报综合报道 5月28日下午,茂名市教育局召开教育系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迎接国家级技术评估工作视频会。主会场设在茂名市教育局办公楼副楼二楼报告厅,分会场设在茂南区、电白区教育局,高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市教育系统创卫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麦丽敏同志主持会议,并对教育系统创卫迎国家级技术评估工作作部署。市创卫办副主任黄冰峰同志出席会议并作指导讲话。会上,市教育局体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采用了许多创新的教学方法,其中,小组合作模式是比较有效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将单个学生的表现和小组的整体表现联系在一起,使每个学生都加入小组的讨论和合作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效率。同时,小组合作可以改变传统语文课堂的枯燥学习模式,是促进素质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教学策略  一、小组合作的应用价值  1.
【摘要】幼儿园STEM项目活动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工程思维。本文以“我们的野炊区”活动为例,分析教师在活动中的角色行为,提出在幼儿园STEM项目活动中,教师要创设真实情境,引发幼儿主动学习;判断问题价值,帮助幼儿锁定活动内容;跟随幼儿活动,从整体上把握活动方向;参与项目活动,适时引导幼儿深度学习。  【关键词】STEM教育;STEM项目活动;教师角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教育,学生为本。”在佛山有这样一所学校坚持以生为本,创造未来;坚持创由心生,生生不息,构建“创生教育”新体系。它就是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联和吴汉小学(以下简称“联和吴汉小学”)。  联和吴汉小学坐落于佛山咏春拳先祖叶问的故乡、文化之乡——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罗村管理处,是罗村管理处学校改薄工程中首批撤并的镇属学校,由原联和小学和杨溯珊纪念学校撤并改造扩建而
【摘要】针对当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三个典型问题,以及为了增加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本文提出了借助UMU互动教学平台来辅助英语写作教学,并设计了一节英语写作教学课,阐述UMU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各个环节对提高写作教学效果的促进和帮助。  【关键词】UMU互动教学平台;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性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要求,
【摘要】基于聋校新课标的实施,聋校教学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摆脱教师“灌输式”教学模式及“一言堂”的情况。要针对聋生学习、心理、生理特点,整合现有资源,采取有效的交流方式和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采用不同方式,为聋生提供丰富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尽可能地满足各个聋生的发展需要。因此,在我校以启聪二年级一班教育教学活动为研究背景,对听力障碍学生的“一帮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聋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科教学活动和方式也随之得到创新和改进。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大环境下,如何从教学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从而提升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需要教育工作者加以思考和探究。本文从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入手,以“支架式教学”为支撑,从课前、课中、课尾、课后多环节展开,探究教师在教学各环节中如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和引导,并形成相应的可
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学生没有积累一定的习作素材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的,可见,积累素材在习作中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可从细心观察、真心体验、积极参与、用心阅读、勤于动笔五方面进行。  一、细心观察  习作来源于生活。陶行知先生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鲁迅先生也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为了让学生能
【摘要】叶圣陶曾经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中,教师表面的寓教于乐的同一性要注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一点尤为重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能够统一为一体,把学生放在主要位置上,按照教学目的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近年来,很多学者提出教育理论知识法,根据相关的教学目标提供相对应的情景进行实际教学,以活跃教室气氛,更好地从中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