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减隔震装置的刚构桥地震效应控制方法

来源 :城市道桥与防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地震作用下,刚构桥可采用的抗震策略极为有限,而减隔震设计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选择.在对2种减隔震装置(拉索减震支座、液体粘滞阻尼器)的工作机理进行介绍的基础上,以某刚构桥为工程背景,从提高纵桥向抗震性能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减隔震装置对刚构桥纵向抗震性能的影响.减隔震装置对于提高刚构桥纵向抗震性能是有利的,可用于刚构桥的减隔震装置主要有拉索减震支座和液体粘滞阻尼器;拉索减震支座具有限位功能,对于减小梁端位移和主墩地震内力具有明显的效果,但会急剧增大过渡墩的地震内力;液体粘滞阻尼器可增大刚构桥的整体阻尼,具有耗散
其他文献
为保证巷道交叉点的支护质量,保证巷道安全使用,首先分析了该交叉点爆破施工参数及矸石运输路线,根据现场地质情况,交岔点采用可伸缩型点杆或木点杆进行临时加固,然后进行补
利用负水柱方法测定了风积砂脱湿和吸湿2个过程的水分特征曲线,用Van Genuchten公式求出拟合参数值,得到非饱和渗透系数、比水容量等表征风积砂非饱和性质的参数。结果表明,风积砂吸湿水分特征曲线比脱湿过程存在较大的滞后性;比水容量最大值相差不大,但出现最大值时脱湿过程为30cmH2O,而吸湿过程为10cmH2O;脱湿的非饱和渗透系数远远大于吸湿过程,当吸力为70cmH2O时,渗透系数最大相差近
陈述一款应用于10 kV、35 kV线路电缆接头带电运行时的接触电阻时测装置。该设计装置解决了运行状态的电缆接头电阻故障的监测难题,它提供的是一种带电状态下的时测方法。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