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背景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简称内异症(EMS),是指具有生长活性的子宫内膜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种植并呈侵润性生长。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分布广泛,可累及盆腔内外多个脏器,形成结节、囊肿等多种病理形态,引起不同的临床症状,如痛经、不孕、盆腔包块等。其中疼痛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重要的临床症状,约70~8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疼痛主诉,如痛经、肛门坠痛、大便痛、性交痛、慢性盆腔痛等。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疼痛症状重,形式多样,持续时间长,且多周期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目前常规的内异症治疗方法对疼痛的缓解率较低,并且停药后易复发,原因在于对内异症疼痛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病灶对周围组织的压迫、致痛因子的分泌以及炎性因子的作用都可能参与其发生过程。临床研究表明内异症疼痛的程度与疾病分期无关,但与病灶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发生在后盆腔的内异症病灶多引起明显的痛经、肛门坠痛以及深部性交痛等症状,主要包括异位内膜腺体和间质深度侵润的宫骶韧带、子宫直肠窝以及阴道直肠隔等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