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o—P/USY催化剂的制备对降低FCC汽油烯烃含量的研究

来源 :贵州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undu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采用USY分子筛为载体,以非贵金属Co、Mo作加氢活性组分,以P为助剂合成FCC汽油加氢改质双功能催化剂。考察了采用不同焙烧方式对USY载体的影响,比较负载单金属和双金属的催化荆降烯烃效果,活性组分负载量的影响,以及助剂P的加入对催化剂的改质作用。结果表明,采用阶段焙烧法焙烧载体可以有效保持载体的BET比表面积;负载双金属活性组分w(cu)=W(Mo=3%,助剂W(p)=0.3%的催化剂能够使烯烃含量降到21.1%。
其他文献
2004年7月中旬,淮河支流洪汝河、沙颍河、涡河上中游地区出现强降雨,形成了较大洪水,河道内沿岸城镇排放的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随洪水快速下泄,对淮河中下游及洪泽湖造成
<正> 气相色谱分析能够在变压器运行条件下,方便、灵敏地检测变压器内的放电故障。但气相色谱分析难以确定放电点部位,这给检修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如何在变压器检修前就准
初步研究了所合成的五个二胍基钛配合物与改性的甲基铝氧烷(MMAO)组成的摧化体系对苯乙烯聚合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二胍基钛二氯化物和MMAO组成的催化体系可以催化苯乙烯的立体
用薄层色谱法监测溴素澳化乙酰丙酸乙酯生成3-溴乙酰丙酸乙酯的反应过程,优化了反应条件,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一、工程概况淮河入江水道工程于1969年10月开工,1970年夏堤防主体工程完成.它是淮河下游的主干道,也是洪泽湖泄洪的最大口门,设计行洪流量12000立方米每秒,分洪流量目前占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