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精英学校印象记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ndi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10月8日,澳航波音747飞越浩瀚太平洋,把我们一行8人带进悉尼的春天,参加澳中国际校长论坛。这次论坛是由澳中交流协会,澳大利亚新南威士郡教育部,中国驻澳大利亚悉尼总领事馆三方牵头的一次国际盛会。10月10日上午会务安排参观学校,中国校长一行60余人乘了3辆巴士,奔赴5所学校参观。我们在B组,去南威士郡精英学校BaulRamhillshighschool参观,据说这所学校在整个南威士郡排行前列,大概相当于国内顶级的重点中学,从6到12年级,36个班,约1400多名学子。我们怀着迫切的心情,乘车穿过城区,经过郊区,行驶了约1个小时,在一个小山冈上抵达学校。与想象的一样,学校没有明显的标志,没有围墙,只有一个简朴的校门。拾级而上,门是木头做的,只有80cm高,像我们国内普通的栅栏,校门建筑很简朴,石墙上用字母拼出欢迎标志“欢迎中国校长来我校参观”。连片绿茵茵的草地,树木中掩映着几幢陈旧的矮楼,难道这就是精英学校?据说这所学校7年级招生6个班180名学生,竟有1000人前来报考,与国内门庭若市的招生场面不相上下!可想不到的是这样赫赫有名的精英学校竟如此内敛、朴素,只有停车场上一排汽车令人注目,估计那是老师们的“代步工具”。正在观望时,校园里走出了3位穿着校服的中学生,男生上着白短袖衫,下穿军黄色长裤,女生上着白短袖衫,下穿苏格兰短裙,一位金发碧眼的英俊少年,两位黑发黑眼的亚裔少女,原来是代表学校来接我们的。两位女同学是中国人,会说一些华语,充当翻译,见到中国人很亲切。两位小翻译,一边自豪地介绍学校情况,一边和各色人种的学生打招呼,激动地拥抱。 全文查看链接 说:“感觉澳洲的课程简单多了,自己觉得很适应。”这个项目组还有几位老师,其中组长是印度裔,我们与他们探讨,这些弱智儿童与精英孩子放在一起上学时,是否得到尊重和保护时,他笑着说“不仅没有人会欺负他们,他们反而会欺负别人”,怪不得当我们走进一个弱智程度更深的教室时,一个白人弱智男孩向华裔女生做鬼脸,她总是微笑而耐心地盯着他看。这样一所在澳洲最发达地区,最大的教育机构中的精英学校(据新威士州教育高官自我介绍,他们是世界上除了中国、美国之外的第三大教育机构),最值得骄傲、认真推荐给我们的竟是“弱智培训计划”。而这种培训计划的成功也不是靠我们所熟悉的显赫的成绩,比如高考,比如残疾人体育,艺术的成绩等等,竟是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生存技能的培训、人格的尊重,这就是学校的骄傲和自豪,这就是教育的本质。在中国我们有时会悲壮地说“教好一个差生的意义并不低于培养一个优生”,但我们的意识里却总是期望“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不亦快哉”!澳洲衡量教育的标杆是什么,教师的成就感来自于何处,教师成长动力源自哪里呢?真的令人深长思之。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针对双辽蓖麻生产情况的调查,“淄蓖5号”适合本地生产的品种,本文就蓖麻油的用途及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大力发展蓖麻产业的战略意义,生物能源意义重大及蓖麻栽培技术作以介绍。
中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对课本中的教材进行系统的分析,要让学生能够在诗中找到真正的古人思想意境,让学生可以在古典诗歌中学到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学生可以得到真正的发展。
以中石化某公司净一车间生化系统出水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了O3-BAF工艺对废水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原水CODcr为60-123mg/L时,BAF工艺连续运行约5d后可正常运行。辅以臭氧氧化
每个星期的星期三下午两节课都是作文课。一到下午,我的心情总是很沉重。按照惯例,第一节课我指导学生如何写作文,第二节课便让学生打草稿。教了多年的作文课,我觉得自己真是“吃力不讨好”。作文指导课上,我满怀激情,讲得筋疲力尽,板书写了一黑板,而学生并不领情。每次,当我让他们谈谈自己打算写什么时,不少学生一脸的困惑,有口说不出。有一次,我布置学生写一件童年趣事,有些同学竟然不满地叫起来:“老师,我的童年中
《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必须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德育能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发挥教育影响,才有实在和深远的意义。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德育“总是做一阵子”(靠一两个活动,或一两个专题教育,缺少持续性的教育);“总是少数人的事”(德育越来越局限于德育处、班主任的职责,其他教师缺少主体思考和积极参与
以某市受污染城市内河河水为原水,对研发的规模60 m3/d组合式生物膜装置进行了中试研究。组合式生物膜装置由进水过滤单元、生物处理单元、回流单元和出水单元组成,采用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