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馒头餐后2 h血糖(SB–2 h BG)在糖尿病筛查时的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96年5月–2002年6月体检时行糖尿病(DM)筛查的数据资料。历年非糖尿病受检者采取空腹血后进食100 g馒头,于餐后2 h采指血测血糖,SB–2 h BG≥7.2 mmol/L者在2周内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定DM相关诊断(世界卫生组织1985和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提取连续7年数据资料比较SB–2 h BG在诊断DM的意义和最佳切点,并观察不同糖代谢水平在不同糖负荷试验时血糖的变化情况。
结果共有3 343例完整资料纳入研究,其中男3 101例,女242例,年龄40~94岁。根据OGTT结果诊断为DM 429例(12.8%),糖调节受损(IGR)1 405例(42.1%);正常糖耐量(NGT)1 509例(45.1%)。随着糖调节水平的恶化,SB–2 h BG与对应OGTT–2 h BG的差值分别为NGT组1.7(0.8~2.8)、IGR组–1.4(–1.2~0.6)和DM组–2.7(–3.8~1.1)mmol/L,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诊断IGR和DM的相应最佳切点,FBG是5.3(敏感度46.2%,特异度68.5%)和5.6(敏感度57.4%,特异度76.4%)mmol/L;SB–2 hBG是8.2(敏感度63.8%,特异度59.9%)和9.2(敏感度66.4%,特异度79.2%)mmol/L。SB–2 hBG 7.2mmol/L时的诊断特异度很低;11.1mmol/L时诊断DM的敏感度31.5%,特异度95.7%。FBG与SB–2 hBG诊断IGR和DM相应切点的符合率一致(P>0.05)。SB–2 hBG 7.8 mmol/L时诊断IGR的敏感度77.4%,特异度41.8%,优于FBG 5.6 mmol/L(P<0.01)。
结论随着糖耐量的恶化,SB–2 h BG与对应OGTT–2 h BG的差值逐渐增大。与OGTT诊断比较,符合IGR和DM诊断的最佳切点FBG为5.3和5.6 mmol/L,SB–2 h BG为8.2和9.2 mmol/L。建议在中老年人群采用FBG 5.3或SB–2 hBG 7.8mmol/L作为糖尿病筛查时进一步行OGTT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