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纳米碳酸钙复合微粒的制备与表征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在纳米碳酸钙粒子存在下的水相悬浮液中进行无皂乳液聚合,制备纳米碳酸钙聚合物复合微粒.通过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IR)、热重(TG)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证明通过该工艺可以实现聚合物在纳米碳酸钙表面的包覆.复合微粒与纳米碳酸钙相比,耐酸性明显增强;ξ电位发生了变化,复合粒子表面的电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他文献
在内径为Φ500mm的有机玻璃塔内,以空气-水为物系,对BH-250、BH-1000、BH-1500、BH-2000型波纹填料进行了流体力学及传质性能测试,并对其各项性能指标(波纹倾角、丝网层数、比
采用膜蒸馏技术浓缩中药提取液,在进料侧间歇鼓泡产生两相流。重点考察了气速、通气持续时间、通气频率对膜污染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间隔时间为30min时,气速分别为0.06和0.09m。
基于氨水吸收式GAX循环中垂直管内降膜吸收过程中热质、传递现象的研究,以及对该过程传热和传质的分析,建立了吸收过程热质、传递的数学模型。以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装置实验
制备了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复合膜,用于乙酸乙酯/水体系的分离。研究了料液温度、质量浓度及流速对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的影响,并获得了总传质系数。实验结果表明
在高压微反催化剂考评装置上,研究了自制的纳米蛋壳型Ca-Pd/SiO2催化剂用于CO加氢合成甲醇的工艺条件,考察了催化剂的还原温度、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等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采用磷酸三丁脂(TBP)为萃取剂,煤油为稀释剂,研究了萃取时间、TBP初始浓度、废水中H^+浓度以及盐析剂(NaCl)对萃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TBP对Cr(VI)萃取速率较快,15min后基本达萃取
采用低温液相法(LTAS)制备浆料结合水热后处理工艺,得到分散性良好、羟基缺陷少、平均粒径为50~100nm的BaZr0.2Ti0.8O3纳米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TEM等表征手段,考查了水
采用发散合成法,合成了以乙二胺为核的1.0代树枝状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1.0),用静态法测定了树枝状大分子在高硅溶液中对胶体硅的阻垢性能。结果表明,PAMAM1.0在高硅溶液中对胶体硅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三种具有壳对称构型,含309个原子的钯金属团簇的熔化行为。钯原子间作用势采用Sutton-Chen多体作用势能。三种壳对称构型分别为正八面体(Cubooctahed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