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9 a生三倍体毛白杨测定林的9个无性系为试材,着重研究了木材干缩率的遗传学问题.结果表明:木材干缩率在无性系间的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并受到强度遗传控制;木材干缩
【机 构】
:
北京林业大学毛白杨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基础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9 a生三倍体毛白杨测定林的9个无性系为试材,着重研究了木材干缩率的遗传学问题.结果表明:木材干缩率在无性系间的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并受到强度遗传控制;木材干缩在株内纵向的变异模式是随树高增加而降低;全干体积,径向、弦向干缩率和气干体积,径向、弦向干缩率无性系重复力分别为0.89,0.95,0.84,0.67,0.84和0.68.
其他文献
生态公益林建设是坡耕地恢复森林植被最重要的模式,但对退耕还林后的植被恢复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却很少报道.本文选择在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中普遍发展的桤木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
分析木材细胞结构形态,以长匣子形作为木材细胞模型,根据材料导热与导电规律的相似性,应用类比推理方法,从欧姆电阻定律推出材料导热的热阻公式;依据该细胞模型和热阻公式推
对原木中微小单元进行动力学分析,确定应力波沿原木轴向传播的波动方程,应用分离变量法,得出应力波沿原木轴向传播的位移、速度、应力和应变方程.根据波动学理论中的反射和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