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反思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ongde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学生做实验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面的反思,从而在深化实验,完善实验,拓展实验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反思;思维品质;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2-0094-01
  物理实验教学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手段。实验教学中不仅注重实验前的准备和实验中的操作,而且要加强对实验后的反思与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反思,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受到思维多样化训练,从而活跃创新思维。
  一、反思实验现象,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在物理实验基础上,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而抓住实验的本质与内在联系,认识实验现象及其规律性。让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认真反思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实验现象,通过观察、思考、概括、归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从而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 “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当u>2f时,在光屏上看到 “倒立缩小的实像”,当f  二、反思实验条件,训练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
  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是指能迅速提取大脑中储存的知识信息,进行及时地转换变通,举一反三,探索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能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实验方案。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已完成实验的基础上,适当改变实验条件,促使学生及时改变思维角度去考虑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例如,“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后,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反思:1.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有什么作用?实验中若去掉滑动变阻器,能满足实验要求吗?2.若实验中没有电压表,增添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又怎样去测未知电阻的阻值?3.若没有电流表又怎样去测?4.如果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是已知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只提供一个,又会有几种方法去测?通过实验条件的变化,会促使学生灵活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例如,“伏安法测定电功率”的实验后,引导学生反思,除了根据P=UI,通过测电流和电压的方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外,能否运用其他方法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学生经过思考,可根据欧姆定律,利用电流表和铭牌或利用电压表和铭牌来测定电功率。
  三、反思实验器材,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反应速度及智力的敏锐程度。思维敏捷性就是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根据问题的变换来积极主动地思维,纵横联系所学知识,快速而准确的作出判断,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依据所学物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反思实验器材,打破常规,以尽可能多的实验方法实现相同的实验目的。反思一:给你一只量筒和适量的水,怎样测出一个小铁块的体积?反思二:给你一架天平,如何测出已知密度的小铁块的体积?反思三:给你一只弹簧测力计和一个盛有适量水的烧杯,如何测出未知密度的小铁块的体积?通过以上反思,变换实验器材去探索同一实验问题的解法,可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四、反思实验的变化设计,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
  思维的流畅性是指学生善于提取大脑中的知识储备,纵横联想,思路流畅,快速实现知识的顺利迁移。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按照知识本身的结构规律进行渐进的实验设计。例如,八年级上册“在光的世界里”一章中,通过“自制针孔照相机”、“自制带透镜的照相机”、“自制投影仪”、“近视眼模型”等有趣实验,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形成了对光的应用的系统认识。在九年级上册,通过 “自制小台灯”、“改造你的小台灯”、“制作亮度连续变化的小台灯”、“测量小台灯的电功率”等实验,使学生认识了电路、电阻、滑动变阻器、电功率等概念。在从循序渐进的实验变换中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五、反思实验情景,训练创造性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学生抓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的分析和思考问题,集中表现为思路开阔,善于对物理问题做出广泛的联想。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反思物理实验情景,让学生全面地看问题,认清事物的本质特征。例如,“液体的压强”实验,教师启发学生反思实验情景:液体内部只有向下的压强吗?有没有向上的压强?侧面有没有压强?不同深度的液体压强是否相同?液体压强与什么有关等等。学生用压强计模拟潜水器,研究液体内不同位置的压强情况,从而得到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六、反思实验异常现象,训练创造性思维的独立性
  思维的独立性是指思维活动中能独立地发现问题,并通过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发现一些 “异常现象”,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理解发生异常现象的原因,并让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组成串联电路”实验中,闭合开关后,有的学生观察到一只灯亮,另一只灯不亮。学生产生质疑:“串联电路中一只灯泡坏了,另一只灯泡还亮?”学生产生了错误的判断,教师指导学生反思实验现象,抓住串联电路的特点去分析、去思考问题,探明一只灯泡不亮不是坏了,而是加在这只灯泡两端电压过低的原因造成的。
  综上所述,物理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可优化实验策略,创新实验设计,增强实验效果,揭示实验本质,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物理实验进行反思,可有效地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是整个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学中抓好课堂这块教学主阵地,积极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达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双边互动;有效教学;发展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
摘 要:本文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注重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三方面讨论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增强教学效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2-0085-01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是培
摘 要:本文旨以教学实例为载体,提出渗透生物进化论观点的教学方法。期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更好的理解生物知识,并且逐渐形成生物进化观点。  关键词:生物进化论;高中生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2-0087-02  一、概述  生物进化论是生物科学的核心理论,是生物科学中最大的统一理论。不仅以框架形
摘 要:物理作为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学科,要求学生会观察物理现象和物理变化过程,观察物理实验仪器和实验装置及其操作过程,观察各种物理图表以及教师板书等等。本文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出发点,讨论了如何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方法,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初中物理;观察能力;科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437(
摘 要:“过程与方法”是教学具体目标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要求教师在关注知识习得的同时,更要帮助学生学习其中的方法,本文就将结合具体实例,阐述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方法”的教学。  关键词:方法;认知策略;类比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2-0092-01  “过程与方法”是具体教学中重要的一维目标,其目
摘 要:在教学中常遇到学生问我怎样才可以学好初中物理?其实,学习初中物理难度并不大,很多同学觉得难学,多是没有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学习物理的信心、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引起的。现在我浅谈一下学好物理的几点要求。  关键词:学习兴趣;预习听讲;应用巩固;科学的思维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
摘 要: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每个教师努力探究的问题。本文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的课前准备,多样化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等方面表述了在当前学情下应该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2-0091-01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