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是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是我们班主任的职责。
我是村小的一名班主任,大家都知道,班主任老师终日琐事缠身,疲惫不堪,怎样才能减轻班主任老师的这个负担呢?我觉得班主任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把自己从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给自己减负。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包括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学生管理学生的能力和学生管理班级的能力。以下就如何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充分调动学生在学校自主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村小学生全部来自农村,他们诚实、善良、胆小,很多活动都不敢参加。班主任首先就要建立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发言,营造一种活泼、和谐的民主教育氛围,给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自主性活动的舞台,如“我是班级小主人”、“红领巾午间小天地”、“红领巾行规值日中队”、“课间小小桌上运动会”等,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指导学生自订“班规”
常言道:“无规矩难以成方圆”。对于班主任工作来说,班级一定要有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有了它,班主任的工作才有依据,用墙上的规章制度来代替苦口婆心的说教,学生犯错误后公正处理,做了好事公正奖励,这样,有了赏罚制度,学生的心中有所敬畏,其行为才会大大增强自觉性。班主任也可以减轻繁忙程度,从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我充分征求学生意见,从学习、纪律、品德、体育、卫生、安全、日常行为等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明确、具体、有针对性的规范要求,形成班级常规如下。
1、学习常规:勤奋好学,文明进取,认真完成各科作业。
2、体育常规:认真上好每节体育课,积极锻炼身体。
3、劳动常规:热爱劳动,爱护公共卫生,讲究个人卫生。
4、课间常规:不在课间追逐打闹,上课前要准备好本节课所需的课本。
5、安全常规:上学、放学不私自下河、塘洗冷水澡,不在公路上追逐打闹,不骑自行车上学,不做危险的游戏,注意防电、防火、防水、防雷击。
这些班规公开阅读后让每个同学都在上面签名,并贴在教室里,要求学生务必遵守。
三、学生自定目标
有了良好的班规后,还要学生每人找找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以便充分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同时也要明白自己的不足。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出每月目标。如有的学生把目标订为:①严格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文明守纪的小学生;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③学会珍惜时间,自我管理;④关心集体,珍惜集体荣誉;⑤与同学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在实现班集体目标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比如,前一个学期,我班在班级量化评比中,落后于其他班,我将此事通报给全班同学后,让他们找差距,经过讨论,多数同学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有少数同学乱扔垃圾、爱吃零食所致。有此表现的同学表示:决心改正这些坏习惯,争取在“班级量化”中得“优”。
四、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
1、精心培养班干部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老师——班干部决定的。班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的作用。所以慎重地选拔和培养班干部,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于是,我在班上搞了一个“我选我”的班干部选拔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干部的竞选。结果学生积极性很高,纷纷说出自己要当干部的理由。在比较、分析后选出了班干部,建立了班级管理队伍。既顺应人心又树立了班干部的威信。班干部一旦确立就成为班级的领导核心。每个班干部各司其职,相互协调配合,做到“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问”,将班级管理引入正常运行轨道。
2、班级事务责任制
班级日常事务千头万绪,班主任是最优秀的调度员,但也难以面面俱到,百密难免一疏。把学习、纪律、卫生工作设计成多个“岗位”,每个岗位专人承包,承包人向全班做出优质服务承诺,明确要求,一包到底。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形成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集体自己管”的优质集体。
3、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体验成功
在班集体中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优生、漠视差生,这是班主任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比如,优生犯了错,要严肃处理。差生心理脆弱,本身就有自卑感,又最易犯错,因而在处事中,不伤他们的自尊,心平气和地讲道理教育,耐心地引导他们。他们一旦有一丁点儿进步,更是大力表扬,让他们找回自信。为不同的学生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激情,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设计活动,促使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1、让学生自己上班队活动课
上班队活动课时,专题讨论和争论一些问题,这是一种重要的自我教育方式。如:开展“怎样的班级我喜欢”、“雷锋精神究竟是什么?”、“如何学会报答”等主题教育活动。可以让同学们在激烈的争论的热烈的讨论中受到深刻的自我教育。
学生喜欢读故事、听故事,教师为他们准备一些故事书,学生自己带些故事书到学校来读,让他们通过浅显易懂的故事,领悟人生真理,这样就比教师空洞的说教更有效。
2、让学生自己设计组织班级活动
班级如果要开展什么活动,我让学生自己来设计活动方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真切的情感体验中实现自我认识、自我觉悟、自我评价、自我完善。在班级活动过程中,主要是让班干部来负责活动的实施和总结,让学生在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受到教育和锻炼。
3、给学生创设自我教育的机会
作为一个班主任,平时尽量给学生机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如:早读课,学生比老师到校早,老师就可以指导学生选出负责早读学习的大组长、小组长,大组长管小组长,小组长管组员,各负其责。两周后考评一次,对不负责任的组长撤职,对不服从管理的组员则由班主任老师找其谈话,弄清原因。我想,孩子们实现了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角色转变,成了真正的主人,这样就可以纯正班风、学风,可以大大提高班级管理效益。学生们就对自己的班级充满了热爱之情,在各方面都积极进取,争取为班级争光,每一位学生都能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欢乐与成功。
总之,学生在自己管理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得到了提高,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从而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班主任也确实从日常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了。
我是村小的一名班主任,大家都知道,班主任老师终日琐事缠身,疲惫不堪,怎样才能减轻班主任老师的这个负担呢?我觉得班主任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把自己从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给自己减负。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包括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学生管理学生的能力和学生管理班级的能力。以下就如何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充分调动学生在学校自主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村小学生全部来自农村,他们诚实、善良、胆小,很多活动都不敢参加。班主任首先就要建立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发言,营造一种活泼、和谐的民主教育氛围,给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自主性活动的舞台,如“我是班级小主人”、“红领巾午间小天地”、“红领巾行规值日中队”、“课间小小桌上运动会”等,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指导学生自订“班规”
常言道:“无规矩难以成方圆”。对于班主任工作来说,班级一定要有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有了它,班主任的工作才有依据,用墙上的规章制度来代替苦口婆心的说教,学生犯错误后公正处理,做了好事公正奖励,这样,有了赏罚制度,学生的心中有所敬畏,其行为才会大大增强自觉性。班主任也可以减轻繁忙程度,从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我充分征求学生意见,从学习、纪律、品德、体育、卫生、安全、日常行为等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明确、具体、有针对性的规范要求,形成班级常规如下。
1、学习常规:勤奋好学,文明进取,认真完成各科作业。
2、体育常规:认真上好每节体育课,积极锻炼身体。
3、劳动常规:热爱劳动,爱护公共卫生,讲究个人卫生。
4、课间常规:不在课间追逐打闹,上课前要准备好本节课所需的课本。
5、安全常规:上学、放学不私自下河、塘洗冷水澡,不在公路上追逐打闹,不骑自行车上学,不做危险的游戏,注意防电、防火、防水、防雷击。
这些班规公开阅读后让每个同学都在上面签名,并贴在教室里,要求学生务必遵守。
三、学生自定目标
有了良好的班规后,还要学生每人找找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以便充分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同时也要明白自己的不足。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出每月目标。如有的学生把目标订为:①严格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文明守纪的小学生;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③学会珍惜时间,自我管理;④关心集体,珍惜集体荣誉;⑤与同学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在实现班集体目标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比如,前一个学期,我班在班级量化评比中,落后于其他班,我将此事通报给全班同学后,让他们找差距,经过讨论,多数同学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有少数同学乱扔垃圾、爱吃零食所致。有此表现的同学表示:决心改正这些坏习惯,争取在“班级量化”中得“优”。
四、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
1、精心培养班干部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老师——班干部决定的。班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的作用。所以慎重地选拔和培养班干部,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于是,我在班上搞了一个“我选我”的班干部选拔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干部的竞选。结果学生积极性很高,纷纷说出自己要当干部的理由。在比较、分析后选出了班干部,建立了班级管理队伍。既顺应人心又树立了班干部的威信。班干部一旦确立就成为班级的领导核心。每个班干部各司其职,相互协调配合,做到“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问”,将班级管理引入正常运行轨道。
2、班级事务责任制
班级日常事务千头万绪,班主任是最优秀的调度员,但也难以面面俱到,百密难免一疏。把学习、纪律、卫生工作设计成多个“岗位”,每个岗位专人承包,承包人向全班做出优质服务承诺,明确要求,一包到底。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形成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集体自己管”的优质集体。
3、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体验成功
在班集体中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优生、漠视差生,这是班主任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比如,优生犯了错,要严肃处理。差生心理脆弱,本身就有自卑感,又最易犯错,因而在处事中,不伤他们的自尊,心平气和地讲道理教育,耐心地引导他们。他们一旦有一丁点儿进步,更是大力表扬,让他们找回自信。为不同的学生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激情,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设计活动,促使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1、让学生自己上班队活动课
上班队活动课时,专题讨论和争论一些问题,这是一种重要的自我教育方式。如:开展“怎样的班级我喜欢”、“雷锋精神究竟是什么?”、“如何学会报答”等主题教育活动。可以让同学们在激烈的争论的热烈的讨论中受到深刻的自我教育。
学生喜欢读故事、听故事,教师为他们准备一些故事书,学生自己带些故事书到学校来读,让他们通过浅显易懂的故事,领悟人生真理,这样就比教师空洞的说教更有效。
2、让学生自己设计组织班级活动
班级如果要开展什么活动,我让学生自己来设计活动方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真切的情感体验中实现自我认识、自我觉悟、自我评价、自我完善。在班级活动过程中,主要是让班干部来负责活动的实施和总结,让学生在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受到教育和锻炼。
3、给学生创设自我教育的机会
作为一个班主任,平时尽量给学生机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如:早读课,学生比老师到校早,老师就可以指导学生选出负责早读学习的大组长、小组长,大组长管小组长,小组长管组员,各负其责。两周后考评一次,对不负责任的组长撤职,对不服从管理的组员则由班主任老师找其谈话,弄清原因。我想,孩子们实现了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角色转变,成了真正的主人,这样就可以纯正班风、学风,可以大大提高班级管理效益。学生们就对自己的班级充满了热爱之情,在各方面都积极进取,争取为班级争光,每一位学生都能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欢乐与成功。
总之,学生在自己管理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得到了提高,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从而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班主任也确实从日常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