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应试教育”与“落后教育”导致了学生对数学的厌倦与恐惧,总认为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应对考试,而不是应用于实践生活,于是更多的练习题目与社会脱节,枯燥的题目内容自然也就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如何通过巧设问题来提高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就成为了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别从数学的广泛存在对学生培养的重要地位,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改进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巧设问题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性三个部分进行理论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重要性 巧设问题 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81-02
  在数学教学发展的漫长岁月里,教师总习惯于借鉴一段众所周知的经验,再依样画葫芦、照本宣科的循环往复,把知识的线索拴附于单纯的讲授,拒绝学生过程的参与,丝毫不关心学生的听课感受。因为这样既可节约备课的时间,又可顺利的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这样的做法首先是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也伤害了数学本身的张力。当学生的个性特征、获取知识的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革的今天,数学的教学方式也理应由静态的单向延散蜕变为动态的互动阐释。
  一、数学的丰富内蕴对学生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老师当注重阐释数学的无处不在,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让他们感受数学之美,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抛开呆板的知识接收方式用最原始的感官去享受知识的熏染,注重知识生成的过程,以此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其实,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数学从来就是一门特殊的语言,它起源于我们的生活,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各个场景里,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和素质教育的拓展,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数学的不可或缺性,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是语文,而自然科学的基础则是数学。而在数学这个大学科中,基础数学,或称之为小学数学无疑又是重中之重,此类数学比之其他数学,是最为简易也是最贴近生活的,同样,也是最容易让人接受的。
  《数学也趣味》一书中提到“人类对数的意识起源于人类对一一对应关系的直觉”, “当原始人发现有两只狼同时逼近时,他在惊呼的同时可能会不自觉地伸出两个手指将这一坏消息传达给他的同伴。”[1]利用手指的传达表示1到5,便成了“数”最初的来源。人类早期的计数方法有很多种,比如结绳记数法,比如堆石记数、手指记数和划痕记数等方法。其中,手指记数是最为人们常用的,最简单实用的一种,这种方法也作为遗传基因被人类永恒的传承了下来。
  同时,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除开记数外,有些数字还被赋予深意,比如说1,1代表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被看做是万物的开端。还比如说3,3在古代往往不是只代表确数“3”,而是一种泛指,代“多”,《老子》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便是如此。还有8,“8”八卦也,因为它与“发”谐音,所以也格外受到中国人的喜爱。除此以外,在很多成语当中也包括数字,一心一意、一分为二、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颜六色、六神无主、七上八下等等。数字的意义其实已经远远超过其作为计量的意义,我们在不断地把数字的抽象含义形象化的过程中,学生对数字的热爱就会滋生,充分领略数学之美,感受“在人类社会中,数是一种独特、但又最富于神秘性的特殊的语言。”[2]
  二、当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改进的必要性
  尽管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数学很重要,但现今社会对数学的关注,甚至数学老师对数学美感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导致的结果便是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老套,久而久之便让很多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不大。不可否认,将来能在数学这一领域做出成绩来的人比之社会大众无疑是少之又少的,我们也不是需要人人都成为像华罗庚一样的数学家,陈景润那样的数学天才,但是如果让更多人对数学产生兴趣,无疑可以启发民智,提高大众综合素质并最终提升国家综合国力。
  “基石之坚才能建之如固”,小学数学是人类普遍开始接受系统的数学学习之始。可当下我们的数学教育却存在诸多问题,尤其表现为“一是数学教学模式没有与时俱进,题目还是‘老三套’,学生对题目无法产生共鸣,学习积极性下降;二是无法将数学运用与实际,使得数学与生活‘脱轨’,容易让学生产生‘我学数学没有用’的感想。”[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解决我们小学数学所面临的“危机”,首先要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着手。当然培养兴趣说起来简单,但论起实际操作来,却是让人有些无从下手。但只要我们以学生为主体,与时俱进,运用发散性思维不拘泥在一个点上,就像我们提倡学习数学可以启迪民智一样。我们要明确我们学数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数学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所服务,所以培养兴趣的核心点应该从生活中去寻觅。
  同时,想要提高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兴趣除教师教学模式的改进外,重中之重在于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是为了思考答案,如果人不思考也就不会迷惑,不提出问题也就不会思考答案,也就不会有“解密”一说。相对的如果没有将解答出来的答案运用于实践,科技就不会发展,社会也就不会进步。巧妙设计的问题的最大的质感在于凸显了教学的诗意和扩大了教学的内涵,让广大学生也拥有参与的快感从而形成思维的敏感。只有打破传统教学的木讷,把课堂还原给互动的师生方能让知识洗刷我们蒙尘的性灵,让教学成为充满智慧、活力、乐趣和创造无限可能的阵地。
  三、通过巧设问题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缺少教学技巧的介入,答问和释疑的课堂效率绝对会大打折扣。那么该如何运用这些技巧呢?关于教学技巧不同学科门类有不同实践方法,但“问”却具有普遍的想通性。學生知识的获得不仅仅参考眼睛和思想,还顾及到了唇齿,借由提问来打破我们的思维定势,转移我们审视的目光。
  “所以作为一堂完美的课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善于提问,敢于提问,要学会在问与答的简单循环中将抽象的问题具象化,让知识具备更广阔的延展性。”[4]对于提问,与其说它是书本的物性和人性之间互动的纽带,不如说它是理论和思想进化的平台。借由问题的提出和随之而来的求解过程,问题的施者和受者都获得涅槃般的突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由单向的内容提供精神,变为双向的交互充实。
  那么对于小孩子而言,什么样的问题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呢?当然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其实对一个小学生而言,其相对狭小的生活圈子往往使他们感兴趣的对象比较集中,诸如卡通片,诸如玩具,诸如食物,诸如自己的亲人等等。如果我们出的数学题能紧紧围绕学生感兴趣的对象,至少会引起学生的读题兴趣,继而产生解答的冲动。
  例如围绕食物我们可以出这样的一个数学题:每天上学,小明都有零花钱是2元,一周上5天课,如果小明将这一周的零花钱都攒着周末买零食,那他一周有多少元零花钱?如果一包辣条是5角钱,一包牛肉粒是2元钱,一排爽歪歪是7元钱,请问在各买一样的情况下,小明一周要花多少元零花钱?还能剩多少零花钱?(5角=0.5元)
  例如针对孩子们喜欢看的卡通片我们可以出这样的数学题:猪猪侠为了救迷糊老师一天之内要打败20个坏人,吃饭睡觉用了8个小时,请问猪猪侠平均多少小时打败一个坏人才能救出迷糊老师?如果他一天只能打败16个坏人,那么按一周七天算,他能打败多少个坏人?平均几个小时打败一个坏人?
  其实这些题目其实和我们以前的那些题目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但因为它换了一个外壳,可能就可以给与人们不一样的感受。这就好比我们给手机换个手机壳,我们或许就可以收获一种不一样的心情。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在出题时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就如同纳皮尔的那句名言“我总是尽我的精力和才能来摆脱那种繁重而单调的计算”一样,学生学得轻松,教师也教的快乐。
  数学教学是门艺术,广大数学老师只有不断的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才能与时俱进,根据学生主体的变化,在民主、平等的教学语境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诱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探究、合作、创造,并最终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数学也趣味》;黄儒经著;东方出版社; 2005年.
  [2]《数学也疯狂》;洋洋兔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
  [3]《当前小学数学教育的不足与改进》;《中国校外教育》;2014年28期.
  [4]《提问的艺术》;安德鲁﹒索贝尔/ 杰罗德﹒帕纳斯著;陈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其他文献
中国和泰国同属于亚洲文化圈,除了有地理位置优势,文化也有许多的共通性.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中泰文化存在着差异也不例外.中泰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存在的原因,在交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迅猛,茁壮成长,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特点优势明显,在新兴的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企业诚信是企业生
他醒来时,天上的太阳,碎了.rn眼前,飞舞着众多的火蝴蝶.带动的火焰,径直烧到他的眉毛上,于是,他赶紧把眼睛闭上了;这一刻,一切又都陷入黑暗之中,像进入了一条幽深的隧道,他无
期刊
摘要:《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荣辱为故事线索,围绕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展开,着重叙述“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描写了金陵十二钗的人性美和悲剧美。这十二金钗性格,才情等虽不同,然悲剧命运却不尽相同。她们都曾如烟火那般绽放,到头来也只得坠入黑暗,所有美好皆化为“一把辛酸泪”。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阳光下的泡沫既会消失,封建社会的灭亡依稀可见,只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永不枯竭的动力。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换代的关键时期,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学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阵地;教师教学的主旨不仅要教会学生现有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而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式。作为一名化学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在教学中
期刊
傻子表叔原名家德,是我二姑奶奶的儿子,比我大两岁。二姑奶奶说,家德小时候是个聪明伶俐、人见人夸的好孩子,不幸五岁那年患了脑炎。由于家里穷,又处于穷乡僻壤,治疗不及时,
期刊
作为一名成长在忧患中的知识分子,林庚将自己定位于社会的边缘,他对社会的观照却丝毫没有减少。在30年代特殊的政治氛围和文化语境下,林庚形成了独特的“边城”知识分子心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ICU重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ICU重症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