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研究

来源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g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封存犯罪记录是未成年人再社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消除因犯罪记录产生的“标签效应”,对未成年犯罪人重新回归社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查发现,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制度运行中仍然存在监督与救济程序缺失、 查询程序不规范、 封存效力不明确以及相关部门之间的衔接与配合脱节等问题.此外,该制度在运行中与少年司法其他制度之间存在着冲突,而且单一的封存模式以及适用条件,不利于实现双向保护的目的.对此,应当通过采取“原则+例外”的立法模式、 设置合理的考验期、 完善监督与救济、明确封存效力以及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衔接与配合等方式,对制度进行完善.此外,应当以整体性视角看待该制度,缓解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与其他少年司法制度之间的冲突,使制度内部相互协调.
其他文献
良知是阳明思想的核心和基础.良知既是本体,良知的彻底呈现又是道德实践工夫最终的目标.因此,阳明的致良知是在“朝向”未来的目标之中,回归其自身,这就是阳明所谓的“复其性
临近2009年底,重庆打黑似乎进入了收尾阶段.rn此次打黑的深远影响正一步步显露出来.rn当媒体把眼光集中在已经开庭的案件时,背后还有大量未开庭的案件在排队等侯;当媒体把聚
以威海某有限公司为例,本文通过SWOT分析对该公司所拥有的资源,进一步分析企业内部条件的优劣势以及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进行战略实施.在此基础上,以该公司为典型案例,
政治主张的合法性需要诉诸特定的道德理由来得到证成,但在当代政治哲学中,由于人们对理由的本质有着不同理解,政治合法性的标准也因此陷入了公共证成和至善论的争执之中.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