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一题多解”助力初中数学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q22695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数学知识充满了趣味性,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播者,还要做知识的鼓舞着,结合教学实际,去播撒爱的种子,唤醒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结合“一题多解”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会到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举一反三的本领。本文结合初中教学实践,探索运用“一题多解”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策略。
  【关键词】“一题多解” 初中 数学教学 策略
  引言
  “一题多解”要求解题者结合自身的知识体系,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层面思考数学问题,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题技巧,继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通过这种模式引导教学,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理解知识内在联系的同时,学会知识之间的转化。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综合教学的实际,挖掘一些行之有效的阶梯方法,继而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下文,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针对“一题多解”融入初中数学教学提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公式变形,渗透“一题多解”,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除了需要具备应用数学公式的能力之外,还需要理解公式的深刻含义,继而通过公式变形学习数学知识。在数学中,公式变形不仅仅是对原有标准公式的拓展,在变形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数学观点,让学生在理解公式理论的前提之下,学会运用知识。当学生熟练地掌握公式的变化形式之后,解答数学问题就会变得简单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会得到提升。
  例1:假设商场在售卖一种洗衣机,现在每一台洗衣机价值2700元,比原来降低10%,那么这台洗衣机的原价是多少呢?
  针对这一问题,学生综合自己学过的数学知识,可以提出很多种解答方法。我让学生小组探讨,然后总结出小组的解答方案,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种解法:
  方法一:可以结合等量“每天降低的钱数÷降低的百分数=每台原价”解题。
  解:设洗衣机的原价是每台x元则
  (x-2700)÷10%=x
  方法二:可以结合等量“原价-降价=现价”解题。
  解:设洗衣机的原价是每台x元则
  x-10%x=2700
  方法三:可以结合等量“现洗衣机降低价格÷原价=降低百分数”解题
  解:设洗衣机的原价是每台x元则
  (x-2700)÷x=10%
  方法四:可以结合等量“原价×现价占原价的百分率=现价”解题。
  解:设洗衣机的原价是每台x元则
  x(1-10%)=2700
  在引导学生探索公式的变形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洗衣机降价这一数学魔性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继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数形结合,增加辅助线,实现一题多解
  数形结合是学习数学中一定会接触到的一种思想。这种教学思想的本质就是通过属性之间的转换,把比较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觀地理解知识的内涵。在教学中,可以借助这种思想解决数学实际问题,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抵触心理。
  例2:在某一些居民小区中,朝向正南,居民楼底楼高度是8m,上面是居民。为了满足居民住宅的需求,需要在这栋楼的正前方15m处建一栋20m的楼房。在冬天,正午时分阳光和水平夹角之间的大小是30°的时候,会不会影响居民的采光?
  针对这一个问题,如果仅仅通过阅读题目,没有空间感的学生很难全面地理解内容。这时候就需要融入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将楼房的位置绘制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解决。
  分析后可以将两栋楼房之间的关系绘制成图像,见图1。
  在这种方式探索中,我们可以借助图示中的内容对楼房之间的距离有一定的认识。然后在通过具体的图形分析研究,确定解题方案。可以通过假设的方法,假设不影响采光,根据楼与楼之间的距离和夹角计算出南楼要有多高才会影响采光,并与AE进行比较。另一种方案是直接根据南楼的高度,计算两楼之间的距离,并与BC比较。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超市以上的居民采光不会受到影响。
  在数形结合和“一题多解”相互配合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将数学知识进行融合,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在问题解释、运用和提炼的过程中,强化教学训练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实际能力。
  三、拓宽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一题多解”教学思想,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多个层面去思考问题,继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教师讲解不同解题方法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一个灵活地氛围中学习知识的内容,搭建自己的知识树,从而得到拓宽思维、提升学习灵活性的效果。
  结语
  总之,“一题多解”是学习数学中不可或缺的知识。在授课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总结和渗透教学的方法,将学生拉离开题海,促进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章双庆.初中数学一题多解与思维发散[J].考试周刊,2017(88) :117.
  [2]顾成华.初中数学一题多解教学探讨[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6(21) :64-65.
  (作者单位:南宁市育才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创新教学手段应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使教学有效性不断提升。微课在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阶段出现,逐步成为高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和基本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微课 预习新课 克服难点 巩固提升  微课是时代快速发展下的产物,与传统教学方法
【内容摘要】初中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往往能体现出他们的语文知识水平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初中语文的学习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在注重提升学生的听、说、读能力的同时,教育者还要把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初中生的交际能力可以有效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支持。  【关键词】交际语境 初中语文 写作研究  基于交际语境的初中语文写作是当前比较有效的写作教学形式之一,它更多关注的是初中生写作中的交际能力
【内容摘要】在初中课本中学生初次接触生物这门课程。所以初中的生物对学生来说还是很陌生的。现在总体上我们国家的初中生物教育效果还不是很理想。文章通过新时期对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的提高进行了阐述。希望你给广大老师提供一些参考。从而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初中生物 核心素养 实施策略  我们知道在小学课程里面没有生物这门课程,到了初中才开设生物课程的。现在课本上的生物课程对学生来说显得
【内容摘要】英语是现在是最通用的一种语言而且使用也非常广泛,可以说英语是每个国家之间互相交流沟通的语言。由于新课程改革使得初中英语的教学要求变得越来越高,英语老师必须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寻找最适合现阶段的教学模式。初中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提高上來,还需要留给初中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提高自身的英语应用能力,除此之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是英语老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一项能力,因
【内容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知识掌握、独立解决问题至关重要。本文对高中数学主要数学思想方法进行简要介绍,提出加强思想方法的一点思路和方法并举例说明。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数学思想,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学生数学学习上不断的进步。  前言  中学数学教学需要体现思维的发展过程,避免脱离学生的认知规律,出现“上课一听就懂,课下无从下手或一做就错”的现象。数学课堂不仅要
【内容摘要】英语教学实效性一直以来都是英语教师研究的重点课题,新课改的推行更是将这一课题的重要性突显了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要对新时期的新型教学方式给予更多的关注,结合自身教与学的实情来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然后将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尝试提高英语教学成效。本文则主要以高中英语教学为例,探讨主题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英语主题教学教学方法  所谓主题教学,主要是指将
纵观现行的语文教材体系,确系“文质兼美”,形神俱佳,贮藏着大量的德育因素。阅读教学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立体流程,教师在这一流程中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渗透德育,才能更为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一、词句教学德育艺术  词汇是音和义的结合体;句子是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又是构段成篇的基础。声音是词句的外壳、意义是词句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词句的教学时,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处理好词句教学跟
【内容摘要】近些年的高校招生全国卷Ⅰ数学试题遵循了高中数学课标与考试大纲的具体要求,尤其是文科的高考试题渗透了立德树人的思想,同时与新课标数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紧密的联系,并且始终围绕着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核心概念等等内容。因此,当前的高考数学试题可以着重考察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水平、数学学习基本技能、数学核心素养等等内容。本文主要以高考文科数学全国卷Ⅰ试题分析为例,探讨人教A版高三数学教学的有效思路。
【内容摘要】学生需要有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必须给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搭建宽松和谐的学习平台,这样能转换学生的注意力,形成融洽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智力得到更好的开发,各种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快乐课堂平等的师生关系实验合作  学生以为物理难学,难懂,对于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更是无从下手,理论和实际脱节,由于这种状况,学生对物理不感兴
【内容摘要】中学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也是依法治国基本国策的内容之一,是培养中学生遵纪守法恪守道德底线的基本要求,为中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公民,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基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很有必要。本文就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做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学生创新能力  着眼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标准就是自主创